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瑁與郭子儀全力推進大唐軍事改革,為應對安祿山叛亂厲兵秣馬之時,安祿山卻在暗中謀劃著更為陰險的策略。經曆了幾次與唐軍交鋒的挫折後,他深知大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若想一舉顛覆大唐政權,不能再一味地強攻硬取,需另辟蹊徑。於是,他決定隱藏真實意圖,對朝廷假意恭順,以此來麻痹大唐君臣,同時暗中加緊準備叛亂。
安祿山一改往日囂張跋扈的姿態,頻繁向朝廷派遣使者,進獻各種奇珍異寶、特產名馬。使者們見到唐玄宗時,言辭極儘謙卑,將安祿山對皇帝的忠誠與敬仰之情表達得淋漓儘致。“陛下聖明,我家主公安祿山日夜思念陛下,常言受陛下隆恩,無以為報,唯有忠心耿耿,為陛下守好邊疆,保大唐百姓太平。”使者們在朝堂上如此說道。
不僅如此,安祿山還上表朝廷,主動請求削減自己部分兵力,以表對朝廷的忠心。他在表文中寫道:“臣深知陛下憂慮藩鎮之患,為解陛下之憂,願自削兵力三千,以彰臣之赤誠。”唐玄宗看到這份表文後,心中不免有些動容,覺得安祿山似乎已回心轉意,對他的防備之心也隨之減輕了幾分。
然而,這一切不過是安祿山的障眼法。在表麵恭順的背後,他暗中卻加緊了叛亂的準備工作。他派遣心腹之人,以各種名義在各地招募強壯勞力,擴充自己的軍隊。這些招募來的新兵,被秘密安置在偏遠山區的營地裡,由安祿山精心挑選的將領負責訓練。訓練極為嚴苛,完全按照實戰標準進行,旨在打造一支能征善戰的精銳之師。
安祿山還加大了對兵器製造的投入。他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秘密設立了多個兵器工坊,日夜趕工打造各類兵器。為了提高兵器的質量,他不惜重金從各地招募技藝精湛的工匠,還派人四處搜羅優質的鋼鐵等原材料。工坊內爐火晝夜不息,打造出的刀槍劍戟堆積如山。
同時,安祿山積極囤積糧草。他命令手下的將領,以購買、征收等手段,從周邊地區收集大量的糧食。這些糧草被儲存於隱秘的倉庫中,為日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提供充足的後勤保障。
為了獲取更多的情報,安祿山進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情報網絡。他在朝廷內部安插了更多的眼線,這些眼線分布在各個重要部門,將朝廷的一舉一動,尤其是關於軍事改革和對他的防範措施等情報,源源不斷地傳遞給他。
安祿山的這些舉動並非無人察覺。李瑁在推進軍事改革的過程中,始終對安祿山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他通過靖安司以及江湖聯盟的情報渠道,察覺到了安祿山一些異常的動向。儘管安祿山隱藏得很深,但一些蛛絲馬跡還是泄露了他的真實意圖。
靖安司的情報人員向李瑁彙報:“殿下,近日發現安祿山勢力範圍內,人員往來頻繁,且有大量物資向偏遠山區運送。雖難以確定具體內容,但種種跡象表明,安祿山似乎在秘密進行著某項大規模的行動。”
江湖聯盟也傳來消息:“瑁王殿下,我派弟子在安祿山控製的區域打探到,有許多陌生麵孔的青壯年被集中起來,且附近有操練之聲傳出,疑似在招募和訓練新兵。”
李瑁聽後,眉頭緊鎖,心中明白安祿山必定在謀劃著什麼。他深知安祿山表麵的恭順隻是假象,背後肯定隱藏著更大的陰謀。於是,他立刻與郭子儀商議對策。
“郭將軍,安祿山表麵上對朝廷恭順有加,實則暗藏禍心。如今種種跡象表明,他在加緊準備叛亂,我們必須有所防備。”李瑁神情嚴肅地說道。
郭子儀點頭表示認同,說道:“殿下所言極是。安祿山狡猾多端,他此舉意在麻痹朝廷,以便他暗中行事。我們一方麵要繼續推進軍事改革,增強大唐軍事力量;另一方麵,需加強對安祿山的監視,密切關注他的一舉一動。”
李瑁沉思片刻,說道:“郭將軍,除了加強監視,我們還可以主動出擊,打亂他的部署。比如,派小股精銳部隊,對他的兵器工坊、糧草倉庫等重要設施進行騷擾和破壞,延緩他的準備進程。”
郭子儀讚同道:“此計可行。但行動必須秘密進行,且要選準時機,一擊即中,否則一旦暴露,恐引發安祿山提前叛亂。”
兩人商議妥當後,李瑁迅速安排靖安司挑選一批身手敏捷、經驗豐富的情報人員,與江湖聯盟中擅長突襲的高手組成聯合小隊。這些聯合小隊經過秘密訓練,熟悉了安祿山勢力範圍內的地形和防禦情況,等待著出擊的命令。
與此同時,李瑁還在朝堂上不動聲色地提醒唐玄宗以及其他大臣,不要被安祿山的表麵恭順所迷惑。他在朝會上奏道:“陛下,安祿山近來雖表現得極為恭順,但種種跡象表明,他不可輕信。邊疆局勢複雜,我們仍需加強防備,切不可掉以輕心。”
唐玄宗聽後,微微點頭,說道:“瑁王所言有理。安祿山反複無常,朕也不可不防。眾愛卿需時刻關注其動向,有任何風吹草動,及時奏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朝堂上仍有一些大臣認為安祿山已經真心歸降,對李瑁的提醒不以為然。一位大臣說道:“瑁王殿下,安祿山如今主動削減兵力,又頻繁進獻貢品,可見其誠意。若我們無端猜疑,恐怕會寒了他的心,引發不必要的衝突。”
李瑁耐心地解釋道:“大人,安祿山狼子野心,絕非輕易能改。他的這些舉動太過反常,背後必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我們不能被表麵現象可迷惑,必須做好萬全準備。”
儘管李瑁據理力爭,但部分大臣依然心存僥幸,對安祿山的真實意圖認識不足。李瑁深知,想要讓朝廷上下形成統一的認識,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此時,聯合小隊已經準備就緒。李瑁根據情報,選擇了一個合適的時機,下達了出擊的命令。聯合小隊趁著夜色,如鬼魅般潛入安祿山的勢力範圍。他們兵分幾路,分彆朝著安祿山的兵器工坊和糧草倉庫進發。
負責襲擊兵器工坊的小隊,在接近目標後,發現工坊周圍守衛森嚴。但小隊成員毫不畏懼,他們利用高超的輕功和精湛的武藝,悄無聲息地解決了外圍的守衛。隨後,他們在工坊內四處縱火,將堆積如山的兵器和製造器械付之一炬。一時間,火光衝天,喊殺聲四起。
與此同時,襲擊糧草倉庫的小隊也成功得手。他們點燃了倉庫中的糧草,滾滾濃煙升騰而起。安祿山的守軍發現後,匆忙趕來圍剿,但聯合小隊早已按照預定路線撤離。
這兩次突襲行動,給安祿山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他得知消息後,暴跳如雷,卻又不敢輕易暴露自己的憤怒,隻能將這口氣咽下去。因為他深知,此時若過早暴露,之前的一切偽裝都將前功儘棄。
李瑁通過這次行動,不僅打擊了安祿山的準備工作,還獲得了一些有力的證據,證明安祿山確實在暗中準備叛亂。他將這些證據整理好,再次呈現在朝堂之上。
“陛下,各位大人,這是安祿山暗中準備叛亂的鐵證。他表麵恭順,實則在加緊打造兵器、囤積糧草、招募新兵。我們絕不能再對他抱有幻想,必須立刻采取措施,防範他的叛亂。”李瑁言辭懇切地說道。
唐玄宗看著這些證據,臉色變得十分凝重。他意識到自己險些被安祿山的假象所蒙蔽,幸虧李瑁一直保持警惕。“瑁王,你做得很好。若不是你細心防範,朕險些誤了大事。眾愛卿,如今安祿山叛亂意圖已明,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做好應對準備。”唐玄宗說道。
朝堂上的大臣們看到證據後,也紛紛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之前那些對安祿山抱有幻想的大臣,此時也不再言語,轉而支持李瑁加強防備的建議。
在李瑁的推動下,朝廷上下達成了一致,加大了對安祿山的防範力度。邊疆的唐軍進入高度戒備狀態,軍事改革的步伐也進一步加快。李瑁深知,與安祿山的最終對決即將來臨,他必須爭分奪秒,做好一切準備,以迎接這場嚴峻的挑戰,保衛大唐的江山社稷。
回到王府後,李瑁將朝堂上的情況以及對安祿山的防範措施告訴了楊玉環。楊玉環聽後,憂心忡忡地說道:“瑁郎,安祿山如此陰險,你一定要小心。我隻希望你能平安,大唐能早日平定叛亂,恢複太平。”
李瑁握住楊玉環的手,安慰道:“玉環,你放心。我會小心的。有朝廷上下的齊心協力,還有郭將軍等眾多將士的支持,我們一定能擊敗安祿山。等平定叛亂後,我便與你過上安穩的日子。”
在這個動蕩不安的時期,李瑁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的決策,識破了安祿山的偽裝,帶領大唐積極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而楊玉環的支持,也成為他在艱難鬥爭中的溫暖慰藉,激勵著他為了大唐的未來和他們的幸福,勇往直前,與安祿山展開殊死較量。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