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密網深潛 暗探敵營_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 > 第138章 密網深潛 暗探敵營

第138章 密網深潛 暗探敵營(1 / 1)

長安宮闈的肅清塵埃落定,李瑁帶著新整編的侍衛隊返回幽州時,中軍大帳的沙盤上已添了不少新標記——嶺南藤甲兵抵達洛陽,江南漁民水師封鎖了淮河渡口,河東民兵則在太行山沿線築起了五道烽火台。係統的【戰場態勢圖】上,代表叛軍的黑點正被不斷壓縮,僅剩幽州以北的漁陽、平盧兩地。

“叛軍龜縮不出,必有圖謀。”李瑁指尖點在漁陽的位置,“安祿山老巢在此經營多年,城中布防、糧草儲備,我們所知甚少。若強攻,怕是要付出不小代價。”

周明在旁補充:“前幾日派去的探子,隻摸到城外便被發現,回來的兩個還受了重傷。漁陽城內盤查極嚴,連菜農進城都要驗三次路引。”

李瑁沉吟片刻,忽然想起華山派青鬆道長臨行前的話:“江湖人探消息,講究‘藏於九地之下’,不必非要穿夜行衣,扮個挑糞的、磨剪子的,反倒更穩妥。”他抬頭對周明說:“傳令下去,暫停明暗哨探查,改用‘滲透’之法。”

三日後,一支由二十人組成的“特殊小隊”悄然出發。領頭的是江湖人稱“千麵狐”的柳輕煙,她曾是江南戲班名角,能模仿男女老少十餘種聲線,更擅長易容——這還是青鬆道長特意從蘇州“請”來的幫手。隊員裡有盜聖門下的弟子,擅長開鎖翻牆;有曾在安祿山軍中當過夥夫的老兵,熟悉叛軍口令;還有兩個藥鋪掌櫃,能以行醫為名出入各府。

柳輕煙的第一站是平盧。她扮成一個喪夫的寡婦,帶著“亡夫”的牌位投奔遠房親戚——那親戚正是她提前買通的一個叛軍小卒。守城時,叛軍兵卒見她哭得梨花帶雨,又有小卒擔保,隻粗略看了路引便放行了。

入城第一晚,柳輕煙便摸清了兩件事:一是平盧守軍每日酉時換崗,換崗時會唱一段安祿山編的“效忠歌”,歌詞暗合口令;二是城西糧倉的看守嗜賭,每晚都要偷偷溜去城隍廟賭錢。

她將消息寫在薄如蟬翼的絹紙上,卷成細條藏在發髻裡,再讓那叛軍小卒“不小心”將發髻蹭掉在城外的茶攤——茶攤老板是早已布好的眼線,會將絹紙塞進空心的扁擔,由挑柴人帶出城。

三日後,李瑁收到第一條關鍵情報:【平盧糧倉有夾層,明倉存糧隻夠三月,暗倉藏糧可支一年,入口在糧倉後院枯井之下。】

“好個安祿山,竟藏得這麼深。”李瑁看著情報冷笑,當即下令:“讓平盧周邊的民兵佯裝襲擾東門,吸引注意力,再派五百精兵夜襲西倉,目標直指枯井。”

夜襲果然得手。當唐軍從枯井裡起出二十萬石糧食時,守倉的叛軍還在城隍廟堵得昏天黑地。消息傳回漁陽,安祿山氣得將茶杯摔碎:“一群廢物!連個寡婦都看不住!”

漁陽城內的盤查頓時嚴了數倍。柳輕煙的下一個目標,便是這裡。

這次她換了身份——扮成一個從洛陽逃難來的老郎中,帶著個“啞巴徒弟”實則是盜聖弟子)。進城時,守門校尉見她鶴發童顏,還拄著拐杖咳嗽不止,隻揮揮手便放行了。

老郎中的“醫館”開在貧民窟,起初無人問津,直到有天,一個叛軍小校的老娘突然咳血不止,請遍城裡的大夫都沒用,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找來了。柳輕煙三副藥下去,老太太竟能下床走路了。消息傳開,醫館漸漸有了名氣,連叛軍將領的家眷都來找她瞧病。

一日,安祿山的副將史思明的小妾來診病,閒聊時抱怨:“將軍最近總在後院發脾氣,說什麼‘鴿子飛不出去’,還砸了好幾個鳥籠。”

柳輕煙心中一動——鴿子必是傳遞情報的信鴿。她讓“啞巴徒弟”趁夜潛入史思明府,果然在後院發現了二十多個鴿籠,籠門都掛著小鎖,鴿子腿上還綁著特製的銅管。徒弟沒驚動任何人,隻記下了鴿子的羽色和銅管的樣式。

當晚的情報便送到了李瑁案頭:【漁陽城內信鴿均為灰羽白尾,腿上銅管刻有‘祿’字,每日卯時放飛,飛往方向為漠北。】

“漠北……”李瑁立刻想起係統之前的分析,【突厥與安祿山勾結】。他當即讓柳輕煙查史思明與漠北的聯絡頻率,結果發現近半月放飛的鴿子比往常多了三倍。

“他們在求援。”李瑁斷定,“安祿山想讓突厥出兵牽製我們,好趁機南逃。”他立刻調派玄甲銳士駐守漁陽以西的要道,又讓回紇使者加快結盟談判——這正是用情報反製的關鍵一步。

滲透最危險的一環,落在了曾是安祿山夥夫的老兵王二柱身上。他的任務是混入安祿山的親衛營,探查中軍大帳的布防。

王二柱憑著一口地道的漁陽話和熟練的炊事手藝,果然被招進親衛營當夥夫。但親衛營規矩極嚴,夥房與中軍大帳隔著三重崗哨,連送菜都要隔著欄杆遞進去。

他急得滿嘴燎泡,直到有天給安祿山的貼身侍衛送夜宵,聽到侍衛抱怨:“將軍這幾日總說馬鞍磨得慌,讓找個會縫皮子的來修修。”王二柱眼睛一亮——他年輕時學過皮匠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毛遂自薦,拿著針線去了安祿山的寢帳。帳篷裡燈火通明,安祿山正對著地圖發脾氣,旁邊站著幾個將領。王二柱低著頭縫馬鞍,耳朵卻豎得老高,將“三更突襲狼山”“讓平盧守軍佯攻牽製”等字眼一一記下。

縫完馬鞍要離開時,安祿山突然問:“你這手藝挺熟,以前在哪兒乾過?”王二柱心提到嗓子眼,撲通跪下:“回將軍,小人以前在您老家範陽的皮匠鋪當學徒,還見過您呢!”他瞎編了個地址,沒想到安祿山還真有印象,揮揮手讓他走了。

逃出寢帳時,王二柱的後背已被冷汗浸透。他將情報寫在貼身的汗巾上,趁倒泔水的機會塞給了在營外撿破爛的“乞丐”——那乞丐正是柳輕煙安排的接應。

這條情報讓李瑁徹底摸清了叛軍的動向。他連夜調整部署:讓狼山的守軍佯裝無備,卻在山穀兩側埋伏了弓弩手;又讓平盧的唐軍主力悄悄撤離,隻留少量民兵守城。

三更時分,叛軍果然如情報所示突襲狼山,結果一頭紮進伏擊圈,死傷過半;平盧的叛軍見唐軍“兵力空虛”,傾巢而出想占便宜,卻被回援的唐軍包了餃子。

連輸兩陣,安祿山氣得暴跳如雷,下令徹查內鬼。漁陽城內開始大肆搜捕,柳輕煙的醫館也被查了三次。最險的一次,一個叛軍兵卒拿著她給史思明小妾診病的藥方,盯著她的臉看了半晌:“你這老郎中,眼睛怎麼這麼亮?”

柳輕煙咳嗽兩聲,故意露出缺了的門牙:“老嘍,眼神早花了,剛才還把黃連當成甘草抓呢。”兵卒見她手都在抖,罵了句“老東西”便走了。

待搜捕稍緩,柳輕煙知道不能再留。她讓所有隊員按“緊急預案”撤離:有的扮成送葬的隊伍,混在出殯的人群裡;有的藏在運糞車的夾層中;她自己則恢複女兒身,跟著一個走南闖北的貨郎,扮成他的侄女“回鄉下探親”。

二十人小隊,最終有十八人安全返回。唯一犧牲的,是那個幫柳輕煙進城的叛軍小卒——他被查出私通唐軍,臨刑前還對著城門的方向喊:“我娘的病……多謝郎中先生了!”

李瑁親自為犧牲的小卒立了塊無名碑,又將柳輕煙等人請到中軍大帳。他端起酒杯:“諸位深入虎穴,九死一生,這杯酒,敬你們。”

柳輕煙一飲而儘,抹了抹嘴:“殿下客氣了。安祿山殘害百姓,我們不過是做了該做的事。對了,我在史思明小妾那兒還聽到個消息,安祿山最近總說‘玉璽’什麼的,好像藏了個寶貝在漁陽地宮。”

李瑁心中一動。係統突然彈出提示:【檢測到關鍵詞‘玉璽’,啟動關聯分析……推測為安祿山偽造的傳國玉璽,意圖稱帝蠱惑人心。】

他放下酒杯,目光變得銳利:“看來,該是收網的時候了。”

此時的情報網已如一張巨網,從漁陽城內的市井細民,到平盧守軍的夥夫,再到安祿山親衛營的邊角,無處不在。每日都有數十條情報彙聚到李瑁案頭:叛軍的糧草消耗、將領的矛盾、甚至是安祿山昨晚又罵了哪個謀士……

這些看似瑣碎的信息,在係統的整合分析下,拚湊出叛軍最真實的狀態——外強中乾,內部已開始瓦解。

“傳令各軍,三日後合圍漁陽。”李瑁的聲音在大帳中回蕩,“這次,我們要讓安祿山知道,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我們眼皮底下。”

帳外的風帶著秋意,吹得旌旗獵獵作響。李瑁望著漁陽的方向,仿佛已看到那張由無數隱秘情報織成的大網,正緩緩收緊。他知道,情報網的擴張,不僅是為了打贏眼前的仗,更是為了讓所有潛藏的陰謀都無所遁形——這或許比千軍萬馬更有力量。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仙指問心 小家奴鹹魚翻身記 娶媳防老 京市歸來,掌權人的羈絆 饑荒年代種田忙 雙星奪權 涅盤遊戲:開局覺醒唯一真瞳 故鄉故事 末世農家樂:退休刺客的仙府莊園 千金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