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盟結四海 共築安寧_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 > 第189章 盟結四海 共築安寧

第189章 盟結四海 共築安寧(1 / 1)

當雁門關的連弩箭簇尚未褪去戰場的寒光,大唐軍隊的甲胄在陽光下折射出愈發銳利的鋒芒時,李瑁深知,真正的強盛從不隻靠武力威懾。如同精良的鎧甲需要內襯的棉絮緩衝衝擊,軍事的鋒芒亦需外交的智慧加以調和。於是,在推動軍事革新築牢國防的同時,他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世界,以開放的胸襟與務實的策略,編織起一張橫跨歐亞的外交聯盟網絡,讓大唐的影響力在互利共贏中愈發深遠。

長安大明宮的麟德殿內,一場盛大的盟會正緩緩拉開帷幕。殿中鋪著波斯的地毯,懸掛著天竺的織錦,案上陳列著新羅的青瓷與大食的香料,二十餘位來自不同國家的使者身著本國禮服,神色莊重地等候著與大唐締結盟約。他們中,有西域的波斯王弟,有漠北的回紇可汗,有東亞的新羅王子,還有南亞的天竺使節,皆是帶著國書與誠意而來。

“榮王殿下到——”隨著內侍的唱喏,李瑁身著親王禮服,緩步走入殿中。他目光掃過眾人,臉上帶著溫和而堅定的笑意,抬手示意:“諸位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今日齊聚長安,不為金帛之贈,不為臣服之禮,隻為共商盟約,同護安寧。”

為首的波斯王弟上前一步,躬身行禮,操著流利的漢文說道:“殿下,波斯與大食交惡多年,邊境屢遭侵擾,百姓流離失所。聽聞大唐兵甲精良,又重信義,願與大唐結為‘攻守互助之盟’:波斯向大唐提供琉璃、香料,助大唐開通西域商路;若大食來犯,懇請大唐出兵相助,波斯願以三分之一的關稅作為回報。”說罷,他獻上一卷用金線繡成的國書,上麵蓋著波斯王室的印璽。

李瑁接過國書,仔細翻閱後,頷首道:“波斯與大唐通商百年,情誼深厚。大食擴張之心,不僅威脅波斯,亦危及西域商路安全。朕此處為代稱,體現盟約權威性)準你所請,兩國締結盟約:大唐將在波斯東部邊境派駐‘絲路護衛隊’,配備新式連弩車與投石機,協助防守;波斯則需保障商路暢通,對大唐商人免征關稅。”他頓了頓,補充道,“護衛隊並非占領軍,待波斯安定,便可撤回,絕不乾涉貴國內政。”

波斯王弟聞言大喜,再次躬身:“殿下仁厚,波斯永世不忘!”

此時,回紇可汗走上前,他身材魁梧,頭戴貂帽,腰間佩著彎刀,聲音洪亮如鐘:“大唐與回紇世代通婚,本是一家。如今突厥殘部在漠北蠢蠢欲動,回紇願與大唐結‘軍事同盟’:回紇出兵三萬,配合大唐軍隊清剿突厥;大唐則需向回紇提供新式鎧甲與弩箭,並派遣工匠傳授鍛造技藝。”

李瑁想起上月雁門關之戰中,回紇曾派兵相助,當即應道:“可汗深明大義,朕心甚慰。盟約可定:大唐每年向回紇提供五百副明光鎧、千支連弩箭,派十名軍器監工匠駐回紇傳授技藝;回紇則需在漠北設立烽火台,與大唐北疆守軍互通軍情,遇戰事時協同作戰。”他轉頭對兵部官員道:“將新製的‘配重投石機’圖紙抄一份給可汗,此物對付騎兵營地尤為有效。”

回紇可汗接過圖紙,如獲至寶,連連稱謝:“有大唐相助,何愁突厥不平!”

殿內的盟會持續了整整一日,李瑁與各國使者逐一商議盟約細節,既有針對共同敵人的軍事同盟,也有促進商貿的經濟合作,更有文化交流的友好約定。與新羅締結的“學問之盟”中,大唐將國子監的典籍抄本贈予新羅,新羅則每年選派五十名留學生入唐學習;與天竺達成的“醫藥之約”裡,雙方交換醫書與藥材,大唐的“麻沸散”配方換來了天竺的“瑜珈養生術”;甚至連遠在東海的日本,也通過遣唐使與大唐定下“技藝互助”之約,大唐派遣百工苑的匠人赴日傳授製瓷、織錦技藝,日本則向大唐提供硫磺、銅料等軍器原料。

盟會結束後,各國使者捧著加蓋大唐國璽的盟約,在鴻臚寺官員的陪同下前往西市參觀。當看到波斯商棧旁新立的“絲路護衛隊”石碑,得知大唐將派軍隊保護商隊安全時,波斯使者激動地對同行的大食商人說:“往後我們的香料能平安運到長安,你們的玻璃器也能順利銷往東方,這都是托大唐的福!”

大食商人雖未參與盟會,卻早已聽聞大唐的強盛與守信,感歎道:“以前西域商路被劫匪與戰亂阻斷,一趟生意要走半年,還未必能平安歸來。如今有大唐的護衛隊與各國盟約,商路暢通,我們的利潤至少能增加三成!”

外交聯盟的成效,很快便在邊境與商路上顯現。在西域的怛羅斯河畔,大唐與波斯的聯軍正並肩作戰,清剿盤踞在此的突厥殘部。唐軍的連弩車與波斯的騎兵相互配合,連弩箭壓製敵軍陣腳,波斯騎兵則迂回包抄,不到半日便擊潰了敵軍。波斯將領看著唐軍士兵操作投石機精準砸毀敵軍堡壘,由衷讚歎:“大唐的武器如神助,若不是盟約相助,我們不知還要受多少戰亂之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聯軍中的唐軍將領笑著遞給他一袋新烤的胡餅:“這是用波斯的麵粉與大唐的酵母做的,你嘗嘗。就像這胡餅,兩國合力,才能做出最好的味道。”

在東海的海麵上,大唐與新羅的聯合艦隊正巡邏護航。新羅的快船靈活敏捷,負責偵查海盜動向;大唐的樓船配備了改良的“拍杆”一種利用杠杆原理撞擊敵船的武器),專門對付大型海盜船。數月之內,曾猖獗一時的東海海盜便被肅清,往來於中日韓三國的商船再也無需擔心劫掠,貨運量比往年翻了一倍。

“以前我們的商船不敢走夜路,現在有聯合艦隊護航,連夜裡都能航行。”新羅商人金萬利站在船頭,看著遠處大唐樓船的燈火,對夥計說,“這都是盟約的好處啊,等這批絲綢賣到日本,咱們就能賺回三船的銅料,夠百工苑造多少投石機了!”

文化交流的暖流也在盟約的滋養下悄然湧動。在長安的譯經院裡,大唐學者與天竺僧侶合作翻譯《大唐醫術》與《天竺草藥誌》,將“麻沸散”的配方與天竺的“蛇毒解毒劑”相結合,研製出更有效的外傷藥;在洛陽的百工苑,日本留學生阿倍仲麻呂正跟著邢師傅學習螺鈿技藝,他帶來的日本漆器技法與大唐的螺鈿工藝相互融合,創造出一種新的“和唐鑲嵌”技法,深受貴族喜愛。

“殿下說,文化就像江河,多流彙聚才能成大海。”譯經院主事拿著剛譯好的《金剛經》波斯文版,對李瑁彙報,“現在波斯的摩尼教僧侶也來學漢文,說要把他們的經典也翻譯成漢文,與我們交流。”

李瑁看著案上堆疊的各國文書,有回紇送來的軍情簡報,有新羅呈上的留學生名冊,還有波斯彙報的商路治安情況,點頭道:“盟約不是一紙空文,要靠彼此的守信與互助才能長久。派去各國的工匠與學者,不僅要傳授技藝,更要學習當地的長處——回紇的馬術、波斯的琉璃燒製、天竺的數學,都值得我們借鑒。”

為了保障盟約的執行,李瑁還設立了“盟會司”,由鴻臚寺與兵部共同管轄,專門負責與盟國的聯絡、情報互通與合作事宜。盟會司的官員們精通各國語言與風俗,每月都會整理一份“盟約執行簡報”,詳細記錄各國履行盟約的情況:回紇是否按時傳遞軍情,波斯的關稅減免是否落實,新羅的留學生是否按時抵達……若有違約之處,便派使者前去交涉,以理服人,而非動輒用兵。

一次,波斯因遭遇旱災,未能按時向大唐提供香料,盟會司官員並未追責,反而奏請李瑁調撥一批糧食援助波斯。波斯王收到糧食後,感動不已,不僅在旱災過後加倍送來香料,還主動提出將商路關稅再降一成,以表謝意。“大唐不僅守信,更懂體諒,這樣的盟國,值得我們世代交好。”波斯王在給李瑁的國書中寫道。

隨著聯盟網絡的不斷擴展,大唐的國際地位愈發穩固。以往在西域稱雄的大食,見大唐與波斯、回紇結盟,也主動遣使來唐,請求締結“互不侵犯條約”;南詔國聽聞大唐與新羅的“學問之盟”後,也派使者入唐,希望加入盟約,學習大唐的農桑技術。

這年冬至,李瑁收到了來自各國的盟會賀禮:回紇送來的千裡良馬,波斯進貢的巨大夜明珠,新羅獻上的精美織錦,天竺呈送的珍貴藥材……但最令他欣慰的,是鴻臚寺呈上的《絲路通商圖》,圖上用紅線標注的商路比去年增加了五條,沿途的驛站、商棧、護衛隊駐地密密麻麻,如繁星般點綴在歐亞大陸上。

“殿下,這才是真正的強盛啊。”玄宗看著通商圖,對李瑁感歎道,“漢武帝時雖也通西域,卻多靠武力征伐,耗費錢糧無數;如今你以盟約聯結萬國,兵不血刃便讓商路暢通、邊境安寧,這才是治國的大智慧。”

李瑁躬身道:“陛下過譽。盟約的根基在於‘互利’,大唐守護各國的安全與利益,各國也自然願意與大唐交好。就像西域的胡商與中原的農夫,互通有無才能皆得其所。”

夜色漸深,麟德殿的燈火依舊明亮,案上的盟約文書散發著墨香,窗外傳來西市的喧囂——那是波斯商隊在卸貨,新羅留學生在買書,回紇使者在與大唐官員商議軍情。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彙成一曲跨越國界的和平之歌,訴說著一個王朝以盟約安天下的胸襟,與以智慧贏尊重的擔當。

李瑁知道,外交聯盟的道路上仍會有摩擦與挑戰,但隻要堅守“互利、守信、包容”的原則,這張橫跨四海的盟約之網便會愈發堅固。它將與大唐的甲兵之利、文脈之盛相互支撐,共同托舉起一個更遼闊、更安寧的盛世,讓“大唐”二字,成為各國心中和平與繁榮的象征。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人皮子的異世界討封 陰陽紋身師 讓你進副本,你把詭異送上被告席 讓我去修正曆史?可我隻會破案 神秘複蘇:我成了遺忘之主 大明首輔:楊士奇 我靠九陽神功橫推武當 雙係時空魔法,震懾異界! 年代,世家少爺自逍遙 風生水起,山海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