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讓張彪帶五百玄甲士,在寨樓西側放火,吸引死士注意力。”李瑁道,“道長隻需取安武臣首級,不必戀戰。”
三日後,月圓之夜。
平盧城外,唐軍大營燈火通明,鼓角聲震徹夜空。郭子儀站在高台上,望著平盧城頭的叛軍,嘴角露出一絲冷笑——安思順果然中計,將主力都調到了西門,嚴陣以待。
與此同時,狼山腳下的密林裡,李瑁正看著華山弟子如靈猴般攀上山崖。他們腰間係著黑色繩索,借著月光的掩護,悄無聲息地向上攀爬,飛虎爪抓住岩石的聲響,被山風完全掩蓋。
“時辰到。”李瑁低聲道,張彪立刻揮旗,五百玄甲士推著十輛裝滿乾草的車,朝著狼山前寨衝去。
“有敵襲!”叛軍哨兵嘶吼起來,箭樓上的火箭立刻射下。就在此時,點蒼派弟子的連弩陣驟然發動,三十支弩箭同時射向箭樓,哨兵應聲而倒,箭樓的火力瞬間啞火。
華山弟子趁機加速攀爬,很快便摸到主峰寨樓。寨樓內,安武臣正摟著小妾飲酒,忽聞山下喊殺聲,醉醺醺地拔刀:“什麼人鬨事?”
話音未落,窗紙突然被劃破,三道黑影如鬼魅般闖入。為首的正是青鬆道長的大弟子,他手中長劍直刺安武臣咽喉,卻被其側身躲過——安武臣雖醉,反應卻極快,反手一拳砸向弟子胸口。
“砰”的一聲,弟子被震退三步,嘴角溢血。另外兩名弟子立刻上前夾擊,劍光如織,纏住安武臣。寨樓外,張彪已點燃乾草車,濃煙滾滾,二十名死士被吸引過去,與玄甲士殺在一處。
安武臣以一敵二,漸漸不支,他怒吼著撞破窗戶,想要跳崖逃生,卻被守在窗外的華山弟子用繩索絆倒。“哢嚓”一聲,繩索纏住他的腳踝,將他倒掛在寨樓外。
“安武臣已被擒!”弟子們齊聲呐喊,聲音在山穀間回蕩。
叛軍見狀,頓時大亂。丐幫弟子趁機點燃糧車底部的硫磺,濃煙衝天而起,糧隊士兵紛紛捂鼻逃竄。玄甲士從正麵殺進前寨,李瑁一馬當先,長槊橫掃,將寨門撞開,兩萬大軍如潮水般湧入狼山。
激戰至天明,狼山叛軍全軍覆沒,“一線喉”被唐軍牢牢控製。當李瑁派人將安武臣的首級送往範陽城下示眾時,安祿山正在府中打包金銀,聽聞狼山失守,頓時癱倒在地。
“完了……全完了……”他喃喃自語,突然拔劍砍向身邊的謀士,“都是你們出的餿主意!讓我死守範陽!”
範陽城內人心惶惶,士兵們聽聞糧道被斷,紛紛逃亡。柳輕煙趁機聯絡被策反的死士,於當夜三更打開西門。李瑁率軍入城時,幾乎未遇抵抗,叛軍或降或逃,安祿山則帶著少數親信,試圖從北門逃往漠北,卻被早已埋伏在那裡的玄甲士擒獲。
平盧那邊,郭子儀見範陽已破,立刻下令強攻。狼牙營的校尉們收到史思明的信,又聽聞安祿山被擒,軍心大亂,紛紛倒戈。安思順見大勢已去,上吊自儘,平盧不戰而克。
當李瑁與郭子儀在範陽城主府會麵時,晨曦正透過窗欞,照在兩人帶血的戰袍上。郭子儀舉杯:“殿下妙計,一舉蕩平賊巢,老夫佩服!”
李瑁回敬:“若非郭將軍正麵牽製,我也無法順利奇襲狼山。此次大捷,是你我同心協力之功。”
係統的提示音在李瑁腦海中響起:【平叛完成度100!安祿山勢力徹底覆滅!獲得‘天下歸心’稱號,戰後重建效率提升50。】
他望著窗外飄揚的大唐旗幟,心中百感交集。這場曆時近兩年的平叛之戰,終於畫上了句號。但他知道,這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安撫流民、重建家園、追查天樞閣……還有許多事等著他去做。
“郭將軍,”李瑁放下酒杯,“範陽是安祿山的老巢,民心複雜,還需您坐鎮安撫。我即刻帶安祿山回長安複命。”
郭子儀躬身領命:“殿下放心,老夫定會治理好範陽,讓百姓早日過上安穩日子。”
三日後,李瑁率領玄甲士押解著安祿山,踏上返回長安的路。隊伍緩緩穿過範陽街道,百姓們夾道歡迎,有的焚香跪拜,有的哭訴親人被叛軍殺害的遭遇。李瑁勒住馬,對百姓們道:“朝廷會為你們做主,免稅三年,發放糧種,讓大家重建家園。”
歡呼聲如雷貫耳,久久回蕩在範陽上空。李瑁知道,這場勝利,屬於每一個為大唐浴血奮戰的人——無論是衝鋒陷陣的將士,還是深入敵營的江湖兒女,亦或是默默支持的百姓。
前路漫漫,他將帶著這份沉甸甸的責任,繼續前行。長安的方向,陽光正好,仿佛在迎接凱旋的英雄,也在預示著大唐更加光明的未來。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