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離長安的一處清幽彆苑中,風,輕輕拂過庭院裡盛開的繁花,花瓣如雪般飄落,卻未能舒緩楊玉環滿心的憂慮。自那日被迫離開長安,她的心便如無根之萍,始終懸著。
楊玉環坐在窗前,手中輕撫著一把琵琶,目光卻空洞地望向遠方。她深知自己與李瑁的感情已然引發了唐玄宗的猜忌,而這猜忌,極有可能成為李瑁前程路上的絆腳石。她擔心自己成為李瑁的拖累,讓他在複雜的宮廷與朝堂鬥爭中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
“小姐,您彆再憂心了,這樣下去,身子可怎麼受得了。”貼身丫鬟紅兒看著楊玉環日漸憔悴,心疼地勸道。
楊玉環輕輕歎了口氣,放下琵琶,說道:“紅兒,我怎能不擔心。王爺他本就身處風口浪尖,既要應對安祿山的威脅,又要在朝堂上與各方勢力周旋,如今因為我,又惹得陛下猜忌,我……我實在是放心不下。”
紅兒也不禁黯然神傷,卻又不知該如何安慰自家小姐。
而此時,李瑁正快馬加鞭朝著彆苑趕來。他得知楊玉環因擔憂他們之間的感情影響他的前程而愁緒滿懷,心急如焚,立刻放下手中事務前來安撫。
彆苑的門“吱呀”一聲被推開,李瑁大步流星地走進來。楊玉環看到李瑁的那一刻,眼眶瞬間紅了,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玉環……”李瑁輕聲喚道,幾步走到楊玉環身邊,將她輕輕擁入懷中。
“王爺,我……我好害怕,怕因為我,讓您陷入困境。陛下他……他對我們的感情已有猜忌,我擔心這會對您的前程不利。”楊玉環伏在李瑁肩頭,輕聲抽泣著說道。
李瑁輕輕撫摸著楊玉環的秀發,溫柔地說:“玉環,彆擔心。我從未後悔與你相識相知,更不會因為陛下的猜忌而退縮。你於我而言,是這世間最珍貴的存在。”
楊玉環抬起頭,淚眼婆娑地看著李瑁,說道:“可是王爺,朝堂之上,波譎雲詭,陛下的猜忌如同高懸的利刃,隨時可能落下。我不想因為我,讓您失去一切。”
李瑁看著楊玉環,目光堅定而深情,說道:“玉環,我的前程固然重要,但你更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既然選擇了你,就不會逃避。如今大唐麵臨安祿山的威脅,這是關乎天下蒼生的大事,我肩負著責任,不會因兒女情長而放棄。而你,是我前進的動力,不是阻礙。”
楊玉環微微搖頭,說道:“王爺,您的誌向我懂,可陛下的態度……我們該如何是好?”
李瑁輕輕拭去楊玉環臉上的淚水,說道:“陛下雖生性多疑,但我相信,隻要我能在應對安祿山之事上做出成績,證明自己對大唐的忠心,陛下終會理解。而且,我會更加小心謹慎,不讓任何人抓住把柄,來破壞我們的感情。”
楊玉環微微皺眉,心中仍有擔憂:“可是,那些朝臣們……他們定會借此機會,在陛下耳邊進讒言,妄圖打壓您。”
李瑁冷笑一聲,說道:“他們若想借此生事,我也不會坐以待斃。我在朝堂上並非孤立無援,有許多正直的大臣,他們也看清了安祿山的野心,願意與我一同為大唐的未來努力。而且,我在江湖上也結交了不少豪傑,他們也會在關鍵時刻助我一臂之力。”
楊玉環看著李瑁,心中稍安,但仍忍不住說道:“王爺,無論如何,您都要以自身安危為重。若是因為我,讓您陷入險境,我……我會自責一輩子的。”
李瑁將楊玉環擁得更緊,說道:“玉環,你放心。我會保護好自己,也會保護好你。等我平定了安祿山之亂,我就向陛下請求,光明正大地迎娶你,讓你成為我堂堂正正的王妃。”
楊玉環心中感動,淚水再次滑落,說道:“王爺,我願意等,無論多久,我都願意。隻是,您在長安,一定要事事小心。”
李瑁點頭,說道:“我會的。玉環,你在這裡也要好好照顧自己,莫要再為我過度擔憂。我希望每次見到你,你都是開開心心的。”
楊玉環勉強露出一絲笑容,說道:“嗯,我會的。隻要知道王爺您一切安好,我便放心了。”
李瑁陪著楊玉環在彆苑中漫步,兩人談著過往的美好回憶,也暢想著未來的生活。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斑駁地落在他們身上,仿佛時間都為這一刻停留。
“玉環,你看這滿園的繁花,待平定叛亂後,我們便在這裡,建一座屬於我們的小園子,種上你最喜歡的花。”李瑁指著庭院中的花朵說道。
楊玉環眼中閃過一絲憧憬,說道:“好啊,王爺。我還想在園子裡,建一座小亭子,閒暇時,我們可以在亭中撫琴下棋,吟詩作畫。”
李瑁笑著點頭,說道:“好,都依你。我們還要在園子裡挖一個小池塘,養上些魚兒,你不是最喜歡看魚兒遊來遊去嗎?”
兩人沉浸在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中,暫時忘卻了眼前的煩惱。然而,現實的壓力卻如影隨形,李瑁深知,要實現這些美好的願景,他必須在複雜的局勢中殺出一條血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玉環,我此次前來,雖能陪伴你些許時日,但很快又要返回長安。安祿山的叛亂準備日益加快,我必須回去加緊籌備應對之策。”李瑁略帶歉意地說道。
楊玉環心中雖有不舍,但還是說道:“王爺,我明白。大唐的安危為重,您放心去吧。我在這裡,會好好照顧自己的。隻是,您一定要答應我,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保重自己。”
李瑁緊緊握住楊玉環的手,說道:“我答應你。玉環,等我回來。”
分彆的時刻終究來臨,李瑁翻身上馬,再次深情地看了一眼楊玉環,然後揚鞭策馬而去。楊玉環站在彆苑門口,久久凝視著李瑁離去的方向,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中。
回到長安後,李瑁立刻投入到緊張的籌備工作中。他一麵與郭子儀等將領商討軍事策略,加強軍隊的訓練和部署;一麵繼續完善情報網,密切關注安祿山的動向。同時,他也在朝堂上小心應對各方勢力,努力爭取更多大臣的支持。
然而,正如楊玉環所擔憂的,一些朝臣果然借此機會,在唐玄宗麵前進讒言,企圖打壓李瑁。
“陛下,壽王與楊玉環之間不清不楚的關係,實在有損皇家顏麵。且壽王近日在朝堂上,似乎過於活躍,其種種舉動,不得不讓人懷疑他的用心。”一位大臣在朝堂上說道。
唐玄宗眉頭微皺,心中對李瑁與楊玉環的感情本就心存芥蒂,聽了這話,臉色愈發難看。
“陛下,壽王向來對陛下忠心耿耿,他近日的活躍,也是為了應對安祿山的威脅,為我大唐江山著想。還望陛下明察。”有大臣為李瑁辯解道。
朝堂上頓時分成兩派,爭論不休。唐玄宗沉思片刻,說道:“此事朕自有定論。如今安祿山之事迫在眉睫,諸位愛卿還是應將精力放在應對叛軍之上,莫要因些許瑣事,擾亂朝堂。”
退朝後,李瑁得知了朝堂上的爭論。他心中明白,這隻是那些想打壓他的朝臣的第一步,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麻煩。但他並不畏懼,他深知,隻有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忠心,才能堵住這些人的嘴。
於是,李瑁更加努力地籌備應對安祿山的叛亂。他親自到軍隊中視察,鼓舞士兵的士氣;與謀士們日夜商討,製定出更加詳細的作戰計劃;同時,還積極聯絡江湖豪傑,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好充分準備。
而在彆苑中的楊玉環,雖每日思念李瑁,但也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她深知,自己此時不能再給李瑁添亂,唯有好好照顧自己,才是對他最大的支持。
她每日在庭院中撫琴作畫,修身養性,同時也會與紅兒一起,為前線的將士們縫製一些衣物,希望能為他們送去一絲溫暖。
“紅兒,這些衣物,一定要儘快送到王爺手中,讓他轉交給將士們。”楊玉環說道。
“是,小姐。”紅兒應道。
日子一天天過去,李瑁在長安與各方勢力周旋,為應對安祿山的叛亂做著最後的準備;楊玉環在彆苑中,默默祈禱著李瑁平安,期待著他早日歸來。他們雖身處兩地,但彼此的心卻緊緊相連,共同麵對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在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他們的愛情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給予彼此溫暖和力量。李瑁深知,為了守護這份愛情,守護大唐的江山,他必須勇往直前,戰勝一切困難。而楊玉環也堅信,李瑁定能實現他的抱負,他們終有一天能迎來屬於他們的幸福。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