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安祿山叛亂威脅日益臨近,大唐宮廷內的局勢愈發錯綜複雜。各方勢力為了在即將到來的風暴中謀取最大利益,紛紛施展權術,明爭暗鬥不斷。身處其中的李瑁,也在這場複雜的鬥爭中逐漸摸索並掌握著生存之道。
儘管李瑁一心為了大唐江山與對抗安祿山,但仍有部分勢力對他心懷忌憚,試圖削弱他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以楊國忠為首的一派,雖表麵上與李瑁同屬對抗安祿山陣營,但私下裡卻擔心李瑁因屢立戰功而在朝堂上的威望過高,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一日,楊國忠在朝堂上,趁著討論應對安祿山策略的間隙,看似無意地說道:“瑁王殿下近來為對抗安祿山,確實費心費力。隻是如今諸事繁雜,殿下一人承擔諸多事務,會不會精力有所不逮啊?老臣擔憂這會影響到對安祿山的應對之策。”
其他幾位與楊國忠交好的大臣立刻附和:“楊大人所言極是,瑁王殿下雖能力出眾,但畢竟分身乏術。為了大唐大計,或許該合理分配一下事務。”
李瑁心中明白楊國忠這是在故意打壓自己,想分散他在對抗安祿山事務上的主導權。他不動聲色地微微一笑,說道:“楊大人及各位大人關心,瑁感激不儘。隻是如今局勢危急,安祿山隨時可能發動叛亂,瑁不敢有絲毫懈怠。至於精力方麵,瑁自覺尚可應對。而且,瑁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大唐,為了早日平定安祿山之亂。若各位大人有更好的建議,瑁願洗耳恭聽。”
楊國忠見李瑁巧妙地化解了自己的攻勢,心中有些不悅,但又不好再強行逼迫。這時,另一位中立大臣站出來說道:“如今對抗安祿山,乃我大唐重中之重,各位大人應齊心協力,而非在此爭論。瑁王殿下一直以來為對抗安祿山殫精竭慮,其功績有目共睹。我們當以大局為重,共同商討退敵之策。”
楊國忠等人見狀,也不好再繼續發難,此事便暫時擱置。但李瑁知道,楊國忠一派不會就此罷休,日後必定還會有更多的動作。
為了應對這些潛在的威脅,李瑁開始積極鞏固自己在朝堂上的勢力。他深知,在這宮廷的權術鬥爭中,單打獨鬥難以立足,必須有一批誌同道合的支持者。於是,他利用各種機會,與一些正直且有遠見的大臣加強聯係。
在一次私下的宴會上,李瑁邀請了數位對安祿山態度堅決且在朝堂上頗具影響力的大臣。宴會上,李瑁誠懇地說道:“諸位大人,如今安祿山叛亂在即,宮廷內外局勢複雜。我等皆為大唐臣子,當以江山社稷為重。然而,近日來,我察覺到一些勢力並非真心為了對抗安祿山,而是在為自己謀取私利。我等若不團結,恐被這些勢力分化瓦解,最終影響對抗安祿山的大業。”
一位大臣點頭說道:“瑁王殿下所言極是。近來朝堂上的明爭暗鬥,我們也看在眼裡。殿下一心為大唐,我等願與殿下攜手,共同應對這些複雜局麵,為平定安祿山之亂貢獻力量。”
其他大臣也紛紛表示讚同。自此,李瑁在朝堂上逐漸形成了一股以對抗安祿山為核心目標的穩定勢力,增強了自己在宮廷權術鬥爭中的底氣。
然而,楊國忠等人並未放棄針對李瑁的行動。他們開始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務上,故意與李瑁唱反調,試圖擾亂他的計劃。比如,在討論為邊疆軍隊調配糧草的方案時,楊國忠提出了一個看似合理,但實際上會拖延糧草運輸時間的方案。
李瑁深知此方案的弊端,他耐心地向眾人解釋道:“楊大人的方案雖有其考量之處,但如今邊疆戰事緊急,時間就是生命。按照此方案,糧草運輸將會延遲數日,這極有可能影響到前線軍隊的作戰。我們應選擇更為高效的運輸方案,確保糧草能及時送達。”
部分大臣被李瑁的分析說服,支持他的方案。但楊國忠仍不死心,繼續爭辯道:“瑁王殿下,老臣的方案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如此大規模的糧草調配,若不謹慎行事,恐出大亂。殿下如此急切,是不是有什麼其他考慮?”
李瑁心中氣憤,但仍保持冷靜,說道:“楊大人,瑁一心隻為大唐軍隊能有充足糧草供應,早日擊敗安祿山。若楊大人認為瑁的方案有不妥之處,還請指出具體問題,我們共同商討。但如今戰事緊迫,實在不宜在這些問題上過多糾纏。”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唐玄宗開口說道:“瑁王的方案更具時效性,就依瑁王所言。糧草調配之事,關乎前線戰事,務必儘快落實。”
楊國忠見唐玄宗支持李瑁,心中雖不滿,但也隻能暫時作罷。經此一事,李瑁更加明白,在宮廷權術鬥爭中,不僅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口才,還需獲得皇帝的信任與支持。
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在唐玄宗心中的地位,李瑁更加用心地處理對抗安祿山的各項事務。他不僅將每次獲取的情報詳細整理後呈給唐玄宗,還附上自己的分析和應對建議。同時,他經常進宮向唐玄宗彙報軍事改革的進展以及對安祿山的防範措施,讓唐玄宗時刻了解局勢動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有一次,李瑁進宮向唐玄宗彙報邊疆軍事防禦的調整情況。他詳細地向唐玄宗介紹了新的防禦布局,以及如何根據安祿山的軍事行動特點進行針對性的部署。唐玄宗聽後,滿意地點點頭,說道:“瑁王,你對局勢的分析透徹,應對措施也十分得當。有你負責對抗安祿山之事,朕放心不少。”
李瑁趕忙跪地謝恩:“陛下謬讚,這都是瑁分內之事。瑁定當竭儘全力,不負陛下所托,早日平定安祿山之亂。”
除了在朝堂上應對各方勢力的權術鬥爭,李瑁還意識到,宮廷中的宦官勢力也不容忽視。一些宦官在宮廷中消息靈通,且能在皇帝身邊進言,若能爭取到他們的支持,也能為自己在宮廷鬥爭中增添助力。
於是,李瑁開始有意地與一些較為正直且有影響力的宦官建立聯係。他通過與這些宦官的接觸,了解宮廷內一些不為人知的動態,同時也向他們傳達自己對抗安祿山的決心和計劃。這些宦官被李瑁的誠意所打動,在一些關鍵時刻,也會為李瑁在唐玄宗麵前美言幾句。
在一次唐玄宗對對抗安祿山策略產生疑慮時,一位與李瑁交好的宦官在一旁說道:“陛下,瑁王殿下為了對抗安祿山,日夜操勞,殫精竭慮。他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陛下對殿下應多些信任,殿下定不會讓陛下失望。”
唐玄宗聽後,心中的疑慮頓時消散了幾分。
隨著宮廷權術鬥爭的不斷發展,李瑁在其中逐漸遊刃有餘。他通過巧妙地應對各方勢力的攻擊,積極鞏固自己的勢力範圍,獲得皇帝的信任以及爭取宦官的支持等方式,在這複雜的宮廷環境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然而,李瑁深知,這些權術鬥爭隻是對抗安祿山過程中的插曲,他的核心目標始終是平定叛亂,恢複大唐的太平。在這動蕩的局勢下,他將繼續在宮廷的權術旋渦中周旋,同時不遺餘力地推進對抗安祿山的各項工作。
回到王府後,李瑁將宮廷中的這些權術鬥爭之事告訴了楊玉環。楊玉環憂心忡忡地說道:“瑁郎,宮廷之中如此複雜,你一定要小心行事。這些勢力的爭鬥,稍有不慎便會陷入困境。”
李瑁握住楊玉環的手,安慰道:“玉環,你放心。我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我不會被這些權術鬥爭所迷惑,我的目標始終是擊敗安祿山,守護大唐。在這過程中,我會謹慎應對,保護好自己。”
楊玉環輕輕靠在李瑁肩頭,說道:“瑁郎,無論如何,我都會一直在你身邊支持你。隻希望這一切能早日結束,我們能過上安穩的日子。”
李瑁看著楊玉環,眼中充滿堅定:“會的,玉環。我一定會讓大唐恢複太平,給你一個安穩的未來。”
在這充滿權謀鬥爭的宮廷中,李瑁如同一位勇敢而智慧的舞者,在複雜的局勢中翩翩起舞,為了大唐的未來,也為了他與楊玉環的承諾,堅定地前行著。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