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戰後煥新 民生熙盛_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 > 第175章 戰後煥新 民生熙盛

第175章 戰後煥新 民生熙盛(1 / 1)

在江湖與朝廷攜手邁向和諧之境的同時,李瑁將更多的心力傾注於戰後民生的恢複與發展。他深知,朝堂改革與江湖整合雖為大唐複興鋪就道路,但百姓生活的切實改善,才是國家繁榮的根本所在。

春日的陽光灑在長安城郊的田野上,泥土散發著溫潤的氣息。李瑁身著樸素的布衣,頭戴鬥笠,與一位老農並肩走在田埂間。他微服出巡已有些時日,每到一處,都深入田間地頭,與百姓交談,了解農事。

“老伯,今年這麥子看著長勢不錯啊。”李瑁彎腰,輕輕捏起一穗麥苗,仔細端詳。

老農臉上綻開笑容,露出幾顆殘缺的牙齒:“是啊,多虧了榮王殿下的好政策。去年發的新麥種,耐旱抗蟲,長得旺實。而且官府還組織人教俺們新的耕種法子,這收成肯定差不了。”老農一邊說著,一邊用粗糙的手輕輕撫摸著麥苗,眼中滿是期待。

李瑁心中一喜,又問:“那灌溉呢?水渠用著還方便不?”

“方便,太方便了!”老農豎起大拇指,眼神中透著感激,“以前澆水可費勁了,得從老遠的河裡一桶一桶地挑。現在有了新修的水渠,水直接就能引到田裡。俺家那幾畝地,以前靠天吃飯,收成沒個準兒,遇上旱災就隻能眼巴巴看著莊稼旱死。現在可好了,旱澇保收!”老農興致勃勃地向李瑁講述著水渠帶來的便利,還回憶起過去缺水時的艱難日子。

李瑁想起之前推動的水利工程,各州府都大力修繕和新開了不少水渠,確保農田灌溉。他看著眼前綠油油的麥田,微風吹過,麥浪輕輕起伏,仿佛看到了秋日的豐收景象。麥田間,一些農民正在勞作,他們有的在除草,有的在施肥,臉上洋溢著對豐收的憧憬。

從田間出來,李瑁又來到了附近的小鎮。小鎮上熱鬨非凡,街道兩旁店鋪林立,行人往來如織。街邊的攤位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商品,有精美的手工藝品、新鮮的蔬菜水果,還有各種小吃,香氣四溢。

他走進一家布莊,老板正在忙碌地整理貨架上的布匹。布莊裡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布匹,絲綢的光澤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柔和。

“老板,生意不錯呀。”李瑁笑著打招呼。

老板抬頭,上下打量李瑁一番,見他穿著樸素,卻氣質不凡,連忙熱情回應:“托朝廷的福,現在世道安穩,百姓手裡有點錢了,買布做衣服的人也多了。”老板一邊說著,一邊拿起一匹布向李瑁展示,介紹著布料的質地和花色。

李瑁隨手拿起一匹布,觸感柔軟,色澤鮮豔:“這布看著挺好,進貨渠道順暢嗎?”

“順暢著呢!”老板來了興致,臉上滿是笑容,“以前商路不太平,到處都是山賊土匪,貨物運輸麻煩不說,還經常丟貨。現在不一樣了,朝廷整治了商道,又有江湖好漢幫忙護商,貨物往來方便多了,成本也降下來了。就說這布吧,以前從江南運過來,路上得擔驚受怕,現在能按時按量到貨,價格還實惠。”老板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商路改善帶來的好處,對如今的生意狀況十分滿意。

李瑁點頭,想起之前與江湖聯合議事會商議,鼓勵江湖門派參與護商,確保商路安全。如今看來,效果顯著,商業活動因此愈發繁榮。在小鎮的街道上,商隊來來往往,滿載著各種貨物,人們的交易活動頻繁,一片繁榮景象。

離開布莊,李瑁走進一家酒樓。正值中午,酒樓裡坐滿了食客,歡聲笑語,熱鬨非常。酒樓的牆壁上掛著一些字畫,增添了幾分文雅之氣。空氣中彌漫著飯菜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

他找了個空位坐下,點了幾個家常菜。鄰桌坐著幾個商人模樣的人,正邊吃邊聊。

“這次去揚州進貨,那生意好得不得了。各地的客商都往那兒跑,揚州城是越來越繁華了。”一個胖子夾了一大塊肉,塞進嘴裡,臉上露出滿足的表情。

“是啊,聽說揚州的絲綢、瓷器,在海外都大受歡迎。咱們大唐的東西,就是好!”另一個瘦子附和道,眼中透著自豪。

“這還得感謝榮王殿下啊,要不是他推動改革,減免商稅,咱們哪有這麼好的日子。”胖子端起酒杯,一飲而儘,臉上帶著微醺的紅暈。

“沒錯沒錯,以前稅重,賺點錢都交了稅,現在稅少了,利潤就多了,大家的生意都好做了。”瘦子也跟著點頭。

李瑁聽著他們的談話,心中滿是欣慰。稅收改革後,商業負擔減輕,商人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各地商業都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酒樓裡,服務員穿梭在食客之間,忙碌而有序,不斷有新的客人進來,生意十分興隆。

用過飯後,李瑁繼續在小鎮上漫步。他看到一群孩子在街邊玩耍,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孩子們有的在跳繩,有的在踢毽子,銀鈴般的笑聲回蕩在街道上空。不遠處,是一座新修建的學堂,傳來朗朗的讀書聲。

李瑁走進學堂,先生正在授課。見有陌生人進來,先生停下講課,疑惑地看著他。李瑁笑著說明來意,稱自己是路過,想看看孩子們讀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先生熱情地介紹道:“自從朝廷重視教育,給各地撥了專款修建學堂,孩子們都有學上了。這些孩子可懂事了,讀書都很用功。”先生的眼中滿是對學生的關愛和期望。

李瑁看著教室裡的孩子們,他們雖然穿著樸素,但眼神中透著對知識的渴望。教室裡擺放著整齊的桌椅,牆壁上掛著一些勸學的字畫。他想起自己推動的教育改革,不僅在各地修建學堂,還鼓勵有學識的人擔任先生,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接受教育。

離開小鎮,李瑁前往下一個地方。一路上,他看到的是生機勃勃的景象:田野裡農民辛勤勞作,道路上商隊絡繹不絕,村莊裡孩子們嬉笑玩耍。這正是他所期望的戰後大唐,民生逐漸恢複,百姓安居樂業。但他也深知,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完善。比如,雖然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產恢複,但仍有一些偏遠山區交通不便,物資運輸困難;商業繁榮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的現象;教育方麵,師資力量在一些地區仍然薄弱。

回到長安後,李瑁立刻召集相關官員,商討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對於偏遠山區的交通問題,朕認為可以繼續加大道路修建的力度。”李瑁坐在朝堂上,神色嚴肅,目光堅定地看著群臣,“以工代賑,招募當地百姓參與修路,既能解決交通問題,又能增加百姓收入。同時,要合理規劃道路走向,確保與外界的連接順暢,便於物資的運輸和交流。”

工部尚書點頭稱是:“陛下所言極是,臣這就安排人手,對偏遠山區的地形進行詳細勘測,製定科學合理的修路計劃。在修路過程中,會注重質量,確保道路的堅固耐用。”

“商業方麵,要加強監管。”李瑁看向戶部尚書,表情嚴肅,“設立專門的市場監管機構,明確其職責和權限。要定期對市場進行巡查,嚴厲打擊不良商家,對於以次充好、缺斤短兩等欺詐行為,要給予重罰,維護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戶部尚書連忙回應:“臣領命,定讓市場規範有序。會選拔一批公正、負責的官員充實到監管機構,加強對市場的管理,讓百姓能夠放心購物。”

“教育問題,要鼓勵更多的文人誌士投身教育事業。”李瑁又對禮部尚書說道,語氣中帶著期許,“提高先生的待遇,不僅要給予物質上的獎勵,還要在社會地位上給予尊重。設立教育基金,資助貧困學子,讓他們不會因為家境貧寒而失去讀書的機會。同時,要加強對師資的培訓,提高教學質量。”

禮部尚書躬身道:“陛下心係教育,實乃國家之幸,臣定全力執行。會製定相關的優惠政策,吸引更多有學識的人投身教育,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

隨後的日子裡,大唐各地掀起了新一輪的建設熱潮。道路不斷向偏遠山區延伸,工地上,百姓們在官員的組織下,熱火朝天地勞作著。他們用鋤頭、鏟子等工具,一鍬一鍬地挖掘,一擔一擔地搬運土石,雖然辛苦,但臉上都洋溢著希望。新的市場監管機構開始運作,監管人員深入市場,嚴格檢查商品質量,對不良商家進行嚴肅處理。各地的學堂也迎來了一批批優秀的先生,他們帶著知識和熱情,走進教室,為孩子們傳授知識。

在李瑁的持續關注下,這些政策逐漸落地生效。偏遠山區的百姓迎來了第一條通往外界的大道,山貨能夠順利運出,生活用品也能便捷地運進來。道路修好後,商人們紛紛來到山區,收購當地的特產,山區的經濟逐漸活躍起來。市場上,商品質量得到了保障,百姓購物更加放心。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能夠明顯感覺到市場的變化,對監管機構的工作十分滿意。學堂裡,孩子們能夠學到更豐富的知識,為未來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課堂上,孩子們積極發言,與先生互動,充滿了濃厚的學習氛圍。

夏日的一天,李瑁再次微服出巡。他來到了一個曾經受災嚴重的縣城,如今這裡已煥然一新。縣城的街道寬敞整潔,兩旁的房屋修繕一新。店鋪裡擺滿了各種商品,行人來來往往,熱鬨非凡。

縣城的中心廣場上,正在舉行一場熱鬨的慶典。百姓們聚在一起,載歌載舞,慶祝豐收。廣場上搭建了一個簡易的舞台,一些民間藝人在上麵表演著節目,有舞龍舞獅、雜技魔術等,精彩紛呈。台下的觀眾歡呼喝彩,氣氛熱烈。

李瑁擠在人群中,感受著這份喜悅。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認出了李瑁,他激動地走上前,拉住李瑁的手:“榮王殿下,您可來了!您看看咱們這縣城,現在多好啊!這都多虧了您啊!”老者的眼中閃爍著淚花,聲音有些顫抖。

周圍的百姓聽到老者的話,紛紛圍過來,對著李瑁行禮。

“殿下,是您給了咱們好日子過!”

“感謝殿下的大恩大德!”

百姓們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李瑁眼眶微微濕潤。他說道:“大家的好日子,是靠大家自己的雙手創造的。本王隻是做了該做的事。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大唐會越來越好!”李瑁看著百姓們的笑臉,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和責任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著百姓們的笑臉,李瑁深知,戰後民生的恢複與發展是一場持久戰,需要不斷努力,不能有絲毫懈怠。但他堅信,隻要以百姓的福祉為出發點,持續推動各項政策的實施,大唐必將重現盛世輝煌,百姓的生活也將更加富足美滿。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唐的戰後重建工作取得了越來越顯著的成效。農業生產連年豐收,倉庫裡堆滿了糧食,百姓們再也不用擔心饑荒的問題。商業活動遍布全國,長安、洛陽、揚州等城市成為了世界矚目的商業中心,各國的商人紛紛前來貿易,大唐的文化和商品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有學識、有抱負的人才,他們在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大唐的繁榮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李瑁的名字,在大唐的每一個角落都被百姓傳頌。他不僅是朝堂上的改革者,江湖整合的推動者,更是百姓心中的民生守護者。在他的引領下,大唐正穩步邁向一個新的盛世,而他的故事,也將成為大唐曆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激勵著後世子孫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不懈奮鬥。在這個過程中,大唐的社會風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文化也日益繁榮。詩歌、繪畫、音樂等藝術形式在這個時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展現出大唐的文化魅力。李瑁深知,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和機遇等待著大唐,他將繼續引領著大唐,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彼岸花開,萬古女帝 欲刺[破鏡重圓] 婚後生情 分身互相傳功,我隻管破境! 洪荒:五行道人 仙指問心 小家奴鹹魚翻身記 娶媳防老 京市歸來,掌權人的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