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烽燧不驚 四境安瀾_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 > 第145章 烽燧不驚 四境安瀾

第145章 烽燧不驚 四境安瀾(1 / 1)

魏州城的晨霧還未散儘,州衙內的燭火已亮了兩個時辰。李瑁鋪開一幅泛黃的《大唐邊疆輿圖》,圖上用朱砂勾勒的邊境線如一道蜿蜒的長蛇,從遼東的營州一直延伸到西域的安西都護府。他指尖劃過雲州、涼州、沙州三地,那裡的烽燧標記已被圈上紅圈——昨夜係統的預警如同警鐘在耳畔回響:【突厥頡利可汗已在漠南集結三萬騎兵,吐蕃讚普遣使密會安西豪強,契丹部落亦在營州邊境異動,邊疆防禦指數降至危險值60。】

“安祿山叛亂雖近尾聲,可若邊疆出事,平叛成果將毀於一旦。”李瑁低聲自語,想起出征前父皇的囑托,“大唐的疆土,一寸也不能丟。”他抬頭對帳外喊道:“傳周明、張彪進帳!”

片刻後,兩人快步走入。周明捧著剛收到的邊軍急報,臉色凝重:“殿下,雲州守將王忠嗣傳來消息,突厥騎兵已越過陰山,劫掠了雲州外圍的三個村寨,邊軍兵力不足,請求增援。”張彪則按著腰間的佩刀,沉聲道:“末將願率玄甲銳士馳援雲州!”

李瑁指著輿圖:“不止雲州。吐蕃在安西蠢蠢欲動,契丹在營州窺伺,三處皆需布防。張彪,你率三千玄甲銳士即刻奔赴雲州,與王忠嗣彙合,務必守住雁門關一線,我已讓兵部調運二十門投石機和五千支火箭,會在三日後抵達雲州。”

“周明,你從平叛軍中抽調五千精兵,分成兩隊:一隊由你親自率領,趕赴營州,協助守將薛訥穩住契丹部落;另一隊由副將統領,馳援涼州,加固河西走廊的防禦工事。”李瑁頓了頓,補充道,“告訴薛訥,若契丹敢越界,不必請示,直接還擊。”

周明遲疑道:“殿下,如今平叛軍中兵力本就緊張,抽調五千人,會不會影響對安祿山殘部的清剿?”

“清剿殘部可緩,邊疆失守則無可挽回。”李瑁語氣堅定,“安祿山已是甕中之鱉,可突厥、吐蕃若趁虛而入,後果不堪設想。你記住,守住邊疆,就是保住平叛的後路。”

張彪與周明齊聲領命,轉身離去安排。帳內隻剩李瑁一人,他再次看向輿圖,目光落在西域的安西都護府。那裡不僅是絲綢之路的咽喉,更是抵禦吐蕃的前線,必須親自坐鎮。

三日後,李瑁率領兩千玄甲銳士踏上西行之路。隊伍沿黃河古道疾馳,沿途可見逃難的流民,他們衣衫襤褸,牽著瘦骨嶙峋的牛羊,見玄甲軍經過,紛紛跪地哭喊:“殿下救救我們!吐蕃人殺過來了!”

一個白發老者顫巍巍地遞上一塊染血的羊皮,上麵是吐蕃騎兵的蹄印:“他們在沙州城外燒殺搶掠,說要占了河西走廊,還要去長安搶公主呢!”

李瑁握緊羊皮,指節泛白。玄甲士們見狀,齊聲呐喊:“殺吐蕃!護邊疆!”聲浪震得黃河水仿佛都在激蕩。

抵達安西都護府時,守將郭虔瓘正站在城樓上督建防禦工事。見李瑁親至,他急忙下城迎接,戰袍上還沾著塵土:“殿下怎麼來了?吐蕃讚普的使者昨日剛到,態度驕橫,說要‘借道’安西去長安,臣沒敢應允。”

“借道?怕是想趁機吞下安西吧。”李瑁登上城樓,向西望去,祁連山的雪峰在陽光下閃著寒光,隱約可見吐蕃騎兵的營帳如黑點般散布在山腳下。“那使者在哪?”

“被臣軟禁在驛館。”郭虔瓘低聲道,“他帶了十名護衛,個個身懷利器,昨夜還試圖打探城防部署。”

李瑁冷笑:“帶我去會會他。”

驛館內,吐蕃使者正把玩著一柄鑲嵌寶石的彎刀,見李瑁進來,竟不起身,用生硬的漢話道:“你就是唐朝的皇子?告訴你,讚普的鐵騎已到祁連山,再不讓路,我們就踏平安西!”

李瑁在他對麵坐下,慢條斯理地斟了杯茶:“使者可知,二十年前,吐蕃也曾想占安西,結果如何?”

使者臉色微變。二十年前,吐蕃十萬大軍攻安西,被唐軍打得大敗,連讚普的弟弟都成了俘虜。

“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中原的穀種、織機,唐蕃和親,本是佳話。”李瑁將茶杯推到他麵前,“如今你家讚普卻要毀了這份情誼,值得嗎?”

使者梗著脖子道:“此一時彼一時!你們內亂,正是我吐蕃擴張的好時機!”

“你以為安祿山能亂多久?”李瑁猛地拍案,玄甲士立刻拔刀出鞘,刀光映得使者臉色發白,“我不妨告訴你,安祿山的主力已被殲滅,平叛指日可待。你若識相,現在就帶著你的人滾回邏些城,否則,我讓你見不到明日的太陽!”

使者握著刀柄的手微微顫抖,他沒想到這個年輕的皇子如此強硬。正猶豫間,帳外傳來喧嘩——郭虔瓘匆匆進來,手裡拿著一封密信:“殿下,搜出吐蕃使者與天樞閣的聯絡信!”

信上用吐蕃文寫著:“請天樞閣提供安西布防圖,事成之後,願以河西三城相贈。”李瑁將信扔到使者麵前:“原來你們勾結了天樞閣!這就是你說的‘借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使者徹底慌了,“噗通”跪倒在地:“殿下饒命!小使隻是奉命行事,並不知天樞閣之事!”

“回去告訴讚普,”李瑁俯視著他,“安西是大唐的疆土,彆說借道,一粒沙子也帶不走。若敢來犯,我必率大軍直搗邏些城!”他讓人取來一麵唐軍軍旗,“把這個帶回給讚普,讓他看看大唐的旗幟,永遠不會倒!”

使者連滾帶爬地帶著軍旗離去。郭虔瓘憂心道:“吐蕃未必會善罷甘休,他們的細作說,天樞閣給讚普送了不少新式弩箭,射程比我們的遠得多。”

李瑁點頭:“我已讓人從長安調遣工匠,改良我們的弩箭。另外,你立刻派人聯絡西域諸國,告訴他們,若願協助大唐守安西,朝廷將減免三年貢賦。”

西域諸國向來在唐與吐蕃之間搖擺,聽聞減免貢賦,於闐、疏勒等國立刻派來援軍,連一向中立的龜茲王也送來三百匹良馬。

與此同時,雲州城外的戈壁上,張彪正與王忠嗣查看地形。王忠嗣指著遠處的黑風口:“那裡是突厥騎兵必經之路,兩側是懸崖,可設埋伏。”張彪點頭:“末將帶一千玄甲士埋伏在左側,王將軍率部在右側,待突厥人進入穀中,我們前後夾擊。”

次日清晨,頡利可汗果然親率三萬騎兵殺來。他見雲州城門大開,以為唐軍怯戰,狂笑著揮刀下令:“衝進去!搶光雲州的財物!”

騎兵如潮水般湧入黑風口,剛到穀中,兩側突然滾下巨石,將前後穀口堵死。張彪一聲令下,玄甲士的火箭如雨點般射下,突厥騎兵成片倒下。頡利可汗大驚,想要突圍,卻被王忠嗣攔住去路。

“頡利!還認得我嗎?”王忠嗣橫槍立馬,他父親當年就是在與突厥的戰鬥中犧牲的。

頡利怒吼著揮刀衝來,兩人戰在一處。張彪趁機率軍衝殺,玄甲士的長戟穿透突厥騎兵的皮甲,如入無人之境。激戰半日,突厥騎兵死傷過半,頡利可汗被王忠嗣挑落馬下,成了俘虜。

打掃戰場時,張彪在頡利的營帳裡發現了天樞閣送來的雲州布防圖,圖上還附著一封信:“待拿下雲州,可直取太原,我等在城中接應。”

“又是天樞閣!”張彪將信遞給王忠嗣,“看來他們不止勾結吐蕃,還想借突厥之手顛覆大唐。”

營州那邊,周明也打了場漂亮的伏擊。契丹部落見唐軍援軍到來,本想退回草原,卻被周明追上,斬殺了帶頭鬨事的部落首領,其餘人見狀,紛紛跪地投降。周明沒有趕儘殺絕,而是給他們送去糧食,告訴他們:“隻要安分守己,大唐允許你們在邊境互市。”

一個月後,邊疆傳來捷報:吐蕃讚普派人送來降書,承諾永不犯安西;突厥殘餘勢力退回漠北,再不敢南下;契丹部落獻上駝馬,請求歸順。係統麵板上,【邊疆穩定度提升至95】的提示閃爍,附帶的“四境安寧”讓平叛前線的糧草運輸效率提高了三成。

李瑁站在安西都護府的城樓上,望著絲綢之路上來往的商隊。駝鈴聲聲,胡商們牽著駱駝,帶著香料、玉石前來貿易,臉上洋溢著笑容。郭虔瓘遞來一杯葡萄酒:“殿下,如今邊疆安穩,您可以放心回中原了。”

李瑁接過酒杯,卻沒有飲下。他望著東方,心中惦記著魏州的平叛戰事,惦記著長安的楊玉環,更惦記著那個隱藏在暗處的天樞閣。“安祿山還沒伏法,天樞閣還在作祟,我不能走。”

他對郭虔瓘道:“我已奏請陛下,在安西設立軍器監,改良弩箭和投石機。另外,從平叛軍中再調五千人來,加固安西到涼州的烽燧,確保絲綢之路暢通無阻。”

郭虔瓘躬身領命:“殿下考慮得周全。”

三日後,李瑁率領玄甲士踏上歸途。隊伍行至涼州時,遇到了從長安來的信使,帶來了楊玉環的信。信中寫道:“聞你在安西安定邊疆,甚慰。長安一切安好,隻是秋風漸涼,望君保重身體,我已讓人備了寒衣,托商隊帶給你。”

李瑁將信貼身收好,眼眶微熱。他勒馬望向東方,夕陽正將天空染成金紅,仿佛預示著大唐的未來。玄甲士們見殿下駐足,紛紛勒住馬,靜靜地等候。

“走吧,回魏州。”李瑁揮了揮手,玄甲軍繼續東行,馬蹄聲踏過河西走廊的戈壁,留下一串堅定的印記。

他知道,守住邊疆隻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更艱巨的任務等著他。但隻要大唐的旗幟不倒,隻要將士們同心協力,再大的風浪也能闖過去。

遠處的烽燧上,唐軍士兵正升起狼煙,那不是警報,而是平安的信號。在連綿的烽燧守護下,大唐的邊疆,如銅牆鐵壁般堅不可摧。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末世,說好的炮灰怎麼成團寵了 末世重生:囤貨為了提前養老 南滄傳:誤入獸世,撩動萬獸獸魂 奇觀無限升級,我有世界級奇觀! 地脈覺醒我靠殘卷種田成神 我在盜墓筆記的世界裡學習魔法 變成鬼後,我有實現願望的能力 妖孽作祟,道爺我身負刑天之力 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 皇後們,這真不是後宮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