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盛會揚名鑄品牌_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 > 第270章 盛會揚名鑄品牌

第270章 盛會揚名鑄品牌(1 / 1)

青城山脈的秋意漫過層巒疊嶂,將江湖聯盟總壇的飛簷染成了金褐色。距“江湖盛會”開幕還有三日,山腳下的官道已被往來車馬堵得水泄不通——有背著劍匣的江湖客,有抬著禮盒的州縣官吏,有挑著貨擔的小商販,甚至還有推著獨輪車的老農,車鬥裡裝著新收的小米,說是要“給聯盟的好漢們添碗飯”。

李瑁站在總壇最高的望嶽台上,望著山坳裡漸次鋪開的營帳,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銀杏玉佩。自清議堂整肅貪腐後,聯盟內部雖風氣一新,但他深知,“俠義”二字若隻在山門內流轉,終究成不了護佑蒼生的力量。這場籌備了三個月的盛會,既是要向天下展示聯盟的筋骨,更是要將“江湖聯盟”四個字,從刀光劍影的傳說,變成百姓能觸摸到的實在。

“盟主,西市的綢緞商送來了三百匹雲錦,說是要給各展台做襯布。”秦風踩著石階上來,懷裡抱著一卷樣布,陽光透過布麵的暗紋,在他臉上投下流動的光斑,“還有長安的印書館,特意趕印了五千份《江湖圖誌》,說要在會上免費發放。”

李瑁接過樣布,指尖拂過上麵繡著的暗紋——那是聯盟的銀杏葉標記,被織工用金線藏在雲紋裡,不細看難以察覺。“讓這標記繡得再醒目些。”他沉吟道,“咱們要的不是藏拙,是讓天下人記住,江湖聯盟敢以真麵目示人。”

三日後的清晨,盛會如期開幕。總壇前的廣場被拓展開十裡地,依著山勢分作“演武區”“百藝區”“民生區”三大塊,各區之間用彩帶相連,彩帶上掛滿了各門派送來的信物:鐵劍門的斷劍、怒蛟幫的船槳、百草堂的藥鋤……風過時,這些信物碰撞出清脆的聲響,像在訴說著江湖的百年故事。

演武區的中央搭起了三丈高的擂台,台麵用桐油浸過的硬木鋪就,邊緣刻著七十二門派的徽記。李瑁身著素色勁裝,走上擂台時,台下響起如雷的歡呼。他抬手示意,聲音透過百藝堂新製的“擴音筒”傳遍廣場——那筒子用銅管嵌套而成,能將聲音放大數倍,連站在最外圍的百姓都聽得一清二楚。

“諸位父老,諸位同道。”李瑁的目光掃過攢動的人頭,“江湖聯盟今日設此盛會,不為爭強鬥勝,隻為三件事:一是展俠義之姿,讓天下知江湖人守的是公理;二是傳百藝之巧,讓百姓曉聯盟護的是生計;三是結四海之緣,讓眾生明世間存的是溫情。”

話音剛落,擂台兩側的旗手猛地扯動繩索,兩麵三丈寬的大旗騰空而起。左旗繡著“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右旗繪著聯盟的銀杏徽記,金線在朝陽下閃著耀眼的光。觀禮台上的汾州知府撫掌讚歎:“李盟主此舉,比十萬雄兵更能安民心啊!”

演武區的展演從辰時持續到午時。清風觀的玄塵道長帶著弟子表演“太極陣”,八十一人的隊伍如行雲流水,招式間竟引得氣流盤旋,卷起地上的落葉,在空中聚成一個巨大的漩渦;斷雲穀的厲鋒則展示了新創的“破陣刀”,刀光劈出時,竟能斬斷三丈外的懸絲,而絲線吊著的銅鈴紋絲未動,看得台下喝彩連連。

最讓百姓動容的是“護民演武”。百藝堂的弟子們用機關木偶還原了上月護送賑災糧的場景:匪兵持械攔路時,聯盟弟子先以“交涉話術”警示,無效後才出手,且隻傷不殺,最後還將被俘匪兵帶去義學勞作——這哪裡是演武,分明是將聯盟的行事準則,演成了一出人人能懂的戲。

“原來江湖人不是隻會打打殺殺。”一個抱著孩子的婦人抹著眼淚,她丈夫去年在運糧路上被匪兵所殺,此刻見木偶演到匪兵被感化,竟泣不成聲。

午時剛過,百藝區的展台前便排起了長隊。這裡陳列的,是聯盟與各行業合作的成果:軍械坊與長安鐵匠鋪合造的“便民刀”,刀刃開得極鈍,卻在刀背處鑄了量尺和藥碾,樵夫可用來砍柴,農婦能用來碾藥;百藝堂印製的《江湖畫冊》分上中下三卷,上卷繪山川險隘,標注著哪裡有匪患、哪裡可避雨;中卷畫草藥圖譜,配著“嚼此葉可解蛇毒”的白話注解;下卷則是各門派的英雄故事,用連環畫的形式呈現,連不識字的孩童都能看得入迷。

“給俺來兩本畫冊!”一個紅臉膛的漢子擠到台前,他是關中的貨郎,常年走南闖北,“上次在秦嶺遇著山匪,多虧聯盟的弟兄搭救,帶本畫冊,也好給娃講講恩人啥模樣。”

負責售賣的弟子笑著遞過畫冊,又指了指旁邊的“聯盟商號分布圖”:“客官細看這圖,凡標著銀杏葉的地方,都能歇腳、換藥,還能托咱們傳遞家書呢。”

漢子聽得眼睛發亮,掏出銅板又多買了三本,說要送給同行的夥計。展台後的沈萬山看得連連點頭,對身旁的掌櫃們道:“瞧見沒?這才是做生意的正道——百姓信你,才肯買你的東西;百姓敬你,你的招牌才能立住。”

民生區的熱鬨更勝一籌。這裡搭著數十個臨時棚子,聯盟的弟子們正手把手教百姓手藝:百草堂的蘇婉帶女眷辨識草藥,說“認得這幾樣,家裡人頭疼腦熱就不用求人”;怒蛟幫的秦滄教船工打繩結,演示“這種結在洪水裡能拉住三人”;連玄塵道長都搬來煉丹爐,教農戶用草木灰和硫磺製作簡易肥料,說“撒在田裡,稻子能多收三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棚子最深處,幾個老匠人正圍著一台“水力紡紗機”嘖嘖稱奇。這是聯盟軍械坊按工部圖紙改良的,隻需引山澗水流推動轉輪,便能自動紡紗,效率是人工的五倍。“這物件要是能推廣開,俺們婦女就不用熬夜紡紗了!”一個白發老嫗摸著機器的木架,激動得聲音發顫。

李瑁走到老嫗身邊,輕聲道:“老人家放心,百藝堂已在楚州、汾州設了紡紗坊,明年這時,青城山下也會有一座,到時候請您來當管事。”

老嫗愣了愣,忽然對著李瑁深深一揖,渾濁的眼淚滾落在衣襟上:“活了七十歲,頭回見帶刀的爺們想著俺們這些老婆子……聯盟的恩情,俺記一輩子!”

盛會的高潮在黃昏時分到來。當夕陽將天際染成金紅,李瑁登上觀禮台,親手點燃了軍械坊特製的“百鳥朝鳳”煙花。引線燃儘的刹那,數十枚煙花直衝雲霄,炸開後化作展翅的鳳凰、奔騰的駿馬、翱翔的雄鷹,最後竟在空中拚出“江湖同心”四個大字,金色的光點灑落時,像一場璀璨的星雨。

百姓們仰頭觀望,不少人對著天空焚香跪拜;江湖客們則拔劍出鞘,以劍指天,齊聲高喊“江湖同心”;觀禮台上的官員們也站起身,望著那片絢爛的夜空,神色肅穆。這一刻,刀光劍影與炊煙犬吠,江湖義氣與朝堂規矩,竟在漫天煙火中融成了一體。

盛會持續了七日,每日都有新的故事在山間流傳:有豪強主動退還侵占的義學田地,說“看了聯盟的行事,自愧不如”;有西域商人簽下合約,要將《江湖畫冊》譯成胡文,說“要讓西域也知東方俠義”;甚至有三個曾為匪的漢子,在台下跪了整日,求聯盟收留,說“想做個像畫冊裡那樣的好漢”。

閉會那日,李瑁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數百名百姓自發湊錢,在總壇門前立了一塊“蒼生碑”,碑上沒有刻字,隻鑿了一個巨大的銀杏葉凹槽,旁邊刻著一行小字:“聯盟之功,百姓心中自有字。”

李瑁撫摸著石碑的凹槽,掌心能感受到石質的溫潤。他知道,這石碑比任何金杯銀匾都珍貴,因為它刻的不是虛名,是民心。

一個月後,秦風從長安帶回消息:聯盟的“便民刀”已賣到洛陽、揚州,連皇宮裡都有侍衛佩戴;《江湖畫冊》再版三次,仍供不應求;甚至有戲班排演了《青城盛會》的雜劇,在市井間大受歡迎,戲詞裡唱道“銀杏葉,照九州,江湖人,護民安”。

李瑁將帶回的戲詞放在案上,窗外的銀杏葉正隨風飄落,落在“蒼生碑”的凹槽裡,像一枚天然的印章。他忽然明白,所謂品牌,從不是精心策劃的盛會,也不是巧奪天工的商品,而是當百姓看到銀杏葉標記時,眼中那份“有他們在,咱就安心”的信任。

暮色漸深,總壇的燈火次第亮起。百藝堂的弟子們還在趕製新的畫冊,軍械坊的鐵匠們正鍛造刻著銀杏標記的農具,遠處的義學裡傳來孩子們的讀書聲,讀的正是《江湖畫冊》裡的故事。

李瑁站起身,望著那片被燈光照亮的夜空。他知道,江湖聯盟的品牌之路,才剛剛踏出第一步。往後的日子裡,他們要做的,便是讓這枚銀杏葉,不僅刻在石碑上、印在商品上,更要長在百姓的心裡,成為風雨飄搖中,一道永不褪色的光。

夜風穿過山林,帶來遠處演武場的呼喝聲,與民生區傳來的紡車聲交織在一起,像一首關於堅守與希望的歌謠。而那枚靜靜躺在石碑凹槽裡的銀杏葉,在月光下閃著柔和的光,仿佛在訴說著一個簡單而堅定的承諾——江湖不遠,就在身邊;俠義不孤,與民同在。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末法終結:我的熟練度麵板 穿越之我成了功夫裡的包租公 帶著異火去異世大陸 反派:與其內耗,不如創死所有人 林動傳奇 黑月光她六界養魚大佬們跪求負責 【王俊凱】她才不是我師姐 浮生客棧:紋心 末日駕臨 末世重生中大獎全球瘋狂囤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