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瑁於江湖中憑借係統知識贏得讚譽,進一步鞏固江湖聯盟對抗安祿山力量的同時,朝堂之上也因安祿山的問題陷入了激烈的討論。隨著安祿山表麵恭順背後卻加緊備戰的跡象愈發明顯,唐玄宗決定召開一次重要的朝會,與眾大臣共同商討應對安祿山的決策。
朝會當日,金鑾殿內氣氛凝重。大臣們分列兩旁,麵色嚴肅。唐玄宗高居龍椅之上,環視眾人後,緩緩開口:“諸位愛卿,如今安祿山雖表麵對朝廷恭順有加,但種種跡象表明,其狼子野心未改,暗中極有可能在加緊準備叛亂。今日召大家前來,便是要共同商議,我大唐該如何應對。”
話音剛落,楊國忠率先出列,拱手奏道:“陛下,安祿山反複無常,實乃大唐心腹大患。依臣之見,應立即調集大軍,主動出擊,趁其尚未準備充分,一舉將其剿滅,以免養虎為患。”
部分大臣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一位大臣附和道:“楊大人所言極是,安祿山狼子野心路人皆知,若不趁早動手,待其羽翼豐滿,恐難以對付。”
然而,也有大臣持有不同意見。一位年邁的大臣顫顫巍巍地出列,說道:“陛下,行軍打仗,關乎無數將士性命與國家興衰,不可草率。如今並無確鑿證據表明安祿山即刻會叛亂,若貿然出兵,師出無名,恐引發天下動蕩,還望陛下三思。”
朝堂上頓時分成兩派,支持主動出擊的大臣認為應先發製人,消除隱患;而主張謹慎行事的大臣則擔憂貿然出兵會帶來不可預估的後果。兩派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李瑁深知,此時自己的發言至關重要。他在江湖積累的威望、各方勢力的支持以及手中掌握的情報,都讓他有信心爭取到有利的決策。於是,他整理了一下朝服,穩步出列。
“陛下,各位大人,請聽臣一言。”李瑁的聲音沉穩有力,瞬間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楊大人主張主動出擊,實有其道理,安祿山的確心懷不軌,對大唐威脅巨大。然而,這位大人所言也不無道理,貿然出兵,若無萬全準備,確實可能引發諸多問題。”
李瑁稍作停頓,觀察了一下眾人的反應,繼續說道:“臣近日通過靖安司及江湖聯盟的情報網絡,收集到了諸多關於安祿山的重要情報。安祿山在其勢力範圍內,不僅大量招募新兵,秘密訓練,還囤積了數量驚人的糧草和兵器。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他的準備尚未完全就緒,此時出兵雖有機會,但也可能打草驚蛇,讓他提前發動叛亂,打亂我們的部署。”
大臣們聽著李瑁的話,神色各異。有的大臣麵露驚訝,顯然對李瑁掌握如此詳細的情報感到意外;有的則若有所思,似乎在權衡利弊。
李瑁接著說道:“臣以為,我們應采取一種更為穩妥且主動的策略。一方麵,繼續加強對安祿山的監視,確保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靖安司和江湖聯盟的情報網已進一步加密完善,有能力為我們提供及時準確的情報。另一方麵,我們要利用這段時間,加緊軍事準備,加快軍事改革的步伐,提升大唐軍隊的戰鬥力。待我們準備充分,且安祿山露出更多破綻,師出有名之時,再一舉出擊,定能大獲全勝。”
說到這裡,李瑁轉身麵向楊國忠,說道:“楊大人,軍事改革之事,也離不開您的支持。您主管財政,若能在軍費開支、物資調配等方麵給予更多支持,軍事改革必將進展得更加順利。”
楊國忠微微一怔,沒想到李瑁會主動提及與自己的合作。他思索片刻後,覺得李瑁的提議確實有其合理性,若能通過軍事改革提升軍隊實力,對自己在朝堂的地位也有益無害。於是,他點頭說道:“瑁王殿下所言有理,若有需要,臣定會全力支持。”
李瑁又看向主張謹慎行事的大臣們,說道:“各位大人,我們加強監視與軍事準備,並非坐以待斃,而是為了更有把握地應對安祿山。如此,既能避免貿然出兵帶來的風險,又能在合適的時機給予安祿山致命一擊,還望各位大人支持。”
這些大臣們聽了李瑁的解釋,覺得他考慮周全,權衡了各方利弊。其中一位大臣說道:“瑁王殿下思慮深遠,如此安排,確比貿然出兵更為妥當,老臣支持殿下的提議。”
見大臣們的態度有所轉變,李瑁趁熱打鐵,繼續說道:“陛下,為了確保應對安祿山的策略能夠順利實施,臣建議成立一個專門的應對小組,由朝中重臣及熟悉軍事、情報的官員組成,負責統籌協調各項工作,定期向陛下彙報進展。”
唐玄宗聽了李瑁的一番陳詞,心中對他的提議頗為認可。他微微點頭,說道:“瑁王所言,甚合朕意。如今局勢複雜,需謹慎應對。就依瑁王所言,成立應對小組,由瑁王負責牽頭,楊國忠等愛卿協助。務必做好監視與軍事準備工作,不可懈怠。”
李瑁跪地謝恩:“陛下英明,臣定不負陛下重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朝會結束後,李瑁立刻投入到應對小組的組建工作中。他挑選了幾位在朝堂上有影響力且能力出眾的大臣,以及靖安司和兵部的重要官員,組成了應對小組。小組第一次會議在李瑁的王府中召開。
眾人圍坐在會議桌旁,李瑁說道:“各位大人,陛下將應對安祿山的重任交予我等,這是對我們的信任,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從今日起,我們要密切協作,共同完成監視安祿山與軍事準備這兩項重要任務。”
靖安司指揮使林羽說道:“瑁王殿下放心,靖安司定會加強對安祿山的監視,確保情報準確無誤,及時傳遞。”
兵部尚書王勇也表態道:“殿下,軍事改革方麵,兵部會加快進度,加大訓練力度,提升軍隊戰鬥力。隻是,這軍費開支……”
李瑁看向楊國忠,說道:“楊大人,軍費之事,還需您多費心。”
楊國忠點點頭,說道:“既然陛下已同意此方案,我自會調配好財政資源,全力支持軍事改革。”
李瑁欣慰地說道:“有各位大人齊心協力,何愁安祿山不平。接下來,我們具體商討一下各項工作的細節。林大人,先說說情報方麵的計劃。”
林羽打開一幅地圖,指著上麵的標記說道:“殿下,我們已在安祿山勢力周邊增設了多處秘密情報點,情報人員也已全部就位。同時,我們還安排了多支機動偵察小隊,隨時對可疑區域進行偵查。一旦發現安祿山有任何異常舉動,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彙報。”
李瑁仔細查看地圖,點頭說道:“很好。但要注意情報人員的安全,不可暴露我們的監視行動。王大人,軍事改革目前進展如何,還有哪些困難?”
王勇說道:“殿下,軍事改革按計劃穩步推進,各軍營的訓練熱情高漲,新的戰術和武器裝備也在逐步推廣。目前的困難主要是部分將領對新的訓練方法還不夠熟悉,需要更多時間適應。另外,一些新型兵器的製造工藝較為複雜,產量難以滿足需求。”
李瑁思索片刻後說道:“對於將領的培訓問題,可挑選一些熟悉新訓練方法的軍官,到各軍營進行指導,確保所有將領都能熟練掌握。兵器製造方麵,召集各地工匠,共同研究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可適當引進一些外部先進技術。楊大人,這可能需要您在財政上給予更多支持。”
楊國忠表示會儘力協調財政資源,支持兵器製造工作。隨後,眾人又對其他相關事宜進行了深入討論,製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和時間表。
在李瑁的帶領下,應對小組的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安祿山的監視更加嚴密,軍事改革也取得了顯著進展。軍隊的戰鬥力逐步提升,各項應對安祿山的準備工作正在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
李瑁深知,贏得朝堂的有利決策隻是第一步,後續的執行和應對才是關鍵。他不敢有絲毫懈怠,每天都與應對小組的成員們密切溝通,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同時,他也會定期進宮,向唐玄宗彙報工作進展,讓皇帝對局勢有清晰的了解。
回到王府後,楊玉環看到李瑁雖疲憊但眼神堅定,心疼地說道:“瑁郎,朝堂之事如此繁重,你要注意身體。看到你為了大唐如此操勞,我既擔心又驕傲。”
李瑁握住楊玉環的手,微笑著說:“玉環,有你的關心,我再累也值得。如今朝堂已做出有利決策,我們隻要按計劃推進各項工作,擊敗安祿山便多了幾分勝算。為了大唐的未來,為了我們的安穩生活,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這個關鍵時期,李瑁憑借各方支持和精準情報,在朝堂決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對抗安祿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將繼續帶領應對小組,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為大唐的安寧與繁榮全力以赴。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