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逆臣末路,擒獲安逆_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 > 第171章 逆臣末路,擒獲安逆

第171章 逆臣末路,擒獲安逆(1 / 1)

河北大地的春寒仍未散儘,李瑁正忙於趙州的重建事宜,一封加急軍報如雪片般飛至他的案頭。展開軍報,寥寥數語卻讓他的神色瞬間冷凝——安祿山在親信的掩護下,帶著殘部朝西北方向逃竄,似有與塞外勢力勾結的意圖。

“這個老賊,到了這般田地還不死心。”李瑁將軍報重重拍在桌上,眼中閃過寒芒。他深知,若讓安祿山與塞外勢力會合,不僅大唐邊疆又將陷入戰火,之前在河北的重建努力也可能毀於一旦。

“來人,召集玄甲騎兵,即刻出發!”李瑁高聲下令,聲音在臨時搭建的營帳內回蕩。他迅速披掛上甲胄,那副玄甲在燭光下泛著幽冷的光,仿佛在訴說著過往的征戰歲月。玄甲上的每一片鱗片都打磨得極為精細,緊密相連,反射出的光芒猶如寒星閃爍。甲胄的領口處,繡著金絲雲紋,在燭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彰顯著大唐皇家騎兵的威嚴。

玄甲騎兵們聽聞軍令,從各個重建工地火速集結。他們身上還帶著勞作的塵土,卻毫無怨言,眼神中透著堅定與決然。“殿下,末將等願隨您生擒逆賊!”騎兵統領單膝跪地,鏗鏘有力地說道。他的聲音在營帳內回蕩,仿佛是對叛軍的宣戰。這位統領跟隨李瑁多年,曆經無數戰鬥,身上的傷疤便是他英勇的見證。此刻,他的眼神中燃燒著對逆賊的憤怒和對勝利的渴望。

“好!出發!”李瑁一揮手,翻身上馬,率先衝出營帳。馬蹄聲如雷,卷起一路塵土,玄甲騎兵們如黑色的洪流,向著安祿山逃竄的方向疾馳而去。騎兵們的戰馬皆是精心挑選的良駒,身形矯健,奔跑起來如風馳電掣。馬背上的騎士們手持長槍,腰佩長刀,神色嚴峻,仿佛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防線。

追擊的路途異常艱辛。西北方向多是崎嶇的山路,道路狹窄且布滿碎石,馬匹行進困難。但李瑁與他的騎兵們沒有絲毫退縮,他們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和堅定的意誌,日夜兼程。山路蜿蜒曲折,兩側是陡峭的懸崖,稍有不慎便會墜入深淵。但玄甲騎兵們毫不畏懼,他們小心翼翼地駕馭著馬匹,在險峻的山路上前行。夜晚,寒風呼嘯,冰冷的空氣如刀割般劃過臉頰,但這絲毫沒有動搖他們追擊的決心。

經過三日三夜的急行軍,斥候傳來消息,安祿山的殘部就在前方山穀中休整。李瑁當即下令,騎兵們下馬,悄悄向山穀靠近。他深知,安祿山麾下雖隻剩殘兵敗將,但困獸猶鬥,不可掉以輕心。山穀中彌漫著一股沉悶的氣息,四周靜謐得讓人感到壓抑。李瑁帶領著騎兵們,如同鬼魅般悄然前行,他們的腳步輕盈而穩健,儘量不發出一絲聲響。

山穀中,安祿山正坐在一塊巨石上,望著身邊疲憊不堪的士兵,眼神中滿是不甘與絕望。他身形已不複往日的臃腫,幾個月的逃竄讓他麵容憔悴,須發淩亂。“沒想到,我安祿山一世英名,竟落得如此下場。”他喃喃自語,手中緊緊握著那柄伴隨他多年的佩劍。這柄劍曾經跟隨他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如今卻成了他最後的依靠。劍身上刻著精美的紋路,劍柄上鑲嵌著寶石,在黯淡的光線下依然閃爍著微弱的光芒。

“大帥,唐軍追得太緊,我們該怎麼辦?”一個親信跪在他麵前,聲音帶著顫抖。這個親信跟隨安祿山多年,一直對他忠心耿耿,但此刻也被眼前的絕境嚇得不知所措。他的臉上寫滿了恐懼和迷茫,等待著安祿山的指示。

“哼,大不了一死。”安祿山眼中閃過一絲決絕,“但在死之前,我定要拉幾個墊背的。”安祿山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和不甘,他不甘心就這樣失敗,他要做最後的掙紮。

就在此時,山穀外突然喊殺聲四起。李瑁率領玄甲騎兵如神兵天降,衝入山穀。“安祿山,你已無路可逃!”李瑁的聲音在山穀中回蕩,如洪鐘般響亮。他的聲音仿佛穿透了山穀的每一個角落,讓叛軍們膽戰心驚。

安祿山霍然起身,提劍在手,怒目而視:“李瑁,你休要得意!”他一揮手,殘部們紛紛拿起武器,與玄甲騎兵展開殊死搏鬥。叛軍們雖然疲憊不堪,但在安祿山的鼓舞下,還是鼓起了最後的勇氣,與玄甲騎兵展開了激烈的拚殺。山穀中頓時喊殺聲震天,刀光劍影閃爍,鮮血飛濺。

山穀中頓時刀光劍影,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玄甲騎兵們士氣高昂,他們懷著對叛軍的仇恨和對大唐的忠誠,奮勇殺敵。而安祿山的殘部雖負隅頑抗,但早已是強弩之末,漸漸難以抵擋玄甲騎兵的淩厲攻勢。玄甲騎兵們訓練有素,配合默契,他們的長槍如蛟龍出海,一次次刺向叛軍。每一次衝鋒,都讓叛軍的防線動搖一分。

李瑁在陣中縱橫馳騁,手中長槍如蛟龍出海,挑翻一個又一個叛軍。他的目光始終鎖定在安祿山身上,心中隻有一個念頭:生擒逆賊,為天下百姓報仇。李瑁的槍法嫻熟,每一招都淩厲無比,他的身影在叛軍陣中穿梭自如,如入無人之境。他的眼神堅定而銳利,仿佛能洞察安祿山的一舉一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安祿山見勢不妙,轉身朝山穀深處逃去。李瑁見狀,拍馬追去。“想逃?沒那麼容易!”他雙腿一夾馬腹,駿馬如離弦之箭般追了上去。李瑁的駿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決心,奔跑得更加迅猛,四蹄揚起的塵土在空中飛揚。

在山穀的儘頭,安祿山勒住馬,轉身麵對李瑁。他的眼中沒有了往日的囂張,卻多了幾分淒涼。“李瑁,今日我雖敗,但你也彆想好過。”說著,他舉起佩劍,往自己脖頸抹去。安祿山的臉上露出一絲絕望的神情,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退路,隻能選擇自殺。

李瑁心中一緊,連忙擲出手中長槍。長槍如流星般飛去,正中安祿山的手腕。佩劍“當啷”一聲落地,安祿山慘叫一聲,捂住手腕。長槍的槍尖鋒利無比,瞬間穿透了安祿山的手腕,鮮血順著槍杆流淌下來。安祿山的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他沒想到李瑁的反應如此迅速。

“安祿山,你犯下的罪孽,還輪不到你自行了斷。”李瑁策馬靠近,冷冷地說道。李瑁的眼神中充滿了威嚴和憤怒,他看著安祿山,仿佛在看著一個十惡不赦的罪犯。

“你……”安祿山怒視著李瑁,眼中滿是怨毒。安祿山心中充滿了仇恨,他恨李瑁破壞了他的計劃,讓他陷入了絕境。

李瑁翻身下馬,走到安祿山麵前,看著這個曾經攪得大唐天翻地覆的逆臣,心中五味雜陳。“你為一己之私,發動叛亂,讓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如今還有何話說?”李瑁的聲音中帶著憤怒和質問,他要讓安祿山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價。

安祿山垂下頭,沉默不語。片刻後,他抬起頭,苦笑道:“成王敗寇,無話可說。”安祿山知道自己已經無力反駁,他的命運已經注定。

此時,玄甲騎兵們押著安祿山的殘部趕來。“殿下,叛軍已全部剿滅!”騎兵統領高聲稟報。騎兵統領的聲音中充滿了喜悅和自豪,他們成功地完成了任務,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

“好!將安祿山押解回長安,聽候陛下發落。”李瑁下令道。李瑁的聲音堅定有力,他要讓安祿山接受大唐律法的審判。

回程的路上,安祿山被五花大綁,置於囚車之中。他望著車外的景色,心中不知在想些什麼。李瑁騎著馬,跟在囚車旁,警惕地注視著安祿山的一舉一動。安祿山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落寞和無奈,他曾經的輝煌已經成為過去,如今等待他的將是嚴厲的懲罰。

途經一處村莊時,村民們聽聞安祿山被擒,紛紛湧上街頭。他們手持農具,眼中滿是憤怒與仇恨,朝著囚車叫罵:“安祿山,你這個逆賊,還我親人命來!”“殺了他,為我們報仇!”村民們的聲音充滿了憤怒和悲痛,他們的親人在安祿山的叛亂中喪生,家園被毀,他們對安祿山的仇恨已經積壓了太久。

安祿山低著頭,不敢與村民們的目光對視。李瑁見狀,大聲說道:“鄉親們,大家放心,安祿山必將受到大唐律法的嚴懲。”李瑁的聲音安撫了村民們的情緒,讓他們感到一絲欣慰。

村民們這才稍稍平息怒火,但仍對著囚車吐口水。李瑁看著這一幕,心中明白,安祿山之亂給百姓帶來的傷痛太深,需要時間來撫平。李瑁深知,自己的責任不僅僅是擒獲安祿山,更重要的是幫助百姓重建家園,讓他們重新過上幸福的生活。

經過數日的行程,李瑁終於將安祿山押解回長安。長安城萬人空巷,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隻為一睹逆賊的下場。“殺了安祿山!”“嚴懲逆賊!”的呼喊聲此起彼伏。百姓們的情緒激動,他們渴望看到安祿山受到應有的懲罰。

李瑁將安祿山押至大明宮前,向玄宗複命。“陛下,臣幸不辱命,已將安祿山生擒。”李瑁跪地奏道。李瑁的聲音中充滿了自豪和忠誠,他完成了玄宗交給他的任務,為大唐立下了大功。

玄宗坐在龍椅上,看著階下狼狽的安祿山,眼中滿是複雜的神色。曾經,他無比信任安祿山,卻不想養虎為患,讓大唐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安祿山,你可知罪?”玄宗的聲音帶著威嚴與憤怒。玄宗的心中充滿了悔恨和憤怒,他後悔自己當初的輕信,讓安祿山有了叛亂的機會。

安祿山抬起頭,看著玄宗,眼中閃過一絲愧疚,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陛下,臣罪該萬死。”安祿山知道自己已經無法逃脫懲罰,隻能認罪。

“哼,你犯下的罪孽,擢發難數。”玄宗一拍龍椅扶手,“將安祿山打入天牢,待朕與眾位大臣商議後,再行定罪。”玄宗的聲音堅定有力,他要讓安祿山為自己的罪行付出沉重的代價。

“遵旨!”侍衛們上前,將安祿山押往天牢。侍衛們的動作迅速而果斷,他們將安祿山押出了大明宮,送往天牢。

李瑁看著安祿山遠去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這場叛亂終於告一段落,但大唐的創傷還需慢慢治愈。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依然沉重,重建大唐的道路還很漫長。李瑁知道,自己不能有絲毫懈怠,他要繼續為大唐的複興努力奮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瑁兒,你此次立下大功,朕定會重重賞賜。”玄宗看著李瑁,眼中滿是欣慰。玄宗對李瑁的表現非常滿意,他認為李瑁是大唐的棟梁之才。

“陛下,臣不求賞賜。”李瑁起身,說道,“隻願能繼續為大唐效力,讓百姓早日過上安穩的日子。”李瑁的心中隻有一個願望,那就是為大唐的百姓謀福祉,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好,好啊!”玄宗笑道,“有你這樣的臣子,是大唐之幸。”玄宗對李瑁的忠誠和奉獻精神非常讚賞,他相信李瑁能夠為大唐的複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退朝後,李瑁走出大明宮。陽光灑在他身上,讓他感到一絲溫暖。他望著長安城中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暗暗發誓,定要讓大唐重現往日的繁榮昌盛。李瑁知道,自己的使命還沒有完成,他要繼續努力,為大唐的未來而奮鬥。

回到府邸,楊玉環迎了出來。她看著李瑁疲憊的麵容,心疼地說道:“你終於回來了,一路上辛苦你了。”楊玉環的眼神中充滿了關切和愛意,她為李瑁的平安歸來感到高興。

“不辛苦。”李瑁微笑著握住楊玉環的手,“隻要能為大唐、為百姓做些事,一切都是值得的。”李瑁的心中充滿了對楊玉環的感激和愛意,她的支持和理解是他前進的動力。

夜晚,李瑁躺在床上,卻久久無法入眠。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河北百姓重建家園的畫麵,以及安祿山被擒時的場景。他知道,大唐的複興之路才剛剛開始,還有許多挑戰等待著他。但他堅信,隻要君臣一心,百姓支持,大唐定能走出陰霾,迎來新的輝煌。李瑁在心中規劃著大唐的未來,他要為大唐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鬥。

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床榻上,李瑁望著窗外的明月,心中默默祈禱。願天下太平,願百姓安康。在這靜謐的夜晚,他漸漸進入夢鄉,夢中是大唐的萬裡江山,一片繁榮景象……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洪荒:五行道人 仙指問心 小家奴鹹魚翻身記 娶媳防老 京市歸來,掌權人的羈絆 饑荒年代種田忙 雙星奪權 涅盤遊戲:開局覺醒唯一真瞳 故鄉故事 末世農家樂:退休刺客的仙府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