第6章 朝堂派係鬥_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章 朝堂派係鬥(1 / 1)

晨曦微露,金色的光輝透過層層疊疊的宮闕,灑在大明宮的青磚碧瓦之上。李瑁早早起身,身著華麗而不失莊重的朝服,準備前往朝堂,迎接新一天的風雲變幻。

近日,大唐邊疆局勢愈發緊張,吐蕃蠢蠢欲動,屢屢在邊境挑起事端。為應對這一危機,朝堂之上就邊疆軍費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並逐漸形成了保守與激進兩派。

保守派以李林甫為首,他們認為如今大唐國內雖表麵繁榮,但實則暗流湧動,各地稅賦征收困難,民生亦有艱難之處。此時若大規模增加邊疆軍費,恐加重百姓負擔,引發內亂。因此,他們主張維持現有軍費規模,通過外交手段與吐蕃周旋,力求和平解決爭端。

而激進派則以楊國忠為代表,他們覺得吐蕃野心勃勃,外交手段不過是緩兵之計,大唐若不展現強硬姿態,加強邊疆軍事力量,遲早會遭受更大的侵害。所以,他們堅決要求大幅增加軍費,擴充邊疆軍隊,主動出擊,給吐蕃以沉重打擊,確保邊疆的長治久安。

李瑁踏入朝堂,朝堂內氣氛凝重,大臣們三五成群,低聲交談,神色各異。李瑁心中明白,今日這場關於邊疆軍費的爭論必將異常激烈。

“陛下駕到!”隨著一聲高呼,唐玄宗李隆基身著龍袍,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上龍椅。大臣們紛紛下跪,高呼萬歲。

待眾人起身,唐玄宗麵色凝重地說道:“今日朝堂,主要商討邊疆軍費一事。吐蕃屢次犯我邊境,我大唐威嚴不可侵犯,然軍費之事關乎國家根基,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李林甫率先出列,躬身說道:“陛下,臣以為當下我大唐應以穩為主。國內尚有諸多事務亟待處理,若此時大幅增加軍費,百姓負擔過重,恐生民怨。再者,外交談判亦有可為之處,臣願出使吐蕃,與其首領斡旋,定能保邊疆太平。”

楊國忠冷笑一聲,站出來反駁道:“李大人此言差矣!吐蕃狼子野心,豈會因幾句外交辭令就放棄侵略之心?如今我大唐國力強盛,若不趁此時機給予其重創,日後必成大患。增加軍費,強化邊疆軍備,才是當務之急。”

兩派大臣各執一詞,爭論不休,朝堂之上頓時吵成一片。

李瑁站在一旁,靜靜觀察著局勢。他深知,此時貿然表態並非明智之舉,需先分析清楚兩派的優劣勢,以及唐玄宗的真實想法。

保守派李林甫,老謀深算,在朝堂根基深厚,黨羽眾多。他主張的維持現狀,從某種程度上符合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需求,他們害怕大規模的軍費開支會影響到自己的利益。然而,這種做法過於保守,若長期如此,邊疆局勢恐會失控。

激進派楊國忠,雖在朝堂勢力不及李林甫,但他的主張迎合了唐玄宗想要維護大唐威嚴,展現大國風範的心理。而且,增加軍費、主動出擊,從長遠來看,確實有可能徹底解決邊疆隱患。

李瑁心中思索,自己初入朝堂不久,雖已憑借一些手段引起了部分人的關注,但根基尚淺。此時若能站對隊伍,借勢發展,定能迅速提升自己在朝堂的影響力。

就在這時,唐玄宗皺著眉頭,看向眾人問道:“壽王,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李瑁身上。李瑁深吸一口氣,出列說道:“陛下,兒臣以為,楊大人所言極是。吐蕃近年來屢屢侵犯我大唐邊境,氣焰囂張。若我們隻是一味地通過外交手段周旋,而不展現出足夠的軍事威懾力,他們必然會得寸進尺。”

此言一出,楊國忠麵露喜色,而李林甫則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不悅。

李瑁接著說道:“固然,增加軍費可能會在短期內給百姓帶來一定的負擔,但從長遠來看,隻有邊疆穩定,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能繁榮昌盛。而且,兒臣以為,在增加軍費的同時,我們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優化國內稅賦製度,開源節流,確保軍費的增加不會過度影響民生。”

唐玄宗微微點頭,說道:“壽王之言,甚合朕意。隻是這開源節流,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不知壽王可有具體的辦法?”

李瑁早有準備,說道:“陛下,兒臣以為,其一,我們可以加強對商業的管理和稅收。如今大唐商業繁榮,然而商稅征收卻存在諸多漏洞。若能完善商稅製度,必能增加不少財政收入。其二,削減一些不必要的宮廷開支。宮廷之中,奢靡之風漸起,許多開支本可節省。如此一來,既能保證軍費的增加,又不會給百姓帶來過重的負擔。”

唐玄宗聽後,思索片刻,說道:“壽王的想法倒是新穎。諸位愛卿,你們對此有何看法?”

李林甫心中雖不滿李瑁站在了激進派一邊,但此時也不好公然反對,隻得說道:“陛下,壽王的想法雖好,但實施起來恐有諸多困難,還需從長計議。”

楊國忠則說道:“陛下,壽王所言有理有據,此時正是我大唐展現威嚴之時,不應再猶豫不決。至於實施過程中的困難,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必能克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他大臣們也紛紛表態,支持與反對之聲此起彼伏。

李瑁深知,自己這一番言論雖得到了唐玄宗的認可,但也徹底得罪了李林甫。不過,他並不後悔,在這朝堂的權力鬥爭中,想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做出選擇。

此後,李瑁開始積極與激進派的大臣們接觸,參與他們的商討,為增加邊疆軍費出謀劃策。他憑借著係統所賦予的知識,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如改進軍事裝備的製造工藝,提高軍費的使用效率等,贏得了激進派大臣們的讚賞和信任。

在一次與楊國忠的私下會麵中,楊國忠拍著李瑁的肩膀說道:“壽王殿下,此次邊疆軍費一事,多虧殿下仗義執言。殿下之才,他日必能在朝堂上大放異彩。”

李瑁謙遜地說道:“楊大人過獎了,瑁不過是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日後還需楊大人多多提攜。”

楊國忠笑道:“殿下客氣了,你我誌同道合,自當相互扶持。”

隨著與激進派關係的日益緊密,李瑁在朝堂上的影響力也逐漸提升。他的一些提議開始被更多的大臣所接受,在朝堂上逐漸有了自己的話語權。

然而,李林甫自然不會坐視李瑁的勢力壯大。他表麵上不動聲色,暗中卻在謀劃著如何打壓李瑁。他指使自己的黨羽在朝堂上對李瑁提出的一些建議進行刁難,試圖破壞李瑁的計劃。

一日,朝堂之上,就李瑁提出的改革軍糧運輸方式以提高效率的建議,李林甫的黨羽張大人站出來說道:“壽王殿下,你這建議看似精妙,實則不切實際。邊疆路途遙遠,地形複雜,你所提議的新運輸方式根本無法實施。而且,貿然改變現有方式,恐會引起軍心不穩。”

李瑁早料到會有人反對,他從容不迫地說道:“張大人,我已詳細研究過邊疆的地形和交通情況。新的運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效率,還能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至於軍心不穩,我已與邊疆將領溝通,他們對新方式也頗為認可。隻要我們做好前期的準備和部署,必定能夠順利實施。”

其他激進派大臣也紛紛站出來支持李瑁,反駁張大人。一時間,朝堂上又是一番激烈的爭論。

在這場爭論中,李瑁憑借著充分的準備和清晰的思路,成功地說服了部分中立大臣,使得自己的建議得以通過。

經過這一係列的事件,李瑁在朝堂上的地位愈發穩固。但他知道,這僅僅是開始。李林甫必定不會善罷甘休,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他。而他,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巧妙地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才能在這複雜的朝堂鬥爭中生存下來,並實現自己的抱負。

與此同時,李瑁也沒有忘記自己在江湖中的布局。他深知,朝堂與江湖,相輔相成。在朝堂上站穩腳跟的同時,也需在江湖中積累足夠的力量,以備不時之需。

在處理完朝堂事務後,李瑁回到王府,開始著手安排江湖中的事宜。他派出心腹,與各個江湖門派聯係,鞏固自己在江湖中的人脈。同時,他也利用係統的知識,為江湖門派提供一些武學和發展方麵的建議,進一步提升自己在江湖中的威望。

夜晚,明月高懸。李瑁站在王府的庭院中,望著天空的明月,心中思緒萬千。朝堂上的派係鬥爭,如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每一步都充滿了危險和機遇。他必須小心翼翼,把握好每一個機會,才能在這風雲變幻的大唐朝堂中,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實現自己穿越而來的使命,守護好自己所珍視的一切。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陰陽紋身師 讓你進副本,你把詭異送上被告席 讓我去修正曆史?可我隻會破案 神秘複蘇:我成了遺忘之主 大明首輔:楊士奇 我靠九陽神功橫推武當 雙係時空魔法,震懾異界! 年代,世家少爺自逍遙 風生水起,山海可平 高考失利,拜該隱為師穿越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