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邊疆地區緊鑼密鼓地為平叛進行經濟與軍事建設之時,長安城內卻被一股無形的恐慌所籠罩。安祿山叛亂的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麵,激起層層不安的漣漪。百姓們憂心戰事蔓延,生活陷入動蕩;商賈們擔憂商業受損,前途未卜;朝中官員們同樣各懷心思,局勢微妙。李瑁敏銳地察覺到,穩定長安局勢、安撫人心,是保障平叛行動順利推進的重中之重。而在這一艱難使命中,楊玉環成為了他最為堅實可靠的助力。
李瑁與楊玉環攜手邁出宮門,他們的身影很快出現在長安的大街小巷。百姓們見二人到來,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紛紛圍聚過來,眼神中交織著憂慮與期待。
李瑁登上一處高台,聲音洪亮且堅定地說道:“鄉親們!安祿山犯上作亂,妄圖顛覆我大唐江山,此乃十惡不赦的叛逆之舉。但請大家切勿驚慌,朝廷已然做好全麵準備,必定能將叛軍一舉平定,還我大唐太平盛世。”
楊玉環也麵露溫和微笑,對百姓們輕聲說道:“各位父老鄉親,我們深知大家心中的擔憂。但請堅信,陛下與殿下日夜操勞,一心隻為大家的安寧。如今邊疆穩固,各方力量皆在為平叛全力以赴。大家隻需安心生活,切勿輕信毫無根據的謠言。”
百姓們聽著李瑁和楊玉環的話語,心中的擔憂稍稍減輕。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在人群中顫顫巍巍地走出,上前問道:“殿下,叛軍來勢洶洶,像我們這樣的普通百姓,究竟該如何是好啊?”
李瑁趕忙親切地扶住老者,說道:“老人家,您不必憂慮。朝廷定會全力保護每一位百姓。在這特殊時期,大家照常生活即可。若家中有年輕力壯的子弟,也可踴躍報名參軍,為保衛我們的大唐貢獻一份力量。並且,朝廷也會全力保障城中的物資供應,絕不會讓大家忍饑挨餓。”
楊玉環在一旁也附和道:“是啊,老人家。平日裡大家相互扶持,共克時艱。如今國家有難,更應團結一心。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安祿山的叛軍必定很快就會被平定。”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稱是,人群中響起此起彼伏的“支持朝廷,平定叛亂”的呼聲。李瑁和楊玉環的出現,猶如給慌亂的百姓們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讓他們原本懸著的心漸漸安定下來。
安撫完百姓,李瑁和楊玉環又馬不停蹄地前往長安的各大商號。此時,商人們正聚在一起,焦慮地商討著應對之策,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憂慮。
“殿下,安祿山叛亂致使商路受阻,我們的生意恐怕要遭受重創啊。”一位經營綢緞莊的老板滿臉苦澀地說道。
李瑁神色沉穩地說道:“各位商家,我完全理解你們的擔憂。但當下正是我們共同克服困難的關鍵時刻。朝廷會竭儘全力保障商路暢通,對於因戰亂而遭受損失的商家,戰後也定會給予相應的補償與扶持。而且,大家不妨轉換思路,嘗試為平叛大軍提供物資,這不僅是為國家儘一份力,同時也能維持生意的運轉。”
楊玉環也微笑著補充道:“各位老板,你們皆是長安商業的中流砥柱。在這緊要關頭,期望大家能與朝廷同舟共濟。待平叛勝利,大唐再度繁榮昌盛,各位的生意必定會更加興旺發達。”
商人們聽了李瑁和楊玉環的話,眼中燃起了一絲希望。一位糧行老板開口說道:“殿下、娘娘放心,我們願意為平叛大軍提供糧草。隻是這價格方麵……”
李瑁立刻回應道:“價格方麵,朝廷一定會按照公平合理的標準支付,絕對不會讓大家吃虧。況且,這也是各位在商道上樹立良好聲譽的絕佳機會,相信日後大家的生意會更上一層樓。”
商人們紛紛表示願意支持平叛行動,為大軍提供物資。李瑁和楊玉環成功穩定了長安的商業局勢,確保了平叛所需物資的供應。
從商號出來後,李瑁和楊玉環徑直前往城中的軍營。士兵們正在進行緊張有序的訓練,士氣高昂。
李瑁對著將領們嚴肅地說道:“各位將軍,安祿山叛亂,我們肩負著保衛大唐江山社稷的重任。如今百姓和商家都在全力支持我們,我們必須加緊訓練,提升戰鬥力,儘早平定叛亂。”
將領們齊聲高呼:“謹遵殿下命令!”
楊玉環則親自為士兵們送上慰問品,溫柔地說道:“將士們,你們是大唐的脊梁,是百姓的依靠。在前線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我們在後方盼望著你們凱旋而歸。”
士兵們深受鼓舞,紛紛表示要奮勇殺敵,絕不辜負期望。
在穩定長安局勢的同時,李瑁和楊玉環也沒有絲毫放鬆為應對安祿山叛亂所做的深入準備。回到宮中,李瑁即刻召集謀士和將領,共同商討作戰計劃。
“如今安祿山叛軍勢力不容小覷,我們必須製定出周密詳儘的計劃,方能一舉取勝。”李瑁凝視著軍事地圖,神情凝重地說道。
一位謀士建言道:“殿下,叛軍雖人數眾多,但內部並非鐵板一塊,矛盾叢生。我們可充分利用這一點,對其進行分化瓦解。同時,要加強情報收集工作,精準掌握叛軍的一舉一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瑁點頭表示讚同:“此計甚妙。我們要加大對叛軍內部的滲透力度,拉攏那些對安祿山心懷不滿的將領,從內部削弱叛軍的實力。”
楊玉環在一旁認真傾聽,從她獨特的視角提出建議:“瑁郎,除了軍事策略,輿論引導也至關重要。我們應讓天下人都清楚知曉安祿山的叛逆行徑,使其成為眾矢之的。如此一來,既能鼓舞我方士氣,又能讓叛軍內部人心惶惶。”
李瑁聽後,眼前一亮:“玉環,你說得太對了。我們可以通過張貼告示、讓說書人傳唱等方式,將安祿山的罪行公之於眾,爭取民心。”
隨後,李瑁安排專人負責輿論宣傳工作,將安祿山的種種惡行詳細揭露。一時間,長安城內乃至全國各地,百姓們對安祿山的叛逆行為義憤填膺,更加堅定地支持朝廷的平叛行動。
在軍事部署方麵,李瑁與將領們反複研究地圖,精心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他們決定兵分多路,從不同方向對叛軍形成合圍之勢。同時,充分利用各地的地形優勢,巧妙設下埋伏,等待叛軍自投羅網。
為確保作戰計劃順利實施,李瑁加強了軍隊的訓練。他親自前往軍營督戰,悉心指導士兵們進行實戰演練。他還格外注重士兵們的裝備更新,為他們配備了更為精良的兵器和堅固的鎧甲。
楊玉環則在後方不辭辛勞地積極籌備物資,全力確保糧草、醫藥等必需品的充足供應。她組織了一批宮女和民間婦女,為士兵們縫製棉衣、製作軍鞋,讓前線的將士們感受到後方的溫暖與關懷。
然而,安祿山得知李瑁在長安積極籌備應對之策後,決定先下手為強,派出一批訓練有素的刺客,企圖暗殺李瑁和楊玉環,打亂朝廷的部署。
一天夜裡,李瑁和楊玉環正在宮中安然休息,突然被外麵傳來的一陣激烈喊殺聲驚醒。李瑁瞬間警覺,迅速起身,熟練地拿起佩劍。
“玉環,你躲在我身後,可能有刺客來襲。”李瑁低聲說道,語氣中透露出沉穩與冷靜。
楊玉環雖心中難免害怕,但還是強裝鎮定地點點頭。
很快,一群身著黑衣的刺客翻牆而入,如鬼魅般朝著李瑁和楊玉環的寢宮迅猛衝來。守衛們見狀,立刻與刺客展開了殊死搏鬥。李瑁毫不猶豫地加入戰鬥,他劍法高超,身形矯健,轉眼間便斬殺了數名刺客。
就在局勢愈發緊張之時,一隊訓練有素的禦林軍及時趕到,迅速將刺客們團團圍住。經過一番激烈拚殺,刺客們全部被消滅。
李瑁看著地上橫七豎八的刺客屍體,心中明白,安祿山已經開始采取極端行動,接下來的局勢必將更加嚴峻複雜。但他的眼神中沒有絲毫退縮之意,反而更加堅定了平定叛亂的決心。
“玉環,看來安祿山狗急跳牆了。但他越是這般行徑,越表明他內心的恐懼與心虛。我們絕不能慌亂,要加快準備工作,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李瑁轉頭對楊玉環說道。
楊玉環堅定地點點頭:“瑁郎,我堅信你。無論遇到何種艱難險阻,我都會與你並肩作戰,不離不棄。”
經過此次刺客事件,李瑁進一步加強了宮中的守衛力量,同時也加快了平叛的準備進度。他與楊玉環一起,日夜操勞,為了大唐的安寧,為了平定安祿山叛亂,傾儘全力。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李瑁繼續對作戰計劃進行完善,加強與各方的溝通協調。楊玉環則四處奔走,不辭辛勞地安撫百姓,鼓舞士氣。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長安城內的局勢愈發穩定,而平叛的準備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穩步推進。
終於,一切準備就緒。李瑁身著戰甲,英姿颯爽地站在城樓上,望著整裝待發的大軍,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楊玉環身著華服,靜靜地站在他身旁,眼神同樣堅定地望向遠方。他們深知,一場決定大唐命運的戰爭即將拉開帷幕,但他們堅信,憑借著大唐軍民的團結一心,憑借著周密完善的作戰計劃,必定能夠平定安祿山叛亂,讓大唐重新恢複繁榮與安寧。
“出發!”李瑁一聲令下,聲音響徹雲霄。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著叛軍的方向進發,氣勢磅礴。長安城內的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夾道為將士們送行,振臂呼喊著“平叛勝利,大唐萬歲”的口號,聲震天地。李瑁和楊玉環望著遠去的大軍,心中默默祈禱著勝利的早日降臨。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