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朝堂新機遇_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章 朝堂新機遇(1 / 1)

清晨,金色的陽光灑在大明宮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然而朝堂之上的氣氛卻顯得格外凝重。近日來,大唐各地陸續傳來諸多有關地方治理的棘手問題,土地兼並加劇、賦稅不均、地方官員貪汙腐敗等現象日益嚴重,這些問題如同一顆顆毒瘤,侵蝕著大唐的根基,使得朝堂上下不得不將地方治理改革提上議程。

早朝時分,大殿內群臣林立,唐玄宗高坐龍椅之上,神色嚴肅。他掃視一眼眾人,緩緩開口道:“如今地方亂象叢生,朕憂心不已。眾愛卿,對於地方治理改革,可有良策?”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一位年邁的大臣率先出列,躬身奏道:“陛下,依老臣之見,當務之急是加強對地方官員的監管,嚴懲貪汙腐敗之徒,以正吏治。”

唐玄宗微微點頭,卻未言語。緊接著,又有大臣站出來說道:“陛下,土地兼並乃一大患,需重新丈量土地,明確田畝賦稅,方能解百姓之困。”

李瑁站在群臣之中,靜靜聆聽著眾人的發言。他深知,這些提議雖有一定道理,但都未能觸及問題的核心。得益於穿越者係統所賦予的豐富知識,他心中已然有了一套獨特的改革思路。

待眾人發言完畢,李瑁向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有一議。”

唐玄宗目光落在李瑁身上,微微頷首:“瑁兒,你且說來。”

李瑁清了清嗓子,朗聲道:“陛下,諸位大人所言,皆為地方治理之關鍵。然而,臣以為,地方治理改革需多管齊下,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其一,在官員選拔任用方麵,除了考量其學識品德,還應注重實際治理能力。可設立專門的考核機構,定期對地方官員進行考核,不僅考核其政績,更要考核其對民生的關注與改善。如此,方能選拔出真正有能力、有擔當的官員。”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響起一陣低聲議論。有大臣暗自點頭,覺得李瑁所言頗有道理;也有大臣麵露不屑,認為這不過是書生之見。

李瑁並未理會眾人的反應,繼續說道:“其二,土地兼並問題,根源在於土地製度的不完善。臣建議推行‘均田製改良版’,在保障農民基本土地權益的同時,允許土地在一定範圍內合理流轉。如此,既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又能防止土地過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同時,對於賦稅製度,應根據各地實際情況,製定靈活的賦稅政策,減輕農民負擔,鼓勵商業發展。”

唐玄宗微微皺眉,問道:“瑁兒,這‘均田製改良版’具體該如何推行?你且詳細說來。”

李瑁心中一喜,知道唐玄宗對此產生了興趣。他從容說道:“陛下,首先要對全國土地進行詳細清查,登記造冊。對於無主荒地和被兼並的土地,重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同時,設立土地交易監管機構,規範土地流轉程序,確保土地流轉公平公正。在賦稅方麵,可根據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因素,劃分不同的賦稅等級。對於商業活動,適當降低商稅,鼓勵貿易往來,促進經濟繁榮。”

朝堂上的議論聲愈發大了起來。有的大臣對李瑁的提議表示讚賞,認為其思路新穎,切中要害;但也有大臣提出質疑:“壽王殿下,這改革說起來容易,實施起來談何容易。如此大規模的土地清查和製度變革,必然會觸動各方利益,恐引發社會動蕩。”

李瑁微微一笑,說道:“這位大人所言極是。任何改革都會麵臨阻力,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隻要我們循序漸進,妥善處理各方利益關係,改革並非不可行。在推行改革之前,可先在部分地區進行試點,總結經驗教訓,再逐步推廣。而且,改革的目的是為了讓百姓受益,隻要我們得到百姓的支持,便能事半功倍。”

唐玄宗聽了李瑁的話,陷入沉思。良久,他緩緩說道:“瑁兒,你這提議雖大膽,但不失為一種新思路。朕會仔細考慮。眾愛卿,還有何見解,不妨直言。”

朝堂上又有幾位大臣發表了看法,但大多圍繞著李瑁的提議展開討論,或讚同,或反對。早朝結束後,李瑁回到王府,心中仍有些忐忑。他深知,自己的提議雖得到了一些大臣的認可,但要真正實施,還麵臨著諸多挑戰。

“王爺,您今日在朝堂上的發言真是精彩。隻是,這改革之路恐怕困難重重。”謀士張軒說道。

李瑁微微點頭,說道:“我明白。但大唐如今麵臨內憂外患,地方治理改革刻不容緩。若能借此機會,解決地方的諸多問題,不僅能增強大唐的國力,也能為應對安祿山之亂提供堅實的後方保障。”

張軒思索片刻,說道:“王爺,既然如此,我們需提前做好準備。一方麵,要爭取更多大臣的支持,形成改革的合力;另一方麵,要深入研究改革的具體細節,確保改革方案切實可行。”

李瑁深以為然,說道:“你說得對。從今日起,我們就開始行動。你去聯絡那些支持改革的大臣,商討下一步計劃。我則仔細梳理改革方案,查漏補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下來的幾天,李瑁與謀士們日夜忙碌。他們不僅與支持改革的大臣頻繁溝通,還深入民間,了解百姓對土地、賦稅等問題的看法。同時,李瑁還利用穿越者係統,查閱了大量關於地方治理的資料,不斷完善改革方案。

而在朝堂上,關於地方治理改革的討論仍在繼續。支持李瑁的大臣們在各種場合為他的提議發聲,而反對者也不甘示弱,提出了諸多質疑和擔憂。一時間,朝堂上形成了兩派,爭論不休。

唐玄宗看著朝堂上的爭論,心中也在權衡利弊。他深知,地方治理改革關乎大唐的未來,但又擔心改革引發的動蕩。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召見李瑁,進一步了解改革方案的可行性。

在大明宮的禦書房內,李瑁再次見到了唐玄宗。唐玄宗看著他,神色嚴肅地問道:“瑁兒,你且如實告知朕,這改革方案若推行,有幾成把握?”

李瑁心中一凜,知道這是決定改革能否實施的關鍵時刻。他深吸一口氣,說道:“陛下,臣雖不敢說有十足把握,但臣相信,隻要我們準備充分,循序漸進,這改革定能取得成效。如今大唐地方問題嚴峻,若不改革,恐積重難返。臣願以性命擔保,全力推行改革,為陛下分憂,為大唐百姓謀福祉。”

唐玄宗看著李瑁堅定的眼神,心中有些動容。他緩緩說道:“瑁兒,朕信你。但這改革之事,茲事體大,不可草率。朕決定先在幾個地方進行試點,你需親自負責,確保試點成功。若試點效果良好,朕便全麵推行改革。”

李瑁大喜,跪地叩首道:“謝陛下信任,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離開禦書房後,李瑁心中充滿了乾勁。他深知,這是一個難得的政治機遇,若能成功推行改革,不僅能解決大唐地方的諸多問題,提升自己在朝堂上的威望,還能為應對安祿山之亂提供有力支持。

回到王府,李瑁立刻召集謀士和親信,商討試點工作的具體安排。

“王爺,既然陛下同意試點,我們需儘快挑選合適的試點地區。”張軒說道。

李瑁點頭道:“不錯。試點地區既要具有代表性,又要相對容易推行改革。我覺得可以選擇長安周邊的幾個郡縣,這些地方交通便利,便於我們監督和指導。”

眾人紛紛表示讚同。隨後,他們又詳細討論了在試點地區推行改革的具體步驟和措施。從土地清查、官員考核到賦稅調整,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了深入探討。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李瑁全身心地投入到試點工作中。他親自前往長安周邊的郡縣,與當地官員溝通,了解地方實際情況。同時,他還組織了一批得力的人手,成立了改革推行小組,負責具體的改革實施工作。

在土地清查過程中,李瑁遇到了不少阻力。一些地方豪強大族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暗中阻撓清查工作,甚至煽動百姓鬨事。李瑁毫不退縮,一方麵加強對地方官員的監管,嚴懲與豪強大族勾結的官員;另一方麵,向百姓詳細解釋改革的意義和好處,爭取他們的支持。

“鄉親們,我們此次改革,是為了讓大家都能有地種,有飯吃。那些豪強大族兼並土地,讓你們生活困苦,我們不能再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隻要大家支持改革,好日子還在後頭。”李瑁在一個鬨事的村落中,對著百姓大聲說道。

百姓們聽了李瑁的話,心中的疑慮漸漸消除。他們開始主動配合土地清查工作,使得改革得以順利推進。

在官員考核方麵,李瑁製定了嚴格的考核標準,不僅考察官員的政績,還注重他們的品德和對百姓的態度。對於那些不稱職的官員,一律進行撤職查辦;而對於表現優秀的官員,則給予表彰和獎勵。

“大人,您這樣嚴格的考核,讓我們這些地方官員壓力很大啊。”一位被撤職的官員不滿地說道。

李瑁嚴肅地說:“身為地方官員,就應該為百姓謀福利。若你屍位素餐,如何能對得起陛下的信任和百姓的期望?這改革就是要淘汰像你這樣的官員,讓真正有能力、有擔當的人來為百姓服務。”

隨著改革的逐步推進,試點地區開始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土地得到了合理分配,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了;賦稅減輕了,百姓的生活壓力也有所緩解;官員的工作態度和效率也有了明顯改善。

“王爺,試點地區的情況越來越好,百姓們對改革讚不絕口。”改革推行小組的成員興奮地向李瑁彙報。

李瑁心中大喜,說道:“很好。這隻是第一步,我們不能放鬆。要繼續密切關注試點地區的情況,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為全麵推行改革積累經驗。”

在李瑁的努力下,地方治理改革試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功。這不僅讓李瑁在朝堂上的威望大增,也為他贏得了更多的政治機遇。而此時的李瑁,並未滿足於此。他深知,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麵,他必須繼續努力,為大唐的繁榮穩定,為應對安祿山之亂,做好充分準備。

在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李瑁憑借著穿越者係統的知識和自己的智慧,抓住了朝堂上的新機遇。他如同一位勇敢的舵手,在改革的浪潮中乘風破浪,引領著大唐朝著新的方向前進。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小家奴鹹魚翻身記 娶媳防老 京市歸來,掌權人的羈絆 饑荒年代種田忙 雙星奪權 涅盤遊戲:開局覺醒唯一真瞳 故鄉故事 末世農家樂:退休刺客的仙府莊園 千金的救贖 我的當鋪通陰陽,顧客皆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