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安祿山野心_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8章 安祿山野心(1 / 1)

在大唐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實則暗流湧動。李瑁一直以來都通過精心構建的情報網密切關注著安祿山的一舉一動。近來,源源不斷傳來的情報讓李瑁愈發確信,安祿山的野心遠遠不止於擴充勢力,其真正的圖謀竟是謀朝篡位,顛覆大唐江山。

這一日,李瑁如往常一般在王府書房中仔細研讀情報。一封加急密信被送到他手中,當他展開信件,看清上麵的內容後,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信中詳細闡述了安祿山與心腹謀士的一次秘密會議,在會議上,安祿山明確表達了自己對皇位的覬覦,聲稱大唐氣數已儘,他將取而代之,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

李瑁深知,這個消息一旦確認,將意味著大唐麵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他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召集自己最為信任的幕僚團隊,共同商討應對之策。幕僚們到齊後,李瑁將密信的內容告知眾人,眾人聽後,皆麵露震驚之色。

一位幕僚率先說道:“王爺,安祿山狼子野心,竟敢妄圖謀朝篡位。如今證據確鑿,我們應立刻將此事奏明陛下,早做防範。”

李瑁微微點頭,卻又陷入沉思:“此事非同小可,雖情報確鑿,但貿然上奏,若處理不當,恐引發朝廷動蕩。我們需從長計議,製定一個周全的應對方案。”

另一位幕僚思索片刻後說道:“王爺,安祿山勢力龐大,若公然起兵謀反,確實難以對付。我們不妨先從削弱他的勢力入手,切斷他的糧草供應,離間他與部下的關係,使其內部產生矛盾。”

李瑁聽後,覺得此計可行:“此計甚好,但實施起來需萬分謹慎,不可打草驚蛇。我們要通過巧妙的手段,讓安祿山不知不覺中陷入困境。”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幕僚們與李瑁共同製定了一個初步的應對計劃。首先,李瑁決定加強情報網的工作,深入安祿山的勢力範圍,獲取更多關於他謀反計劃的細節,包括起兵時間、兵力部署、聯絡的各方勢力等。隻有掌握了這些關鍵信息,才能製定出更加精準有效的應對策略。

其次,按照幕僚的建議,著手削弱安祿山的勢力。一方麵,通過秘密渠道,聯絡安祿山轄區內的一些忠義之士,給予他們支持和鼓勵,讓他們在當地製造一些小的混亂,破壞安祿山的糧草運輸線路,乾擾他的軍事準備工作。另一方麵,利用反間計,散布一些虛假消息,離間安祿山與其部下的關係。例如,偽造安祿山對某些將領不信任的信件,故意讓這些將領知曉,引發他們對安祿山的不滿和猜忌。

與此同時,李瑁深知,僅靠這些暗中的手段還不足以應對安祿山的威脅。他必須儘快與郭子儀等朝中軍事重臣取得聯係,商討軍事上的應對之策。

於是,李瑁秘密約見了郭子儀。在一處隱蔽的府邸中,李瑁將安祿山意圖謀朝篡位的消息告知郭子儀。郭子儀聽後,眉頭緊皺,眼中閃過一絲憤怒:“安祿山這逆賊,竟敢有此等大逆不道的想法!王爺,我們必須立刻行動,加強軍事防禦,準備與叛軍一戰。”

李瑁點頭道:“郭將軍,瑁深知此事刻不容緩。目前我們已製定了一些削弱安祿山勢力的計劃,但軍事方麵還需將軍謀劃。不知將軍對此有何看法?”

郭子儀沉思片刻,說道:“王爺,安祿山叛軍雖人數眾多,但多為烏合之眾,且師出無名。我們可在其必經之路設下埋伏,利用地形優勢,以逸待勞。同時,加強各重要關隘的防守,確保叛軍無法輕易南下進攻長安。”

李瑁問道:“郭將軍,那我們是否應主動出擊,直搗安祿山的老巢範陽?”

郭子儀搖頭道:“王爺,範陽乃安祿山根基所在,防守必然嚴密。若我們貿然進攻,恐陷入困境。不如先穩固防守,消耗叛軍的實力,待時機成熟,再一舉進攻,方可勝算更大。”

李瑁認同郭子儀的觀點:“郭將軍所言極是。那煩請將軍儘快安排軍隊部署,加強關隘防守,同時挑選精銳部隊,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

郭子儀拱手道:“王爺放心,子儀定會全力以赴,保衛大唐江山。”

與郭子儀商議完畢後,李瑁回到王府,繼續關注著各項計劃的實施情況。情報網傳來的消息越來越多,安祿山謀反的計劃也愈發清晰。安祿山計劃在三個月後起兵,他已暗中聯絡了一些地方勢力,準備裡應外合,同時,他還在加緊訓練軍隊,囤積糧草,打造兵器。

李瑁深知,時間緊迫,必須加快應對措施的推進。他一方麵督促負責削弱安祿山勢力的幕僚們加大行動力度,另一方麵,與郭子儀保持密切聯係,及時了解軍事準備的進展情況。

然而,安祿山也並非毫無防備。隨著李瑁一係列行動的展開,安祿山漸漸察覺到了一些異樣。他開始加強對內部的排查,試圖找出那些可能泄露他謀反計劃的人,同時,對外部的防範也更加嚴密,警惕著朝廷的一舉一動。

在這個關鍵時刻,李瑁的情報網麵臨著巨大的壓力。一些深入安祿山勢力範圍的探子被發現並遭到殺害,情報傳遞也變得愈發困難。但李瑁並未因此而退縮,他鼓勵情報網成員,想儘一切辦法突破安祿山的防線,繼續獲取關鍵情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在李瑁積極應對之時,朝廷中也漸漸傳出了一些關於安祿山謀反的風聲。一些大臣聽聞此事後,紛紛向唐玄宗上奏,請求皇帝采取措施應對安祿山的威脅。唐玄宗雖對安祿山的野心有所懷疑,但一直沒有確鑿證據,因此並未下定決心對安祿山采取行動。

李瑁深知,必須儘快將安祿山謀反的證據呈遞給唐玄宗,讓皇帝相信安祿山的威脅真實存在,從而下定決心支持他們的應對計劃。

於是,李瑁精心整理了所有關於安祿山謀反的情報,包括密信、證人證言、安祿山軍隊的部署情況等,親自進宮麵見唐玄宗。

在宮中,李瑁向唐玄宗詳細彙報了安祿山意圖謀朝篡位的計劃,呈上了所有證據。唐玄宗看完這些證據後,臉色變得極為難看。他萬萬沒想到,安祿山竟有如此大的野心,一直以來對安祿山的信任此刻瞬間崩塌。

唐玄宗憤怒地說道:“安祿山這逆賊,朕如此信任他,他竟妄圖謀朝篡位!瑁兒,你做得很好,及時發現了安祿山的陰謀。朕現在命你與郭子儀等人全力籌備,務必阻止安祿山的叛亂。”

李瑁跪地領命道:“父皇放心,兒臣定不辱使命。隻是此事還需父皇下詔,讓朝中大臣們齊心協力,共同應對安祿山的威脅。”

唐玄宗點頭道:“朕即刻下詔,讓眾臣配合你們。瑁兒,你與郭子儀要儘快製定出詳細的應對策略,不可讓安祿山的陰謀得逞。”

得到唐玄宗的支持後,李瑁心中的壓力稍稍減輕。他立刻出宮,與郭子儀會合,將皇帝的旨意傳達給郭子儀。兩人深知,接下來的任務艱巨,必須爭分奪秒地做好戰爭準備。

在李瑁和郭子儀的指揮下,大唐軍隊開始全麵進入備戰狀態。潼關、函穀關等重要關隘的防守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士兵們日夜巡邏,嚴陣以待。同時,郭子儀挑選了一批精銳的騎兵和步兵,組成了一支機動部隊,隨時準備應對安祿山的進攻。

在後方,李瑁積極組織糧草供應,確保前線軍隊的物資充足。他還發動百姓,宣傳安祿山叛亂的危害,鼓勵百姓支持朝廷的平叛行動。一時間,整個大唐上下眾誌成城,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爭。

然而,安祿山也察覺到了朝廷的異動。他知道自己的謀反計劃可能已經泄露,但此時他已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決定提前起兵,打朝廷一個措手不及。

安祿山率領著他的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從範陽起兵南下。叛軍一路燒殺搶掠,所到之處,民不聊生。消息傳到長安,李瑁和郭子儀立刻做出反應。

郭子儀按照之前製定的計劃,在安祿山軍隊的必經之路設下了重重埋伏。當安祿山的軍隊進入埋伏圈後,頓時喊殺聲四起,大唐軍隊從四麵八方殺出,給叛軍以沉重打擊。

安祿山沒想到朝廷早已有所準備,他的軍隊陷入了混亂。但安祿山畢竟是久經沙場的將領,他迅速穩定住軍心,組織叛軍進行反擊。一時間,戰場上硝煙彌漫,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李瑁在長安密切關注著前線的戰事,他不斷地向郭子儀傳遞情報,協調各方資源,為前線提供支持。他深知,這場戰爭關乎大唐的生死存亡,必須全力以赴。

隨著戰爭的持續進行,安祿山的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由於師出無名,且遭遇了大唐軍隊的頑強抵抗,逐漸陷入了困境。而大唐軍隊則士氣高昂,在郭子儀的指揮下,多次擊退叛軍的進攻。

在這場戰爭中,李瑁的智慧和勇氣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他通過情報網及時掌握安祿山的動向,為郭子儀提供準確的情報支持,同時,在後方積極組織各方力量,為前線提供堅實的保障。

然而,安祿山並不甘心失敗。他一麵調整戰略,試圖突破大唐軍隊的防線,一麵派人聯絡其他地方勢力,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李瑁深知,戰爭還遠未結束,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繼續與安祿山進行周旋,直到徹底平定叛亂,恢複大唐的和平與安寧。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李瑁和郭子儀緊密合作,根據戰場形勢不斷調整戰術。他們加強了對安祿山軍隊的包圍,逐步壓縮叛軍的活動空間。同時,李瑁繼續通過各種手段,瓦解安祿山的內部勢力,爭取更多的叛軍將領倒戈投降。

隨著時間的推移,安祿山的軍隊逐漸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他的糧草供應被切斷,士兵們士氣低落,紛紛逃亡。最終,在大唐軍隊的強大攻勢下,安祿山的叛亂被成功平定。

安祿山本人在逃亡途中被部下所殺,他的謀朝篡位之夢徹底破滅。李瑁和郭子儀因平叛有功,受到了大唐百姓的熱烈讚譽和朝廷的重賞。

經此一役,李瑁在大唐的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深知,這場勝利來之不易,是無數將士和百姓共同努力的結果。而他也將繼續為大唐的繁榮穩定而努力,守護這片他深愛的土地和人民。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輕折柳漢服妝造工作室!三女主 六零悍女:末世大佬的逆襲之路 開局趙括紙上談兵,看我袁神啟動 霓虹殘影:都市異聞簿 無限恐怖:攢夠五萬點就收手 我要當紈絝,你讓我教太子娶公主 原始霸主:天啟之力伴我行 唐初:東宮書吏不當,我要去種地 開局:係統,你管這叫九子奪嫡? 高三畢業後,我拿萬族做口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