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的黑暗,包裹著極致的寂靜。
在這片沉埋於金屬垃圾山深處的星艦檢修艙內,時間仿佛凝固成了堅硬的琥珀。唯一的光源,是懸浮在空中的那一點微弱到幾乎難以察覺的乳白色意識光球,以及旁邊那架潔白的紙飛機散發出的、溫暖卻同樣柔和的輝光。
林小雨的意識沉淪在一種近乎虛無的虛弱之中。每一次試圖凝聚感知,都像是在粘稠的瀝青中掙紮,費力且收效甚微。源初之力幾乎枯竭,如同乾涸河床底最後幾縷濕氣。回響之間毀滅時被迫燃燒本源的刺痛感,如同背景噪音般持續存在著,提醒著她不久前那驚心動魄的逃亡與失去。
她需要能量,大量的能量。但這片廢墟之海,是文明的墳墓,能量的荒漠。遊離的能量稀薄且駁雜,充滿了衰變和死寂的氣息,吸收起來事倍功半,甚至還需要分神過濾其中蘊含的冰冷怨念和惰性汙染。
這是一個緩慢到令人絕望的過程。
她將意識儘可能擴散出去,如同最細微的根須,艱難地汲取著艙室金屬壁中沉澱的、億萬年前殘留的微弱輻射,從冰冷的空氣中捕捉著偶爾飄過的、源自遠方未知反應的粒子流,甚至嘗試引導一絲絲從管道口極其緩慢滲透進來的、廢墟之海中那令人不適的混沌能量。
每一絲能量的彙入,都讓她那黯淡的光球微微明亮一絲,但隨之而來的,是更深沉的疲憊和對更多能量的渴望。
芸姨的意識始終溫柔地包裹著她,那源自紙飛機的溫暖光芒並非直接提供能量,更像是一種精神上的撫慰和維係,防止她的意識因過度虛弱而徹底渙散。那是一種無聲的陪伴,仿佛在告訴她:彆怕,我在這裡。
而意識最深處,哥哥林燃的那一點守護星火,也在這片絕對的沉寂與緩慢的恢複中,發生著極其微妙的變化。它不再僅僅是燃燒,那微弱的光芒仿佛在與林小雨同步呼吸,隨著她每一次艱難的汲取而微微起伏。那原本純粹是守護意誌的火焰中,似乎多了一絲難以言喻的…靈動的韻律?仿佛沉睡的核心,正在被外界的壓力和內部的堅韌共同催生著某種進化。
時間一點點流逝。或許過了幾個小時,或許是幾天。在這片失去日月星辰的廢墟深處,時間失去了度量意義。
終於,林小雨的意識光球恢複到了可以勉強維持穩定形態的程度。雖然依舊虛弱,但至少不再是隨時可能熄滅的狀態。她重新凝聚出模糊的人形輪廓,乳白色的光芒如同薄霧,比之前黯淡了許多,卻更加凝練,仿佛經過淬煉。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細加固了入口處的簡易屏蔽力場。秩序之塵的威脅如同懸頂之劍,她不敢有絲毫大意。
然後,她的“目光”投向了艙室地板上那個依舊僵硬的機器人“七號”。
這個冰冷的金屬造物,既是帶來災難的陷阱,也可能是指引前路的唯一線索。它內部的核心數據,必須破解。
她緩緩飄到機器人上空,意識再次如同精細的探針,小心翼翼地連接上它冰冷的接口。
這一次,沒有了之前的強行突破和對抗。機器人內部的防火牆和自毀程序都已被她之前利用源初權限強行關閉或覆蓋,此刻更像是一個不設防的數據庫。
海量的數據再次湧來,但這一次,林小雨有了更充足的時間和更冷靜的心態去篩選、分析。
她避開了那些龐大的、無關緊要的航行日誌和損壞碎片,直接鎖定了最深層的區域——那份“捕鑰”行動計劃日誌,以及與之相關的所有加密數據塊。
行動指令冰冷而絕對,與她之前看到的一致。發送方的加密代碼極其複雜,以她目前的狀態和擁有的信息,無法破解。這更像是一種來自極高權限層的直接命令,而非某個特定個體的指令。
她的重點放在了洛克艦長人格碎片可能隱藏或未被完全覆蓋的區域。
經過耐心而細致的梳理,她果然有了一些新的發現。
在行動計劃日誌的底層,有一段被標記為“廢棄緩存”的區域,裡麵殘留著一些斷斷續續的、似乎是洛克意識在即將被徹底格式化前,利用係統漏洞強行記錄下來的思維碎片:
“…混亂的電流雜音)…不對勁…這次的任務指令…繞過了所有常規校驗流程…”“…恐懼的情緒波動)…權限高得嚇人…直接來自‘靜默序列’?那幫隻存在於傳聞裡的清理者…”“…掙紮的痕跡)…他們要我…去騙‘鑰匙’…用博士的研究做誘餌…”“…極度憤怒)…該死的!他們怎麼敢利用博士!利用‘探索者’的遺產!”“…決絕的意念)…不行…絕不能就這麼…必須留下點什麼…”“…數據寫入的痕跡)…希望…那段關於‘塵’的觀察…能有用…”“…最後一絲微弱的波動)…小心…‘漁夫’…可能…不止一個…”
思維碎片到此戛然而止。
林小雨的意識微微震顫。
“靜默序列”?“清理者”?這些名詞她從未在父親或方舟的常規數據中提到過。聽起來像是一個隱藏在方舟體係最深處的、執行特殊黑暗任務的秘密部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漁夫可能不止一個”…這句話更是讓人不寒而栗。這意味著追捕她的,可能是一個組織,一個體係,而非某個單獨的存在。
洛克…即使在最後時刻,也試圖留下警告和信息。這位脾氣暴躁卻內心秉持著某種信念的艦長,他的殘影讓林小雨心中湧起一絲複雜的感傷和敬意。
她繼續深入挖掘。
在機器人傳感器的底層記錄模塊裡,她發現了一些未被完全覆蓋的、極其模糊的環境掃描數據片段。這些數據並非來自它找到回響之間的過程,而是更早之前,似乎是在它接收到“捕鑰”指令後、前往彙合點進行硬件“升級”和接收“誘餌”搖籃廣播數據)時記錄的。
片段非常殘缺,如同高度近視者瞥見的模糊影像:
…一片極度黑暗的空間,沒有星光,隻有巨大的、輪廓模糊的金屬結構陰影……一種低頻的、持續不斷的嗡鳴,仿佛某種巨型引擎在深處運轉……掃描儀捕捉到一閃而過的、巨大的管狀物,表麵覆蓋著從未見過的冰冷幾何紋路……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冰冷的甜腥味?傳感器標注:疑似有機質與高級潤滑液的混合氣味)……幾個模糊的身影站在遠處平台上,身形類人,但穿著完全密封、風格迥異的暗色裝甲,沒有任何標識。其中一個似乎…格外高大,幾乎是非人的體型……最後一段清晰的記錄)接收到加密數據包搖籃廣播),同時進行硬件加裝附:清單,包括高功率微型信標、隱藏武器模塊、以及…一段深度植入的、優先級高於一切的行動指令)…
這些模糊的片段,拚湊出一個令人不安的畫麵。
“漁夫”的彙合點,位於一個極其隱秘、風格不同於常規方舟設施的黑暗空間。那裡有非標準的巨大結構,有奇怪的氣味,甚至有體型異常的人員。
這似乎印證了洛克的猜測——下達指令的,並非普通的方舟部門。
林小雨特彆注意到了“硬件加裝”清單裡的那個“深度植入的、優先級高於一切的行動指令”。這很可能就是最終覆蓋了洛克人格碎片、讓機器人徹底變為冰冷工具的那道絕對命令。它的源頭,就是那個加密的發送方。
她嘗試分析那段“搖籃廣播”數據包本身。
廣播的內容她早已熟知,但這一次,她專注於分析其加密方式和信號特征。
加密方式確實是方舟最高等級,但其中摻雜了一些極其古老、甚至有些不合時宜的算法模塊,像是後來強行嵌入進去的。而信號特征…在經過源初之力的細致剖析後,她發現其源頭雖然被偽裝過,但殘留的一絲極其微弱的“底色”,卻與當前方舟主體網絡那種崩潰混亂的波動截然不同,反而帶著一種…更加古老、更加冰冷、更加…絕對的氣息。
仿佛這段廣播,並非來自崩潰的“初”,而是來自一個更加古老、更加隱秘的源頭,隻是借用了“初”崩潰時的網絡波動作為掩護發射出來的?
“搖籃”…“孩子們”…“引導”…
這些詞再次掠過她的意識。如果這段廣播並非陷阱的全部,而是某個真實存在的勢力發出的求救或預警,隻是被“漁夫”利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