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祿山構謀,聯勢圖唐_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 > 第94章 祿山構謀,聯勢圖唐

第94章 祿山構謀,聯勢圖唐(1 / 1)

在李瑁與郭子儀於邊疆厲兵秣馬、鞏固防禦之時,安祿山在他的老巢範陽,正心懷叵測地謀劃著一場驚天動地的大規模叛亂。他深知,前幾次的交鋒讓他嘗到了苦頭,若想成功顛覆大唐,必須精心策劃,聯合更多的勢力,方能給予大唐致命一擊。

安祿山端坐在寬敞的議事廳中,四周燭火搖曳,將他那陰鷙的麵容映照得忽明忽暗。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一眾謀士與將領,開口說道:“前番與唐軍交戰,李瑁與郭子儀那二人確實有些手段,讓我們吃了虧。但本王不會就此罷休,此番定要讓他們知道本王的厲害。”

一位留著山羊胡的謀士諂媚地笑著,上前說道:“王爺英明!那李瑁和郭子儀不過是僥幸得手,此次王爺若能聯合周邊勢力,定能讓大唐在我們的鐵蹄下戰鬥。”

安祿山微微點頭,臉上閃過一絲狠厲:“不錯,本王正是此意。如今我們要廣結盟友,擴充實力。北方的突厥部落,一直對大唐的富饒之地垂涎三尺,我們可許以重利,邀他們一同舉事。還有西方的吐蕃,若能說服他們出兵相助,大唐必將腹背受敵。”

眾人紛紛稱是,安祿山接著說道:“另外,我們在大唐朝堂與江湖中的眼線,也不能閒著。讓他們繼續散布謠言,擾亂大唐的民心和軍心。同時,密切關注李瑁和郭子儀的一舉一動,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向本王彙報。”

說罷,安祿山將目光投向地圖,手指在上麵緩緩移動,最後停留在大唐的幾處戰略要地上。“這裡,還有這裡,都是大唐防禦的關鍵之處。待我們聯合各方勢力,便從這些地方突破,直搗長安。”

在安祿山的授意下,他的使者們紛紛出發,前往周邊勢力的領地。首先來到了突厥部落。突厥可汗營帳內,安祿山的使者恭敬地說道:“可汗,如今大唐內部混亂,正是我們謀取利益的好時機。我家王爺願與可汗聯手,一同攻打大唐。待事成之後,大唐的北方土地,皆可歸可汗所有。”

突厥可汗聽聞,眼中閃過一絲貪婪。他在營帳中來回踱步,思索片刻後說道:“大唐疆域遼闊,兵力雄厚,僅憑你們恐怕難以成事。本可汗若要出兵,你們能提供何種支持?”

使者趕忙說道:“可汗放心,我家王爺已集結了大批兵力,且糧草充足。此次聯合行動,我們願打頭陣,為可汗掃清障礙。而且,攻下大唐後,財富、美女,可汗皆可優先挑選。”

突厥可汗心動了,他哈哈一笑:“好!本可汗便與你們合作。待本可汗整頓兵馬,便與你們一同出兵。”

使者完成使命,馬不停蹄地趕往吐蕃。在吐蕃王的宮殿中,使者同樣以利益相誘:“吐蕃王,大唐的繁華你們想必也有所耳聞。如今安祿山王爺決心推翻大唐,若吐蕃能出兵相助,日後大唐的西部領土,吐蕃可隨意劃分。”

吐蕃王沉思良久,權衡利弊後說道:“此事關係重大,容本王考慮幾日。你們先下去休息。”

使者焦急萬分,生怕吐蕃拒絕。於是,他暗中賄賂吐蕃的大臣,讓他們在吐蕃王麵前美言。在多方努力下,吐蕃王最終答應出兵。

與此同時,安祿山在大唐朝堂與江湖中的眼線也開始行動起來。在朝堂上,他們四處散播謠言,說李瑁擁兵自重,意圖謀反,還說郭子儀與安祿山暗中勾結,準備裡應外合。這些謠言在大臣們之間迅速傳播,引起了一陣恐慌。一些不明真相的大臣紛紛上書唐玄宗,請求徹查李瑁和郭子儀。

在江湖中,眼線們也沒閒著。他們故意製造各門派之間的矛盾,挑撥離間。聲稱某個門派與安祿山勾結,搶奪其他門派的資源。一時間,江湖中人心惶惶,各門派之間劍拔弩張,原本團結的江湖聯盟再次陷入混亂。

安祿山得知這些消息後,得意地大笑:“李瑁、郭子儀,看你們這次如何應對。待本王聯合各方勢力,定要將你們一舉殲滅。”

然而,安祿山的這些舉動並非毫無破綻。李瑁和郭子儀安插在安祿山身邊的探子,察覺到了一些異常。探子將安祿山聯合周邊勢力的消息,以及朝堂和江湖中謠言四起的情況,迅速彙報給了李瑁和郭子儀。

李瑁得知消息後,麵色凝重地對郭子儀說道:“郭將軍,安祿山果然在謀劃一場更大的叛亂。聯合周邊勢力,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巨大的威脅。而且朝堂和江湖中的謠言,也會對我們造成不利影響。”

郭子儀皺著眉頭,說道:“殿下,事不宜遲。我們一方麵要加強邊疆的防禦,應對安祿山和周邊勢力的聯合進攻;另一方麵,要派人回長安,向陛下解釋清除朝堂上的謠言,同時想辦法平息江湖中的紛爭,不能讓安祿山的陰謀得逞。”

李瑁點頭表示讚同:“郭將軍所言極是。我們即刻行動。”

於是,郭子儀立刻召集將領們,部署防禦工作。他將兵力重新調配,在各個戰略要地加強了防禦工事,增設了崗哨,密切監視著周邊的動靜。同時,組織士兵們進行緊急訓練,提高應對不同敵人的能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瑁則修書一封,派親信快馬加鞭送往長安,向唐玄宗詳細說明了安祿山的陰謀,以及朝堂上謠言的真相。信中言辭懇切,希望唐玄宗不要輕信謠言,以免自亂陣腳。

對於江湖中的紛爭,李瑁想到了江湖聯盟中德高望重的前輩。他寫書給這位前輩,請求他出山,幫忙平息江湖中的混亂。這位前輩收到信後,深知此事的嚴重性,立刻廣發英雄帖,召集各門派掌門齊聚一堂。

在英雄會上,前輩嚴肅地說道:“各位掌門,我們江湖中人,向來以正義為己任。如今安祿山妄圖利用我們之間的矛盾,破壞江湖的團結,進而顛覆大唐。我們絕不能讓他得逞。大家應放下成見,共同對抗安祿山。”

各門派掌門聽了前輩的話,紛紛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們表示願意聽從前輩的安排,團結起來,共同對抗安祿山。

在李瑁和郭子儀的努力下,雖然暫時穩定了朝堂和江湖的局勢,但他們知道,更大的危機還在後麵。安祿山聯合周邊勢力的大軍隨時可能壓境,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李瑁和郭子儀站在邊疆的城樓上,望著遠方,眼神堅定。李瑁說道:“郭將軍,無論安祿山聯合多少勢力,我們都不能退縮。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為了百姓的安寧,我們定要與他們殊死一戰。”

郭子儀握緊拳頭,說道:“殿下放心,末將願與殿下同生死,共患難。我們定能擊退安祿山,保衛大唐。”

此時,安祿山那邊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叛亂。他不斷催促各方勢力儘快集結,同時對自己的軍隊進行最後的整頓。安祿山堅信,這一次,他將徹底推翻大唐,實現自己的野心。

在安祿山聯合周邊勢力的過程中,各方勢力也有著自己的盤算。突厥部落雖然答應與安祿山合作,但他們也擔心安祿山事成之後會反悔,獨吞勝利果實。因此,突厥可汗暗中留了一手,並沒有將全部兵力投入到此次行動中,隻派出了一部分精銳部隊,以便在局勢不利時能夠全身而退。

吐蕃方麵,雖然答應出兵,但他們的出兵速度卻十分緩慢。吐蕃王一方麵想從這場戰爭中獲取利益,另一方麵又擔心與大唐結下死仇,日後難以收場。所以,他們在出兵的同時,也在觀望局勢的發展,試圖尋找一個最佳的參戰時機。

安祿山察覺到了突厥和吐蕃的心思,但他此刻已經騎虎難下,隻能繼續推進計劃。他不斷向突厥和吐蕃承諾更多的好處,試圖讓他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叛亂中來。

在大唐朝堂上,唐玄宗收到李瑁的信後,心中十分震怒。他立刻召集大臣們,嚴厲斥責了那些輕信謠言、隨意上書的大臣。“安祿山意圖謀反,你們不設法應對,卻在這裡聽信謠言,擾亂朝堂。李瑁和郭子儀一心為大唐,你們卻如此猜忌,實在是讓朕失望。”

大臣們紛紛跪地請罪。唐玄宗接著說道:“從現在起,各位大臣要齊心協力,協助朕應對安祿山的叛亂。若再有傳播謠言、擾亂朝綱者,定斬不饒。”

朝堂上的風波暫時平息,但李瑁和郭子儀知道,真正的考驗還在戰場上。他們繼續加強邊疆的防禦,同時密切關注著安祿山和周邊勢力的動向。

在江湖中,各門派在前輩的調解下,逐漸恢複了團結。他們組織了一批江湖高手,秘密潛入安祿山的勢力範圍,收集情報,破壞安祿山的一些重要部署。這些江湖高手憑借著高強的武藝和靈活的身法,在安祿山的地盤上如入無人之境,給安祿山帶來了不少麻煩。

安祿山得知江湖門派在暗中搗亂後,氣得暴跳如雷。他立刻下令加強防範,四處搜捕這些江湖高手。但江湖高手們神出鬼沒,安祿山的軍隊根本難以捉摸他們的行蹤。

隨著時間的推移,安祿山聯合周邊勢力的大軍終於集結完畢。一場決定大唐命運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李瑁和郭子儀深知這場戰爭的殘酷性,但他們毫無懼色。他們帶領著大唐的將士們,嚴陣以待,準備迎接安祿山和周邊勢力的聯合進攻。

在大戰前夕,李瑁再次對將士們進行動員:“將士們,安祿山聯合周邊勢力,妄圖顛覆我們的大唐。我們身後是無數的百姓,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絕不能讓他們得逞。為了大唐,為了我們的親人,我們要奮勇殺敵,讓安祿山有來無回。”

將士們齊聲高呼:“保衛大唐,奮勇殺敵!”聲音響徹雲霄,士氣高昂。

郭子儀也在一旁激勵著將士們:“弟兄們,我們經曆了無數次戰鬥,每一次都能戰勝敵人。這一次也不例外。大家要相信自己,相信我們的大唐軍隊。讓我們一起為了大唐的榮耀而戰。”

此時的安祿山,也在對他的軍隊和盟友們進行最後的鼓動:“弟兄們,還有各位盟友,大唐的財富和土地就在眼前。隻要我們齊心協力,攻下大唐,榮華富貴便唾手可得。大家隨本王一起,踏平大唐。”

雙方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著最後的準備,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息。一場關乎大唐生死存亡的決戰,即將在這片土地上展開。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丟,沒看過小說的老婆得到係統 薪紀元:千秋劫 諸界帝主:從重生開始鑄運朝 大明:最狠太子,開局請崇禎上吊 我留守的十七年 女配太惡毒?苗疆大佬跪求我生崽 萌妻出逃:霸總追愛 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 神話物理局 NPC說我才是虛擬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