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風真人笑道:“郡王放心,我等雖身處江湖,但也知曉禮儀規矩。”
靜雲師太也說道:“這是朝廷對我們的認可,我們定當珍惜機會,展現我江湖的俠義風采。”
眾人正說著,突然聽到客棧外一陣喧鬨。李瑁等人出門查看,隻見一群官兵正驅趕著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少年手中緊緊抱著一個包裹,神色驚恐。
李瑁眉頭一皺,上前阻攔:“各位官爺,這是為何?”
為首的軍官打量了李瑁一眼,見他氣宇不凡,不敢怠慢:“這位公子,此少年偷了糧鋪的糧食,我們正要將他帶回衙門治罪。”
少年急忙辯解:“我沒有偷,這糧食是我撿來的。我娘病了,家中無米下鍋,我實在沒辦法。”
李瑁心中憐憫,對軍官說道:“官爺,這少年看著可憐,想必也是事出有因。這糧食的錢,我來出,還望官爺網開一麵。”
軍官見李瑁願意出錢,又不想得罪他,便點頭答應:“既然公子願意出麵,那此事便作罷。但下次可不能再犯。”
李瑁掏出一錠銀子遞給糧鋪老板,又轉身對少年說:“小兄弟,以後切莫再做這等冒險之事。若有困難,可來尋我。”說著,遞給少年一塊玉佩。
少年感激涕零,跪地謝恩:“多謝公子大恩,我叫小虎,日後若有用得著我的地方,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第二日,李瑁帶領各門派掌門身著盛裝,進宮赴宴。他們一路走來,宮廷的威嚴氣勢讓眾人不禁心生敬畏。
進入宴會大廳,李隆基與楊玉環高坐主位。李瑁等人上前拜見:“參見陛下,參見貴妃娘娘。”
李隆基微笑著示意眾人起身:“各位皆是我大唐的英雄,不必多禮。今日設宴,便是要感謝各位在旱災中的義舉。”
宴會上,歌舞升平,美酒佳肴擺滿一桌。李隆基與眾人交談甚歡,詢問了江湖聯盟在救災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各門派掌門紛紛講述了自己門派的經曆,李隆基聽後,對江湖聯盟的俠義精神更是讚賞有加。
楊玉環也不時地插話,對江湖中的奇聞軼事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她笑著對李瑁說:“郡王,聽聞江湖中有許多神奇的武功,不知今日可否有幸一見?”
李瑁看向玄風真人,玄風真人起身說道:“既然貴妃娘娘有此雅興,那貧道便獻醜了。”
玄風真人走到大廳中央,施展起武當劍法。隻見他劍如遊龍,身形飄逸,劍花閃爍,引得眾人陣陣喝彩。
接著,靜雲師太也展示了峨眉派的絕技——玉女劍法。劍法輕盈靈動,宛如仙女下凡,讓人看得如癡如醉。
宴會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中結束,李隆基對江湖聯盟的代表們說道:“希望各位能繼續弘揚俠義之道,為我大唐百姓謀福。若今後有何困難,朝廷定會全力支持。”
李瑁等人謝恩後,離開了皇宮。此次進宮赴宴,不僅增進了朝廷與江湖的聯係,也讓江湖聯盟的聲望更上一層樓。
江湖聯盟在旱災中的行動,如同一場及時雨,滋潤了災區百姓的心田。他們的俠義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美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受到他們的影響,向往江湖,渴望成為一名行俠仗義的英雄。
各門派也因為此次救災行動,吸引了更多的有誌之士前來拜師學藝。武當派的道觀中,每日都有不少年輕人前來求道;峨眉派的山門處,也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都是前來報名學藝的女子。
李瑁回到府邸後,時常回想起在災區的點點滴滴,心中感慨萬千。他深知,江湖與朝廷雖然所處的領域不同,但隻要心懷百姓,便能攜手共進,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大唐。
而小虎,在李瑁的幫助下,將母親的病治好後,也決定投身江湖,追隨李瑁的腳步,成為一名真正的俠義之士。他相信,隻要人人都心懷俠義,世間便會少一些苦難,多一些溫暖。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