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架構新骨承萬鈞_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 > 第273章 架構新骨承萬鈞

第273章 架構新骨承萬鈞(1 / 1)

青城山脈的夏日常被驟雨洗得透亮,總壇議事堂前的銅鶴香爐裡,新換的檀香正嫋嫋升起,與簷角滴落的雨珠纏成一片朦朧。李瑁望著案上攤開的《聯盟事務總覽》,指尖在“西域商路護衛”“江南水患賑濟”“軍械坊改良”等條目上反複劃過——墨跡新洇的地方疊著舊痕,像極了如今聯盟日益繁雜的事務,早已不是初創時“議事堂統管全局”的簡單架構能承載的。

“盟主,嶺南分壇急報。”秦風踏著雨簾進來,靴底帶起的泥水在青磚上暈開小團濕痕,“暹羅國的商船在瓊州港被扣,說是攜帶‘違禁品’,可船上明明是給咱們軍械坊的硫磺。分壇想去交涉,卻發現既沒章程可依,又缺懂海路規矩的人,正急得打轉呢!”

李瑁接過急報,字跡潦草,顯然是倉促寫就。他想起上月百藝堂弟子從長安帶回的消息:西域諸國的商隊聽聞聯盟信譽好,想開辟新商路,卻不知該找哪個部門對接;軍械坊新製的水力紡紗機想推廣,卻因要協調民生、百藝、軍械三股力量,至今隻在楚州試行了兩台。

“是時候改改了。”李瑁將急報拍在案上,檀香的煙氣被震得四散,“就像蓋房子,起初隻夠遮雨,如今要住百十人,梁柱不加固,屋頂不拓展,遲早要塌。”

他起身走到議事堂中央的沙盤前,那是按聯盟勢力範圍縮製的模型,標著各分壇、商路、工坊的位置。此前各事務都由議事堂統一分派,弟子們常說“上午護糧,下午修橋,晚上還得查匪患”,看似忙碌,實則效率低下。

“秦風,取筆墨來。”李瑁在沙盤旁鋪開宣紙,“咱們按‘事分其類,人專其責’來劃——先說對外,嶺南的暹羅商船、西域的商隊,都歸一處管,就叫‘海外事務部’,專理海路、陸路的外邦往來,還要懂各國的風土規矩,免得再出瓊州港這樣的岔子。”

秦風研著墨,點頭道:“這個好!前幾日還有波斯商人來問,能不能用他們的琉璃換咱們的紡紗機,當時沒人敢應,這下就有專門的人對接了。”

“再看對內。”李瑁筆尖蘸飽墨,在紙上畫出第二個方框,“軍械坊的水力機、百藝堂的傳聲筒、百草堂的新草藥,這些都得有人專心琢磨改良,就設‘科技研發部’,讓沈萬山先生牽頭,把各坊的巧匠、醫師都聚進去,不用再分心管雜事,隻管搞發明、研新技。”

他忽然想起蘇婉的百草染,上次進宮展演後,宮裡要批量製作,卻因要協調染料采購、工坊織造、運輸調度,耽誤了半個月。“還得有個‘民生協調部’,”李瑁又添一筆,“管紡紗機推廣、新染法普及這些事,要能調動各分壇的人手,讓好東西儘快用到百姓身上。”

宣紙漸漸布滿字跡:保留原有的“護民部”專司治安、賑災;“清議堂”仍掌紀律、督查;新增“文宣部”承接此前的聽風會、連環畫報,兼管與朝堂的文化往來;“武備部”統管演武、護商、剿匪,替代原先分散的護衛力量。

“各部之上,仍由議事堂總領,但議事堂不再管具體雜務,隻定大方向,審各部的章程。”李瑁將筆一擱,宣紙上的架構圖像棵大樹,議事堂是主乾,各部門是分枝,脈絡清晰。

消息傳到各坊,沈萬山第一個拄著拐杖來找李瑁。老頭激動得胡子發抖:“盟主這是給咱們鬆綁啊!以前琢磨個新機關,得先去議事堂報備,再找軍械坊要材料,現在有了研發部,我這就把百藝堂的銅匠、軍械坊的木匠都叫來,先把那水力紡紗機改得再輕便些!”

護民部的弟子們也鬆了口氣。以前既要管災區分發糧食,又要處理鄰裡糾紛,常顧此失彼。如今專司賑災、治安,有人笑道:“以後護糧就專心護糧,不用再惦記著幫農戶修紡車了,倒能把糧道上的暗哨多設兩個。”

三日後,議事堂召開了架構改革後的第一次全員大會。各部門的牌子剛掛上,海外事務部就接到了新任務——瓊州港的暹羅商船被扣之事。新上任的部頭是個曾在嶺南行商的老江湖,姓趙,懂些暹羅語,帶著兩個精通海事的弟子,當日就快馬南下。

趙部頭到了瓊州,先去見知州,拿出聯盟新訂的《外邦商貿章程》,指著其中“硫磺屬工坊用料,非違禁品”的條款,又遞上暹羅商人的通關文書,條理清晰,比上次分壇弟子亂哄哄的辯解管用多了。三日後,商船順利放行,暹羅商人特意送了兩箱象牙雕刻,說是“謝聯盟立了規矩,讓咱們敢來大唐做生意”。

與此同時,科技研發部的院子裡也熱鬨起來。沈萬山把軍械坊的鐵匠、百藝堂的木匠、百草堂的藥農都請了來,院子裡擺滿了半截的紡紗機、拆開的傳聲筒、裝著新草藥的陶罐。一個年輕木匠蹲在水力機旁琢磨:“要是把轉輪改小些,山裡的小溪也能帶動,農戶家裡就能用了。”沈萬山立刻拍板:“就按你說的試,需要什麼材料,研發部直接去庫房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民生協調部則帶著改良後的紡紗機圖紙,奔赴江南各分壇。部頭是個善交際的女弟子,叫林秀,以前在百藝堂管過賬。她到了蘇州,先找當地鄉老說明紡紗機能省三成人力,又協調民生部的弟子幫忙選址,軍械坊的匠人負責安裝,不出十日,蘇州就建起了三座紡紗坊,村婦們圍著機器笑:“這物件轉得真快,往後夜裡能睡個囫圇覺了。”

改革並非一帆風順。清議堂很快收到舉報,說武備部的弟子為了剿黑風寨餘黨,調了護民部的馬匹,卻沒打招呼。李瑁當即召集各部頭議事,在議事堂定下“跨部協作章程”:凡需調用其他部門人力、物資,必須提前報備,由議事堂統籌,違者按清議堂規矩處置。

“就像下棋,車走直,馬走斜,各有各的路數,才能贏棋。”李瑁在會上說,“但車要過河,也得看馬炮的位置,不能亂闖。”

這話被文宣部編成了新的連環畫報,畫裡李瑁化身棋手,各部門是車馬炮,配文寫著“各司其職,配合無間”。小販們走街串巷叫賣,連張老漢都買了一張貼在豆腐腦攤前,說“看著就明白,聯盟辦事更有條理了”。

一個月後,海外事務部促成了波斯琉璃與大唐紡紗機的互換,第一批琉璃鏡送到長安,被禮部選為賞賜外邦使節的禮物;科技研發部改良的小型水力機在秦嶺山村試裝成功,農婦們用它紡線,效率比人工高了四倍;民生協調部推廣的百草染,讓江南的十座織坊都換上了新花色,布匹賣到洛陽,價高還搶手。

這天,李瑁到科技研發部巡查。沈萬山正帶著弟子們調試新做的“望遠筒”,用銅管嵌著琉璃片,能看清三裡外的山峰。“盟主你看,”老頭遞過望遠筒,“有了這物件,護民部在山頭放哨,能早半個時辰發現匪情。”

李瑁接過望遠筒,望向遠處的青城山脈。雨後的山巒青黛如洗,分壇的旗幟在風裡飄動,各部門的弟子各司其職:護民部的在山腳下操練隊列,海外事務部的正清點剛到的西域藥材,民生協調部的在集鎮上教農戶用新紡車……一切都像那幅架構圖,枝乾分明,卻又同根相連。

“沈先生,”李瑁放下望遠筒,“下一步,讓研發部琢磨琢磨海船。海外事務部說,暹羅國的船能載百石貨,咱們的船還趕不上,得改。”

沈萬山眼睛一亮:“正要琢磨這個!我已讓人畫了圖紙,想在船底裝幾個轉輪,借水力推動,說不定能比暹羅船快三成!”

議事堂的檀香又升起新的煙氣,這次卻不再散亂,順著窗縫飄出去,與演武場的呼喝、工坊的錘聲、集鎮的吆喝融在一起。李瑁望著案上更新的《聯盟事務總覽》,各部門的職責清清爽爽,新添的“海船改良”“西域商路拓展”條目旁,都標注著負責的部門和進度。

他忽然明白,架構優化不隻是分部門、定職責,更是讓每個弟子都知道“自己要往哪裡使勁”,讓聯盟這棵大樹,既能紮根深土,又能枝葉舒展,經得起風雨,也承得住萬鈞。

暮色漫進議事堂時,秦風送來各部的月報。海外事務部的頁腳畫著艘小海船,科技研發部的附了張望遠筒圖紙,民生協調部的記著“江南新增紡紗坊十二座”。李瑁將月報摞整齊,放在《聯盟事務總覽》上,窗外的月光正好照在封麵的銀杏葉標記上,像給這新架構鍍上了層安穩的銀輝。

遠處,研發部的燈還亮著,沈萬山和弟子們的爭論聲隱約傳來;護民部的營房裡,有人在抄寫新的巡邏章程;文宣部的弟子正挑燈繪製新一期畫報,標題是“聯盟新骨撐天地”。

李瑁知道,這隻是開始。江湖之大,事務之繁,架構還需跟著時勢調整。但隻要守住“各司其職又同心協力”的根,這棵大樹就會越長越茂,既能為百姓遮風擋雨,也能為大唐撐起一片更廣闊的天地。

夜雨又悄然而至,打在議事堂的瓦上,沙沙作響,像在為這新的開始,輕輕唱和。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末世,說好的炮灰怎麼成團寵了 末世重生:囤貨為了提前養老 南滄傳:誤入獸世,撩動萬獸獸魂 奇觀無限升級,我有世界級奇觀! 地脈覺醒我靠殘卷種田成神 我在盜墓筆記的世界裡學習魔法 變成鬼後,我有實現願望的能力 妖孽作祟,道爺我身負刑天之力 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 皇後們,這真不是後宮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