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報出了一連串驚人的數字。
林風走上前,隨手劃開一個米袋。
雪白飽滿的米粒傾瀉而出,帶著新米獨有的清香。
他又檢查了水的生產日期,都是最近一個月內生產的。
“乾得不錯。”
林風的誇獎讓陳帥笑得合不攏嘴。
“走,帶你去看點更刺激的。”
他們來到隔壁的2號倉庫。
卷簾門打開的瞬間,一股涼意撲麵而來,空氣中還有清微的柴油和機油的混合味道。
這裡是能源儲備倉庫。
一排排巨大的橘紅色油罐,整齊地排列在倉庫的一側,每一個都有一人多高,這裡麵全是柴油。
另一側,則堆滿了裝著汽油的綠色油桶。還有堆成山的煤炭、木炭等燃料。
“煤炭和木炭還好搞,這裡有五千噸煤炭,一千噸木炭。”
“柴油五十萬升,汽油二十萬升。都是我從好幾個渠道一點點湊的,再多就太顯眼了。”
接著是3號、4號倉庫。
三號倉庫堆滿了成箱的各類罐頭、壓縮餅乾、自熱食品、食鹽、白糖以及大量的藥品。
從最基礎的感冒藥、抗生素,到專業的急救包、手術耗材,應有儘有。
四號倉庫則專門用來存放發電機組以及各種規格的電池和太陽能充電板和各種生活用品。
從保暖的衣物、被褥、帳篷,到鍋碗瓢盆、洗漱用品,再到大量的五金工具、繩索、建築材料。
可以說,隻要是人類文明社會能用到的東西,這裡幾乎都能找到。
“食品罐頭大概兩百萬個,牛肉、午餐肉、水果的都有。壓縮餅乾一百萬包。”
“藥品這邊最麻煩,很多都是管製類的,我托了不少關係,花了大價錢才從幾個醫藥公司內部搞到。”
陳帥指著那些堆積如山的物資,如數家珍。
這些東西,足以讓一個上萬人的小型城市,在與世隔絕的情況下,安然度過好幾年。
林風的目光掃過這些物資,心中的底氣又足了幾分。
國內的準備,同樣至關重要。
最後,他們來到了5號倉庫。
“前麵那四個倉庫,說白了,都是坐吃山空的消耗品。”陳帥關上4號倉庫的大門,臉上帶著一種神秘的自豪,“真正的好東西,壓箱底的寶貝,在最後一個。”
他領著林風來到儘頭的5號倉庫前。這個倉庫明顯比前麵四個都要巨大,光是那扇緊閉的卷簾門,就如同一麵鋼鐵城牆。
陳帥用儘力氣,轉動了手搖裝置,伴隨著令人牙酸的“嘎吱”聲,巨大的門緩緩升起。
這一次,沒有撲麵而來的食物香氣或化學品味道,隻有一股乾燥的、屬於塵土和金屬的氣息。
上千個顏色各異的集裝箱,被整整齊齊地堆疊碼放,高的有五六層,在倉庫內部形成了一條條深邃、壓抑的金屬峽穀,隻留下狹窄的通道。
“風哥,你看看,這才是你計劃裡最瘋狂,也是我最佩服的一環。”
陳帥的聲音在空曠的倉庫裡帶著回響。“這裡麵,沒有一粒米,沒有一瓶水。這三千個集裝箱裡,裝的全是土貨!”
他指著左側一片藍色的集裝箱,“這三百個箱子裡,全是你點名要的種子。耐寒高產的‘冬麥7號’、抗旱抗病的‘黑土豆’、能在貧瘠土地生長的‘沙地玉米’……還有各種蔬菜、藥材的種子。”
“我找了國內好幾家頂級農業科學院,甚至托關係從國外進口了一批,總共三千多噸,全都用真空和低溫方式封存,保證十年活性。”
他又拍了拍身邊一個綠色的集裝箱,發出“砰砰”的悶響。“剩下這些箱子,一千箱是特製的營養土,富含各種微量元素,可以直接用來育苗。”
“最後一千七百箱是高純度化肥,氮磷鉀,夠咱們把整個江城周邊都種上一遍了。說真的,我找人買土的時候,人家都以為我是瘋子。”
林風沒有說話,他隻是默默地走進了那片鋼鐵峽穀之中。
他的腳步聲在寂靜中回響,顯得格外清晰。
食物、能源、武器,都隻能保證他們活過災難初期。而眼前這些,才是人類文明能夠延續下去的真正火種。
他走到一個集裝箱前,伸手撫摸著冰冷的鐵皮,仿佛能感受到裡麵沉睡的生命力。
“走吧,再去公司看看。”
離開倉庫區,陳帥又開車帶著林風來到了市中心一棟甲級寫字樓。
他們注冊的公司,名叫“遠方未來科技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