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潼關取得的階段性勝利,如同一束曙光,穿透了大唐籠罩在安祿山叛亂陰霾下的天空。李瑁憑借卓越的領導才能與係統升級帶來的助力,以及郭子儀等將領的英勇奮戰,讓局勢朝著有利的方向悄然轉變。這勝利的消息傳回長安,一時間,整個朝堂都為之震動。
長安,太極殿內,往日的凝重氛圍稍有緩和,但眾人心中的憂慮仍未完全消散。李瑁與郭子儀站在殿中,他們身上的戰甲還帶著戰場的硝煙味,在晨光的映照下,散發著堅毅與果敢。
唐玄宗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掃過殿下群臣,最後落在李瑁與郭子儀身上,眼中滿是欣慰與期許:“瑁兒,郭愛卿,此次潼關大捷,你們居功至偉。如今叛軍受挫,正是我大唐反擊的良機,你們可有良策?”
李瑁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禮後說道:“父皇,兒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整合朝堂力量,形成統一且高效的指揮體係,全力對抗安祿山。如今兒臣與郭將軍在前線雖有小勝,但叛軍勢力依舊龐大,需朝堂上下一心,方能克敵製勝。”
郭子儀也上前附和:“陛下,瑁王所言極是。如今局勢下,朝堂需摒棄往日的派係紛爭,團結一致,為前線提供堅實的支持。臣建議,設立專門的軍事議事機構,由瑁王統籌,彙聚各方英才,共同謀劃破敵之策。”
眾大臣聽聞,紛紛交頭接耳。部分大臣麵露猶豫之色,他們擔心此舉會打破朝堂原有的權力平衡;而一些年輕有為、深明大義的大臣則點頭表示讚同,他們深知當前局勢危急,唯有團結一心才能拯救大唐於水火。
此時,戶部尚書張大人站了出來,他捋了捋胡須,說道:“陛下,瑁王與郭將軍的提議甚好。叛軍之亂,致使我大唐民生凋敝,經濟受損。若要徹底平定叛亂,需有充足的糧草和物資支持。老臣願全力配合瑁王,做好後勤保障工作,確保前線物資無憂。”
禮部尚書李大人也站了出來:“陛下,如今我大唐與江湖門派合作初顯成效,這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禮部可出麵,加強與江湖的溝通與聯絡,許以適當的嘉獎和支持,讓江湖勢力更加堅定地站在我大唐這邊,共同對抗叛軍。”
然而,以宰相李林甫餘黨為首的部分大臣卻麵露難色。他們習慣了往日的權力爭鬥,擔心新的局勢會削弱他們的勢力。其中一位侍郎冷哼一聲:“瑁王,雖說你在潼關打了勝仗,但貿然設立新的機構,恐會擾亂朝堂秩序。況且,江湖勢力魚龍混雜,與他們合作,隻怕會引火燒身。”
李瑁目光堅定地看著這位侍郎,說道:“如今國難當頭,正是需要各方力量齊心協力之時。若因循守舊,拘泥於權力爭鬥,不顧大局,又怎能擊退叛軍,恢複我大唐的太平盛世?至於江湖勢力,他們在黃河渡口之戰中已展現出誠意和實力,隻要我們善加引導,必能為我所用。”
郭子儀也嚴肅地說道:“各位大人,安祿山叛軍勢大,若我們朝堂內部還不能團結一致,如何能抵擋叛軍的進攻?難道要眼睜睜看著大唐的江山落入賊人之手?”
唐玄宗沉思片刻,重重地拍了拍龍椅扶手:“瑁兒和郭愛卿所言有理。如今非常時期,當行非常之事。朕準奏,設立軍事議事機構,由瑁王負責統籌。朝堂上下,務必全力配合,若有陽奉陰違、阻礙抗敵者,嚴懲不貸!”
此令一出,朝堂為之一震。那些心存疑慮的大臣們見狀,也不敢再多言。李瑁與郭子儀相視一眼,他們深知,新的責任已經落在了他們肩上,接下來的任務將更加艱巨。
很快,以李瑁和郭子儀為核心的軍事議事機構便在朝堂中正式成立。李瑁精心挑選了一批有勇有謀、忠誠可靠的大臣加入其中,包括兵部侍郎、工部侍郎等。這些大臣們來自不同的部門,各自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他們的加入為對抗安祿山的戰略製定提供了多方麵的支持。
在第一次議事會上,眾人圍坐在巨大的沙盤前,分析著當前的局勢。李瑁指著沙盤上標注的叛軍位置,說道:“安祿山雖在潼關受挫,但他必定不會甘心失敗。據危機預警係統顯示,他極有可能會聯合突厥、吐蕃,從多個方向再次發起進攻。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郭子儀點頭表示讚同:“殿下所言極是。我們要加強潼關以及周邊關隘的防禦力量,同時也要防止叛軍繞過潼關,從其他地方突破。”
兵部侍郎提出:“殿下,我們可在重要關隘增加兵力部署,同時加強情報收集工作,確保對叛軍的動向了如指掌。另外,可在關隘附近修建防禦工事,設置陷阱,以增強防禦能力。”
工部侍郎則補充道:“大人所言甚是。工部可調配工匠,儘快完成防禦工事的修建。同時,我們也可研發一些新型的武器裝備,以增強我軍的戰鬥力。”
李瑁認真聽取著眾人的建議,不時在紙上記錄著關鍵要點。他說道:“各位大人的建議都非常好。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考慮到長期作戰的物資供應問題。戶部那邊的籌備情況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戶部尚書起身說道:“殿下,目前我們已經加大了賦稅征收力度,同時也在積極籌備糧草和物資。不過,由於戰爭的影響,部分地區的經濟受到了嚴重破壞,賦稅征收難度較大。我們需要尋找新的物資來源。”
李瑁思考片刻後說道:“我們可以與一些商業商會合作,許以一定的優惠政策,讓他們為前線提供物資。另外,對於那些受到戰爭影響較小的地區,可適當增加賦稅,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過度壓榨百姓,以免引起民憤。”
眾人圍繞著戰略部署、物資供應、情報收集等方麵展開了深入的討論,製定了詳細的計劃。李瑁深知,這個新成立的機構肩負著大唐的未來,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戰爭的勝負和百姓的安危。
在朝堂積極籌備應對叛軍再次進攻的同時,李瑁也沒有忘記與江湖門派保持密切聯係。他派使者前往各門派,傳達了朝堂對他們的感謝和嘉獎,並邀請各門派掌門派代表前來長安,共商對抗叛軍的大計。
不久後,各門派代表陸續抵達長安。李瑁在長安城的一座彆館中設宴招待他們。宴會上,李瑁起身向各位代表敬酒:“各位英雄豪傑,在黃河渡口之戰中,你們的英勇表現讓大唐軍民深感敬佩。大唐能有你們這樣的盟友,是大唐之幸。”
玉璣子代表衡山派說道:“瑁王客氣了。安祿山禍亂天下,江湖中人也不能坐視不管。此次前來,我們願聽從瑁王調遣,為抗擊叛軍貢獻更多力量。”
玄真子也大聲說道:“不錯!泰山派願與大唐官軍並肩作戰,殺儘叛軍!”
李瑁微笑著點頭:“有各位相助,何愁叛軍不平。此次請各位前來,是想與大家共同商討接下來的作戰計劃。我們可以發揮江湖門派的優勢,深入敵後,收集情報,擾亂叛軍的部署。”
各門派代表紛紛表示讚同,並提出了各自的想法。他們還分享了一些江湖上的奇人異事和獨特的技藝,這些都為對抗叛軍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與江湖門派的合作進一步鞏固的同時,李瑁也在朝堂上積極推動改革。他深知,要想徹底擊敗安祿山,不僅要在軍事上取得勝利,還要在政治、經濟等方麵進行全麵的整頓和改革。
他向唐玄宗提議,精簡官僚機構,去除一些冗餘的官職,提高行政效率;同時,加大對貪汙腐敗的打擊力度,確保朝廷的財政收入能夠真正用於抗擊叛軍和恢複民生。唐玄宗采納了他的建議,並任命李瑁負責具體的改革實施。
李瑁在改革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阻力。一些既得利益者對他的改革措施不滿,暗中進行抵製。但李瑁毫不退縮,他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唐玄宗的支持,逐步推進改革。
他親自審查官員的考核標準,選拔有能力、有擔當的官員擔任重要職位。對於那些貪汙腐敗的官員,他毫不留情地進行懲處,一時間,朝堂風氣為之一新。
在經濟方麵,李瑁推動了一係列的改革措施。他鼓勵農業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負擔,發放種子和農具,幫助農民恢複生產。同時,他也加強了對商業的管理,規範市場秩序,促進商業的繁榮。這些措施不僅為前線提供了充足的物資供應,也穩定了後方的經濟秩序。
隨著朝堂新局勢的逐漸形成和各項改革措施的推進,大唐仿佛重新煥發出了生機與活力。李瑁和郭子儀成為了整個大唐對抗安祿山勢力的核心,他們在朝堂上指揮若定,協調各方力量;在前線與叛軍浴血奮戰,為保衛大唐的江山社稷而不懈努力。
然而,李瑁深知,安祿山不會輕易放棄。叛軍在暗中積蓄力量,準備發起更猛烈的進攻。而大唐,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更大挑戰。但他堅信,隻要朝堂上下一心,軍民團結,再加上江湖勢力的支持,大唐一定能夠戰勝安祿山,恢複往日的輝煌。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李瑁繼續帶領著朝堂眾人和江湖門派,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他們在戰爭的陰霾下,不斷探索著勝利的道路,書寫著屬於大唐的壯麗篇章。而朝堂的新局勢,也成為了大唐走向複興的重要基石。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