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定星盤現_亡國公主靠考古直播續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4章 定星盤現(1 / 2)

拱門之後,並非預想中的廣闊殿堂,而是一片更加詭異的空間。這裡仿佛是一個巨大的、被遺忘的水下宮殿群殘骸,穹頂極高,隱約可見外界幽暗的水光波動,投射下扭曲搖曳的光影。無數殘破的漢白玉廊柱和宮殿基座浸泡在齊腰深、散發著微弱藍光的冰冷水液中,水麵平靜無波,卻透著刺骨的寒意和死寂。

空氣中彌漫的虛無力比回廊中更加濃鬱、精純,如同無形的枷鎖,壓迫著每個人的神經。而星辰之力在這裡也異常活躍,與虛無力形成涇渭分明卻又相互糾纏的兩極,使得整個空間的能量場處於一種極不穩定的平衡狀態。

雲薇攙扶著虛弱的蕭徹,麵具首領與神秘女子分立兩側,四人呈三角之勢,目光都死死鎖定著空間中央——那裡矗立著一座相對完好的圓形高台,高台由某種非金非玉的黑色材質築成,表麵刻滿了早已黯淡的星辰符文。高台頂端,懸浮著一個約莫臉盆大小、通體呈現深邃藍色、仿佛由整塊星光凝結而成的羅盤!

羅盤緩緩自行旋轉,指針由一種銀白色的奇異金屬打造,指向某個固定的方向,無論羅盤如何轉動,指針巋然不動。羅盤周圍,蕩漾著一圈圈柔和卻堅韌的銀色光暈,將彌漫的虛無力排斥在外。那光暈中蘊含的星辰力量,與雲薇手中的晶石和符石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讓她懷中的兩樣東西變得滾燙!

定星盤!果然在這裡!

然而,通往高台的道路並非坦途。高台四周的水麵下,隱約可見一道道更加凝實的黑色水流如同毒蛇般遊弋,散發著令人心悸的虛無波動。水麵上,還漂浮著幾具剛剛被蕭徹斬殺的、類似回廊中水傀但更加龐大的殘骸,顯然這裡還有更強的守衛。

更麻煩的是,定星盤本身似乎也處於一種微妙的封印或者自我保護狀態,那層銀色光暈既是保護,也可能是一種考驗。

“定星盤……”麵具首領的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貪婪與激動,“終於找到了!隻要將它獻給國師大人……”

神秘女子兜帽下的目光也閃爍著異彩,她輕笑道:“果然不愧是星耀重器,即便沉寂萬年,依舊有如此威能。不過,看樣子,想要拿到它,可沒那麼容易。”

她的目光意有所指地掃過水下遊弋的黑影和定星盤周圍的銀色光暈。

蕭徹強壓下體內因過度催動劍靈而產生的空虛與劇痛,以及那股蠢蠢欲動的毀滅欲望,低聲道:“不能硬闖,那光暈和下麵的東西都不簡單。”

雲薇點了點頭,她集中精神,將【地脈感知】和星辰感應催動到極致,仔細分析著前方的能量結構。係統也在飛速運算。

【分析目標:定星盤守護機製】

【外層:自主星辰力場,排斥一切非認可能量尤其針對虛無力),強度極高,強行突破可能引發能量反噬或導致定星盤自毀。】

【內層:未知靈魂綁定血脈認證?需進一步接觸分析。】

【環境威脅:水體蘊含高濃度虛無力,已孕育‘深淵水母’x3,能量等級:危險。具備精神侵蝕與物理吞噬能力。】

深淵水母?雲薇心中一凜,看向那水下若隱若現的龐大黑影。

就在四人僵持觀察之際,那麵具首領似乎按捺不住了!他深知己方勢單力薄手下未能跟進),若等蕭徹恢複或者那神秘女子搶先,自己恐難有機會!

“國師大人需要此物!擋我者死!”他低吼一聲,竟不顧傷勢和消耗,周身虛無力再次爆發,化作一道凝實的黑色箭矢,並非射向定星盤,而是射向高台下方水中的一道巨大黑影!他想先驚動守衛,製造混亂,渾水摸魚!

黑色箭矢精準地命中了一道黑影!下一刻——

嗚——!

一種低沉、仿佛來自深海巨獸的嗡鳴聲響起,整個水域劇烈震蕩!三道龐大無比、如同半透明黑色綢緞般的身影猛地從水下升起!它們沒有固定的形態,身體邊緣不斷蠕動、變化,中心處有一顆不斷搏動的、散發著濃鬱虛無力的核心,無數條帶著吸盤和倒刺的觸手如同死亡的森林,向著四人所在的方位席卷而來!

正是係統警告的深淵水母!它們散發出的精神威壓,遠比水傀更加恐怖,直接衝擊著人的意識海!

“蠢貨!”神秘女子罵了一聲,卻不得不起身應對。她身影連閃,避開數條抽來的觸手,短刺揮動,幽藍光芒在觸手上留下深深的灼痕,但一時間竟難以將其斬斷!

麵具首領也為自己的魯莽付出了代價,他被兩條觸手左右夾攻,雖然用虛無力屏障擋住,卻被巨大的力量震得氣血翻騰,連連後退。

蕭徹強提一口氣,將雲薇向後推開,揮動劍柄斬斷幾條襲來的觸手,但動作明顯遲滯,臉色更加蒼白。

雲薇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腦海中仿佛有無數充滿惡意的低語在回蕩,試圖侵蝕她的意誌。她緊守靈台,星辰淨化術的光輝籠罩自身,勉強抵禦。她看著陷入苦戰的三人,又看了看高台上靜靜旋轉的定星盤,知道不能再等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機會就在這混亂之中!

她不再猶豫,將全部的精神力與星辰晶石、符石的力量相連,同時引動了體內那微弱的星核傳承!一股遠比之前精純、浩瀚的星辰之力在她身上蘇醒!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