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透過窗欞,灑在大明宮的金鑾殿上,殿內莊嚴肅穆,群臣依次而立,等待著今日早朝的開始。郭子儀站在朝臣之列,神色堅定,心中已然打定了主意。
早朝進行到一半,待各方事務奏報完畢,郭子儀邁出一步,拱手向唐玄宗奏道:“陛下,臣有本奏。”唐玄宗目光落在郭子儀身上,點頭示意他繼續。郭子儀朗聲道:“陛下,如今邊疆局勢雖因壽王殿下所獻策略暫得安穩,但仍需長遠謀劃。臣以為,壽王殿下才智過人,對軍事策略亦有獨到見解,此前邊疆試行策略便是明證。懇請陛下準許壽王殿下參與更多軍事事務的討論,如此必能為大唐軍事出謀劃策,保我邊疆安寧,揚我國威。”
唐玄宗聽後,微微頷首,陷入沉思。他深知李瑁在處理邊疆事務上展現出的能力,郭子儀的舉薦確實有幾分道理。然而,朝堂之上勢力錯綜複雜,此舉勢必會打破現有的平衡,引發各方反應。
李林甫站在一旁,心中暗暗一驚。他深知李瑁若參與更多軍事事務討論,在朝堂的影響力必將進一步擴大,對自己的地位構成嚴重威脅。於是,他上前一步,說道:“陛下,郭將軍舉薦壽王殿下,足見愛才之心。隻是,壽王殿下雖在地方治理與邊疆策略上有所建樹,但軍事之事,關乎國家安危,容不得半點馬虎。殿下畢竟年輕,缺乏實際帶兵作戰經驗,驟然參與過多軍事事務討論,恐難以服眾,還望陛下三思。”
其他一些與李林甫立場相近的朝臣,也紛紛附和:“李相所言極是,軍事乃國之重器,需謹慎對待。”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支持與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
李瑁站在殿中,心中明白郭子儀舉薦是出於對自己的信任與對大唐的忠誠,然而,李林甫等人的反對也在意料之中。他出列,恭敬地說道:“陛下,李相所言並非無道理。瑁自知資曆尚淺,在軍事方麵仍有諸多不足。隻是瑁一心為大唐,若能參與軍事事務討論,必當虛心學習,竭儘全力為陛下分憂,為大唐的軍事建設貢獻綿薄之力。”
唐玄宗看著李瑁,見他言辭懇切,態度謙遜,心中對李瑁的好感又增添幾分。沉思片刻後,唐玄宗說道:“瑁兒既有此心,朕便準了郭愛卿的舉薦。但瑁兒,你需明白,軍事事務責任重大,不可掉以輕心。往後參與軍事討論,多聽多看多學,切不可莽撞行事。”
李瑁心中大喜,跪地謝恩:“陛下放心,瑁定不負陛下與郭將軍的信任。”郭子儀臉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相信李瑁的能力,此次舉薦,不僅是對李瑁的認可,更是希望能為大唐的軍事決策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李林甫心中卻滿是不甘。退朝之後,他回到相府,立刻召集自己的黨羽商議對策。李林甫麵色陰沉,坐在主位上,緩緩說道:“今日郭子儀舉薦李瑁參與軍事事務討論,陛下竟然應允。李瑁若借此機會在軍中培植勢力,我們的日子恐怕就不好過了。諸位可有良策?”
一名黨羽皺著眉頭說道:“相爺,李瑁如今在朝堂漸得聖心,正麵與其衝突恐怕不妥。不如我們暗中觀察,尋找他在軍事討論中可能出現的失誤,再借機發難。”另一名黨羽則建議道:“相爺,我們也可在軍中安插人手,散布不利於李瑁的言論,讓軍中將士對他心生不滿,如此他即便參與軍事事務,也難以施展拳腳。”
李林甫沉思片刻,說道:“你們所言皆有道理。雙管齊下,密切關注李瑁的一舉一動。一旦他犯錯,絕不留情,定要借此打壓他的氣焰。”眾人領命而去,一場針對李瑁的暗中謀劃就此展開。
李瑁回到王府,心情卻並未因得到唐玄宗的準許而放鬆。他深知,郭子儀的舉薦雖為自己打開了更廣闊的施展空間,但同時也將自己置於更複雜的政治旋渦之中。李林甫等人必定不會善罷甘休,接下來的日子,行事需更加謹慎。
此時,郭子儀也來到了王府。李瑁趕忙將他迎進書房,感激地說道:“郭將軍,今日多虧您舉薦,瑁才有機會參與更多軍事事務討論。隻是,此舉恐怕已引起李林甫等人的警惕,往後怕是麻煩不斷。”
郭子儀笑著拍了拍李瑁的肩膀,說道:“王爺,不必擔憂。你有才華,有抱負,若不能在軍事上一展身手,實乃大唐之憾事。李林甫等人雖會從中作梗,但隻要我們行事謹慎,以理服人,他們也難有可乘之機。況且,軍中諸多將領與我交好,他們也盼望著有賢能之士為軍事決策帶來新的思路。”
李瑁點頭,說道:“郭將軍所言極是。瑁定當全力以赴,不負您的信任。隻是,瑁對軍中事務了解尚淺,還望郭將軍日後多多指點。”郭子儀說道:“王爺客氣了。往後我會將一些軍中的情況和軍事策略詳細說與王爺知曉,助王爺儘快熟悉。”
接下來的幾日,郭子儀每天都會來王府,與李瑁分享軍中的情況,包括各將領的特點、軍隊的部署、作戰風格等。李瑁則認真聆聽,一一記錄,努力充實自己的軍事知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終於,李瑁迎來了參與軍事事務討論的日子。這日,他早早來到了兵部議事廳。廳內,各位將領和軍事官員已陸續入座。眾人見李瑁到來,態度各異,有的麵露歡迎之色,對李瑁在邊疆策略上的表現早有耳聞,期待他能帶來新的見解;有的則神色冷淡,對這位突然參與軍事討論的王爺心存疑慮。
會議開始,眾人圍繞著近期邊疆敵軍的動向展開討論。一位將領說道:“據探子來報,敵軍雖暫時退兵,但並未放棄侵擾之意,正於邊境集結兵力,似有新的動作。”另一位將領接著說道:“我們目前的防禦策略雖有效,但長期下去,糧草消耗巨大,且難以主動出擊,徹底解決邊患。”
李瑁認真聆聽著眾人的發言,心中快速思考著對策。待眾人發言完畢,李瑁清了清嗓子,說道:“諸位將軍,瑁有一想法。敵軍集結兵力,想必是在等待時機。我們不妨主動出擊,打亂他們的部署。但出擊不可盲目,可先派小股精銳部隊,佯裝敗退,引誘敵軍追擊。待敵軍進入我們預設的埋伏圈,再一舉圍殲。同時,在糧草方麵,可推行屯田製,讓士兵在邊境空閒土地上耕種,自給自足,減輕後方運輸壓力。”
李瑁的一番話,條理清晰,切中要害。一些將領聽後,不禁點頭稱讚:“壽王殿下此計甚妙,既主動出擊,又解決了糧草之憂。”但也有將領提出質疑:“壽王殿下,此計雖好,但小股精銳部隊引誘敵軍,風險極大,若敵軍識破,恐有去無回。”
李瑁微笑著解釋道:“這位將軍所言極是。所以選派的小股部隊,需由經驗豐富、武藝高強的將士組成,且行動要隱秘,確保不被敵軍輕易識破。同時,在周邊安排好接應部隊,一旦有危險,及時支援。”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眾人對李瑁的策略逐漸認可。最終,此次軍事會議決定,按照李瑁的提議,先進行小規模的試探性行動,觀察敵軍反應,再做進一步部署。
李林甫安插在軍中的眼線,將會議情況詳細彙報給了他。李林甫聽後,冷哼一聲:“哼,李瑁倒是有些本事。不過,這隻是開始,我就不信他事事都能如此順利。密切關注後續行動,隻要他稍有差錯,立刻上報。”
李瑁深知,這隻是他參與軍事事務的第一步,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李林甫等人必定在暗中等待著他犯錯,他必須謹小慎微,每一個決策都要深思熟慮。但他心中充滿了堅定,為了大唐的邊疆安寧,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他將勇敢地麵對一切困難,在這充滿荊棘的朝堂與軍事之路,穩步前行。而朝堂之上,因郭子儀的舉薦,各方勢力之間的暗鬥也愈發激烈,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悄然拉開帷幕。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李瑁密切關注著試探性行動的進展。他與郭子儀以及參與行動的將領們保持著密切溝通,隨時根據前線傳來的消息調整策略。小股精銳部隊按照計劃佯裝敗退,成功引誘了一部分敵軍追擊。然而,敵軍似乎有所警惕,追擊的兵力並不多,且行動謹慎。
李瑁得知這一情況後,與郭子儀商議:“郭將軍,敵軍似有防備,我們是否調整計劃,加大引誘力度?”郭子儀皺著眉頭思索片刻,說道:“王爺,加大引誘力度雖可能吸引更多敵軍,但風險也隨之增加。目前敵軍態度謹慎,我們需先摸清他們的意圖,不可貿然行事。”
於是,李瑁決定暫時按兵不動,讓小股部隊繼續與敵軍保持接觸,同時加強情報收集。他派出更多的探子,深入敵軍營地附近,力求獲取更多關於敵軍兵力部署、作戰計劃等方麵的情報。
與此同時,李林甫也在密切關注著局勢的發展。他聽聞李瑁並未貿然行動,心中有些失望,但也更加警惕。他深知李瑁行事謹慎,不好對付。於是,他又想出一計,打算買通李瑁身邊的人,獲取內部情報,以便在關鍵時刻給李瑁致命一擊。
李林甫通過多方打聽,找到了李瑁王府中的一名仆人。這名仆人因家中急需錢財,被李林甫的黨羽盯上。他們以重金誘惑,承諾隻要他將李瑁的一舉一動,尤其是軍事計劃透露出來,就會給他更多的好處。仆人在金錢的誘惑下,最終答應了他們。
沒過多久,仆人便將李瑁正在加強情報收集,試圖摸清敵軍意圖的消息傳遞給了李林甫。李林甫得知後,心中暗喜:“哼,李瑁,看你這次還怎麼逃過我的算計。”他立刻派人將這一消息透露給敵軍,企圖打亂李瑁的計劃。
敵軍得到消息後,果然改變了部署,加強了防禦,同時開始策劃一場針對李瑁的反製行動。李瑁還未察覺到自己的計劃已被泄露,依舊按照原計劃行事。然而,當他再次派出探子收集情報時,卻發現敵軍營地異常安靜,似乎有所防備。
李瑁心中一驚,意識到事情不妙。他立刻召集郭子儀和幾位親信將領,商討對策。郭子儀麵色凝重地說道:“王爺,看來我們的計劃很可能已被泄露,敵軍有了防備。我們需儘快找出內奸,否則後續行動將處處受限。”
李瑁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郭將軍所言極是。此事必須徹查到底,絕不能讓奸人得逞。同時,我們要重新製定計劃,應對敵軍的反製行動。”於是,李瑁在王府內展開了一場秘密調查,他安排親信暗中監視王府內的每一個人,尤其是那些近期行為異常的仆人。
而在朝堂之上,李林甫表麵上不動聲色,心中卻在期待著李瑁的失敗。他與黨羽們繼續謀劃著下一步的行動,試圖在李瑁犯錯後,聯合其他勢力一起向他施壓,將他徹底擠出軍事事務的決策圈。李瑁能否識破李林甫的陰謀,找出內奸,化解此次危機,成為了擺在他麵前的一道嚴峻考驗。而大唐的朝堂與邊疆局勢,也因這場舉薦引發的風波,變得更加錯綜複雜。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