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宮廷宴風波_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章 宮廷宴風波(1 / 2)

大唐宮廷,華燈初上,夜的帷幕緩緩拉開,卻不知一場風波正悄然醞釀。

巍峨的宮殿內,一場盛大的宮廷宴會正在舉行。雕梁畫棟間,金燭高照,將殿內映照得金碧輝煌。朝臣們身著華麗朝服,衣袂飄飄,穿梭其中,歡聲笑語間暗藏著權力的博弈與心機的較量。

李瑁作為壽王,自然也在受邀之列。他身著一襲玄色錦袍,身姿挺拔,神色平靜,然而內心卻隱隱有著一絲不安。近日來,他與安祿山的暗中角力,以及情報網受挫之事,讓他深感局勢的複雜與嚴峻。

宴會進行到一半,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氣氛愈發熱烈。唐玄宗坐在龍椅之上,麵帶微笑,享受著這歌舞升平的景象。此時,一位大臣起身,向唐玄宗進言:“陛下,如今我大唐國力強盛,四方來朝,實乃盛世之象。然邊疆之地,仍需加強防範,以免生禍端。”

唐玄宗微微點頭,目光掃向眾人:“諸位愛卿對此有何見解?”

李瑁心中一動,想起安祿山在邊疆的種種異動,覺得此時正是試探朝臣態度的好時機,於是起身拱手道:“父皇,兒臣以為,邊疆之事不可小覷。如今安祿山手握重兵,在範陽等地勢力漸大,雖表麵上為抵禦外敵,但其心思難測,還望父皇多加留意,早做防範。”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安靜下來,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向李瑁。一些與安祿山有勾結的朝臣,臉色微微一變,眼中閃過一絲不悅。其中一位名叫王忠嗣的大臣,冷哼一聲道:“壽王殿下,話可不能亂說。安祿山將軍對陛下忠心耿耿,為守護我大唐邊疆立下汗馬功勞,殿下如此安忌,恐寒了忠臣之心。”

李瑁心中暗怒,但仍保持著冷靜,說道:“王大人,並非瑁無端猜忌。近日來,安祿山麾下軍隊調動頻繁,又大肆招募壯丁,囤積糧草兵器,種種跡象表明,他的行為不得不讓人警惕。”

王忠嗣正要反駁,唐玄宗擺了擺手,說道:“瑁兒所言,也並非毫無道理。安祿山之事,朕自會留意。隻是如今並無確鑿證據,不可妄下定論,以免誤了忠臣。”

李瑁心中無奈,知道唐玄宗生性多疑,雖對安祿山有所懷疑,但在沒有十足把握之前,不會輕易動手。他隻得躬身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然而,經此一事,李瑁已明顯感覺到部分朝臣對他的不滿。那些與安祿山關係密切的朝臣,看向他的目光中多了幾分敵意。

就在這時,一陣悠揚的琵琶聲響起,如潺潺流水般,打破了殿內略顯尷尬的氣氛。眾人循聲望去,隻見楊玉環身著一襲淡粉色宮裝,身姿婀娜,懷抱琵琶,正款步走上殿中。她的麵容絕美,肌膚勝雪,眉眼間透著幾分靈動與嬌羞,宛如仙子下凡。

楊玉環微微福身,輕聲道:“陛下,臣妾為陛下彈奏一曲,願陛下龍體安康,我大唐國運昌盛。”

唐玄宗笑著點頭:“好,玉環,你且彈奏來。”

楊玉環輕輕撥動琴弦,琵琶聲頓時如珠落玉盤,清脆悅耳。她彈奏的是一曲《霓裳羽衣曲》,曲調悠揚婉轉,時而如黃鶯出穀,時而如溪流奔騰,聽得眾人如癡如醉。

李瑁的目光也被楊玉環吸引,看著她專注彈奏的模樣,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感。自從與楊玉環相識以來,二人感情逐漸升溫,雖未言明,但彼此心意相通。

然而,楊玉環今日的彈奏,似乎比往日多了幾分深情。她的目光不時投向李瑁,眼神中透著眷戀與愛意,那絲絲情意仿佛隨著琵琶聲,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唐玄宗何等精明之人,很快便察覺到了楊玉環與李瑁之間異樣的情愫。他的臉色微微一變,眼中閃過一絲猜忌。他寵愛楊玉環,將她視為心頭寶,卻不想她竟與自己的兒子有著這般情感糾葛。

一曲終了,眾人紛紛鼓掌稱讚。楊玉環再次福身,說道:“多謝陛下,多謝諸位大人。”

唐玄宗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玉環,你的琴藝越發精湛了。”

李瑁此時也察覺到了唐玄宗的異樣,心中暗叫不好。他深知,唐玄宗生性多疑,對權力極為看重,自己與楊玉環之間的感情一旦被他猜忌,必將給自己帶來極大的麻煩。

宴會繼續進行,但氣氛卻變得有些微妙。李瑁能感覺到,唐玄宗的目光不時掃向他和楊玉環,那目光中帶著審視與猜忌。而那些原本對他不滿的朝臣,此時似乎也察覺到了唐玄宗的心思,看向他的目光中多了幾分幸災樂禍。

李瑁心中煩悶,卻又無可奈何。他深知,此時不能露出絲毫慌亂,否則隻會讓局勢更加糟糕。於是,他強顏歡笑,與眾人周旋著。

宴會結束後,李瑁回到王府,心情沉重。他知道,今日在宮廷宴會上的一番言論,已經得罪了部分朝臣,而楊玉環彈奏琵琶時流露的情感,更是引發了唐玄宗的猜忌,自己的處境變得愈發艱難。

“王爺,今日之事……”謀士張軒走進書房,看著李瑁憂心忡忡的樣子,欲言又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瑁擺了擺手,說道:“我知道,如今局勢對我們極為不利。安祿山的事情還未解決,又得罪了朝臣,還讓父皇對我產生了猜忌。”

張軒皺著眉頭,說道:“王爺,當務之急,我們要想辦法消除陛下的猜忌,否則,我們在朝堂上將會更加舉步維艱。”

李瑁沉思片刻,說道:“此事急不得。父皇生性多疑,一旦猜忌心生,豈是輕易能消除的。我們隻能暫時低調行事,等待合適的時機,向父皇表明我們的忠心。”

“可是,安祿山那邊……”張軒擔憂地說道。

“安祿山的叛亂準備日益加快,我們不能坐以待斃。雖然情報網受挫,但我們還是要想辦法繼續收集他的情報。同時,我們要加強與郭子儀將軍的聯係,做好應對叛亂的準備。”李瑁目光堅定地說道。

“是,王爺。”張軒應道。

然而,事情並未就此平息。幾日後,宮中傳來消息,唐玄宗下旨讓楊玉環搬到離皇宮較遠的彆苑居住,減少她與宮廷眾人的接觸。

李瑁得知這個消息後,心中明白,這是唐玄宗對楊玉環的一種變相懲罰,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警告。他深知,唐玄宗此舉是為了斬斷他與楊玉環之間的情絲,同時也是在打壓他的勢力。

“王爺,陛下此舉……”張軒氣憤地說道。

李瑁苦笑一聲,說道:“這是意料之中的事。父皇此舉,意在警告我,讓我不要再與玉環有過多的接觸。”

“那王爺打算怎麼辦?”張軒問道。

李瑁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玉環之事,我不會輕易放棄。但如今局勢危急,我們不能因兒女情長而誤了大事。我會想辦法暗中與玉環聯係,同時,我們要加快應對安祿山叛亂的準備。”

於是,李瑁一邊暗中派人關注楊玉環的情況,想辦法與她取得聯係,一邊繼續積極籌備應對安祿山的叛亂。他深知,此時的大唐,內憂外患,自己肩負著沉重的責任,不能有絲毫懈怠。

然而,就在李瑁努力應對各方壓力的時候,朝堂上又掀起了一陣風波。那些與安祿山勾結的朝臣,抓住李瑁在宮廷宴會上的言論,大肆渲染,指責他意圖離間君臣關係,擾亂朝堂秩序。

在他們的煽動下,一些不明真相的朝臣也開始對李瑁產生了不滿。朝堂上,彈劾李瑁的奏章如雪片般飛往唐玄宗的禦案。

唐玄宗看著這些彈劾奏章,眉頭緊皺。他雖對李瑁與楊玉環之間的事情心存猜忌,但也深知李瑁並非無的放矢之人,安祿山之事,他也一直在暗中留意。隻是此時朝堂上眾說紛紜,讓他有些猶豫不決。

“陛下,壽王殿下在宮廷宴會上公然質疑安祿山將軍的忠心,實乃大不敬之罪。望陛下嚴懲,以正朝綱。”一位朝臣在朝堂上大聲奏道。

其他一些朝臣也紛紛附和:“陛下,臣等附議。”


最新小说: 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彼岸花開,萬古女帝 欲刺[破鏡重圓] 婚後生情 分身互相傳功,我隻管破境! 洪荒:五行道人 仙指問心 小家奴鹹魚翻身記 娶媳防老 京市歸來,掌權人的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