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江湖共繪新篇_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9章 江湖共繪新篇(1 / 1)

慶典的喧囂尚未散儘,長安城西的青龍客棧已悄然聚起了另一股勢力。客棧後院的青石板被雨水衝刷得發亮,十二張梨花木桌拚成一個長案,案上擺著粗瓷茶壺與素麵茶杯,煙氣嫋嫋中,坐著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十二位掌門。

李瑁推門而入時,帶進來一身夜露的清寒。他脫下沾著濕氣的披風,露出裡麵的常服,玄色布衫上隻繡了朵簡單的墨竹,倒比在宮裡時多了幾分江湖氣。

“榮王殿下。”各門掌門齊齊起身,拱手行禮。有少林的玄慈方丈,武當的清風道長,丐幫的魯長老,還有蜀中唐門的唐門主……這些平日裡各踞一方、鮮少齊聚的人物,此刻都斂了鋒芒,目光裡帶著審視與期許。

李瑁抬手示意眾人落座,自己則揀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的芭蕉葉上還掛著水珠,滴答聲敲在簷下銅鈴上,倒添了幾分靜氣。

“諸位掌門深夜相候,想必不隻是為了喝杯慶功酒。”李瑁端起茶杯,指尖摩挲著杯沿,“慶典上的話多是場麵應酬,今日請各位來,是想說說掏心窩子的事——戰後的江湖,該往何處去。”

玄慈方丈雙手合十,念珠轉得沙沙作響:“殿下明鑒。自安史之亂以來,江湖便如斷線的風箏,各門派為爭地盤、奪資源,衝突不斷。貧僧近日收到消息,嵩山派與衡山派為了一座鐵礦,已在豫西動了刀兵,死傷逾百。長此以往,江湖必成禍亂之源。”

清風道長撚著長須,接話道:“玄慈大師所言極是。更有甚者,借著亂世招搖撞騙,冒充名門正派擄掠百姓,敗壞江湖名聲。前幾日江南便出了樁事,幾個地痞扮成武當弟子強搶民女,若非當地官府及時攔下,我武當百年清譽險些毀於一旦。”

丐幫魯長老“啪”地拍了下桌子,粗聲粗氣地說:“依老叫花子看,症結就在‘沒規矩’!朝廷管不著,門派間又各護短,才讓那些雜碎鑽了空子。榮王殿下要是信得過丐幫,我這十萬弟子願聽調遣,先把那些敗壞規矩的貨色清理乾淨!”

“魯長老稍安勿躁。”唐門門主唐缺放下茶杯,杯底與桌麵碰撞發出輕響,“清理宵小容易,難的是立下人人信服的規矩。唐門的暗器譜前些年被偷了兩頁,追查至今仍無下落,便是因為各門派各有門路,消息不通,線索斷了也無處尋。”

李瑁靜靜聽著,等眾人說得差不多了,才緩緩開口:“諸位的難處,我大致明白了。說白了,是缺個‘序’字,缺個‘通’字。”

他拿起茶壺,給眾人續上茶水:“所謂‘序’,是江湖得有公認的規矩。不能再憑拳頭說話,門派間的紛爭,得有個公正的地方評理;冒用名號、為非作歹的,得有合理懲戒的章程。”

“那‘通’字呢?”清風道長追問。

“‘通’便是消息通、人心通。”李瑁目光掃過眾人,“少林的武學典籍、武當的養生術、唐門的機關術、丐幫的消息網……若能彼此借鑒,而非敝帚自珍,江湖的元氣才能更快恢複。更要緊的是,江湖與朝廷得通——朝廷有律法,江湖有道義,本就不是對頭,該是相輔相成。”

玄慈方丈眼中閃過亮光:“殿下是說,要讓江湖與朝廷聯手?”

“正是。”李瑁點頭,“朝廷能護江湖安穩,江湖也能為朝廷分憂。比如丐幫的消息網,能幫官府追查逃犯;唐門的機關術,能助軍隊改進軍械;少林武當的弟子,可在各地開設義莊、藥廬,賑濟災民。如此一來,江湖不再是朝廷的‘隱患’,而是大唐的‘助力’,何樂而不為?”

魯長老聽得眼睛發亮:“老叫花子懂了!就像去年河南大旱,官府的賑災糧運不進去,還是我們丐幫弟子背著乾糧趟過險灘送進去的。要是早有這說法,咱們乾活也名正言順,不用偷偷摸摸怕官府猜忌!”

唐缺卻皺起眉:“話雖如此,江湖人素來不喜受束縛。若是朝廷借著‘合作’插手門派事務,比如強征武學秘籍、調派弟子充軍,那可如何是好?”

這話說到了眾人心裡,不少掌門都露出擔憂之色。李瑁早有準備,從袖中取出一卷文書,推到案中央:“這是我草擬的《江湖公約》,諸位看看。”

文書上寫得明白:朝廷不乾預門派內部事務,不征用私藏典籍,隻在維護地方治安、賑災濟困等事上與江湖協作;各門派需推選三位德高望重者,與朝廷委派的官員共同組成“江湖仲裁堂”,處理門派紛爭,仲裁結果對雙方都有約束力;凡參與公益事務的門派,朝廷給予免稅、嘉獎等優待……

“仲裁堂的三位江湖代表,由諸位公推,朝廷不插手人選。”李瑁補充道,“至於調派弟子,全憑自願,絕不強求。比如少林願派武僧護持驛站,武當願教百姓強身健體之術,都是情分,而非本分。”

清風道長拿起文書,逐字逐句細看,越看眉頭越舒展:“這公約既立了規矩,又留了餘地,好!”

玄慈方丈也點頭:“貧僧以為可行。少林願牽頭開設藥廬,先在洛陽、開封各設一處,派弟子坐診,也算為戰後民生出份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丐幫弟子遍布天下,消息最靈通,願把各地分舵改作‘消息站’,官府查案時,隻要不違道義,我們都能遞消息。”魯長老拍著胸脯保證。

唐缺沉吟片刻,也鬆了口:“唐門可出些精巧機關,幫官府加固城防,隻求朝廷放寬對硝石的管控——造暗器總不能缺了原料。”

李瑁一一應下:“硝石管控可酌情調整,由仲裁堂統一登記調配,既保唐門夠用,也防流入歹人之手。”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氣氛漸漸熱烈起來。有人提議製定武學交流的章程,每年舉辦一次“論劍大會”,切磋技藝而非爭高低;有人說要聯合刊印《江湖義事錄》,記載各門派做的好事,讓行善者留名,作惡者蒙羞;還有人提到要給江湖後輩設個“助學堂”,教他們識文斷字,免得隻知打殺不知事理……

李瑁靜靜聽著,偶爾插話點撥幾句。他發現,這些平日裡看似孤僻的江湖人,心中並非隻有門戶之見,也藏著對秩序的期盼,對“俠”字的堅守。

夜漸深,案上的茶換了三茬,窗外的月光移到了西牆。十二位掌門終於商議出個大致章程:三個月後在華山召開“江湖大會”,正式成立仲裁堂,頒布《江湖公約》;各門派先遣弟子協同官府,清理境內冒充名門的匪類;明年開春,由少林、武當牽頭,在各州府設義醫館、武學館,惠及百姓。

“榮王殿下,”玄慈方丈起身,雙手捧著剛擬定的章程,“有您這話,有這公約,江湖定然能走出亂局。貧僧代表少林,信您一次。”

“武當亦然。”清風道長頷首。

“丐幫沒二話!”魯長老扯開嗓子喊。

李瑁接過章程,鄭重折好,收入懷中:“諸位信我,我必不負所托。大唐的江山,既要朝堂穩固,也需江湖安寧,咱們擰成一股繩,才能讓這天下,真正稱得上‘太平’二字。”

眾人散去時,天已微亮。李瑁站在客棧門口,看著各門掌門的身影消失在晨霧中,玄慈方丈的袈裟一角、清風道長的拂塵、魯長老的破麻袋……都帶著一股前所未有的篤定。

他抬頭望向東方,晨曦正刺破雲層,將長安城染成一片金紅。遠處傳來早市的吆喝聲,近處的芭蕉葉上,水珠滾落,砸在青石板上,濺起細小的水花。

李瑁握緊了懷中的章程,忽然覺得,比起殿上的封賞,此刻掌心的溫度,更讓人踏實。戰後的江湖,不再是孤立的島嶼,而是與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朝堂的梁柱連在了一起。或許前路仍有波折,但隻要人心齊了,再難的坎,也終能邁過去。

客棧的夥計開始灑掃庭院,掃帚劃過地麵的聲音與遠處的晨鐘交織,像一首嶄新的序曲,在長安城的晨光裡,緩緩奏響。李瑁回到王府,便開始籌備華山“江湖大會”。他一麵派人將《江湖公約》送往各門派征求意見,一麵與朝廷官員溝通協調,確保朝廷能為江湖合作提供支持。

然而,就在籌備工作有條不紊進行時,一封密信打破了平靜。信中稱,有一股神秘勢力暗中破壞《江湖公約》的推行,他們勾結部分心懷不軌的江湖人士,妄圖挑起門派紛爭,讓江湖重回混亂。

李瑁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決定親自調查這股神秘勢力。與此同時,各門派也陸續傳來消息,一些小摩擦開始出現,似乎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在這關鍵時刻,李瑁能否揪出幕後黑手,讓《江湖公約》順利實施,讓戰後的江湖真正走向太平?一場新的挑戰,正悄然降臨。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吞噬進化係統太逆天了! 夜市重生:擺攤開局秒賺百萬 快穿:星辰在手 愛你就在今生 領主:紅警爆兵,鋼鐵洪流平萬族 港島有雨 齊州四大屍祖 大明洗冤錄之十二奇案 痞子1 無極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