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顧南喬的車隊徹底消失在國道儘頭,方牧才用力將沉重的鐵門轟然關上,插緊門栓。
他幾乎是迫不及待地轉身,目光灼灼地投向那個裝著手槍的銀色金屬箱。
箱蓋早已被周延錚和白池打開檢查完畢後又合上,但方牧和鄭凡還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再次將它掀開。軍版92式手槍,整齊地嵌在緩衝海綿中,旁邊是碼放整齊的彈匣和子彈。
這對於華夏男人而言,幾乎是刻在基因裡的渴望。
誰小時候沒有買過一兩把塑料槍,和三五朋友一起玩打仗遊戲。
儘管養豬場之前也有槍,但三把槍基本被周延錚和白池這兩個最有經驗的人保管持有,最後一把也由方牧父親謹慎收存,以備萬一。
如今新增兩把,意味著安防組的四名核心戰力終於能實現人手一把!
“方哥!咱倆終於有自己的配槍了!”
鄭凡幾乎是虔誠地捧起一把,愛不釋手地左右端詳,手指小心翼翼地撫過冰冷的滑套和防滑紋路。
方牧同樣激動不已,他拿起另一把,有些生疏卻極力模仿著周延錚平時保養和操作的動作。
反複練習著插拔彈匣、上膛退膛的流程,每一個金屬機件碰撞發出的清脆聲響,都讓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直到周延錚沉穩的聲音響起,才將兩人從興奮中拉回現實:“好了,槍有的是時間熟悉。先乾正事,回頭我係統教你們槍械知識和射擊要領。”
方牧和白池這才依依不舍地將手槍小心放回箱內。
周延錚所說的“正事”,是立刻對剛剛與“螞蟻”的首次交易進行複盤,並據此製定養豬場下一步的戰略方向。
由於這次討論內容和三個小組的關係都相當密切,方牧決定仍在監控室召開緊急會議,三個小組的核心成員需全部到場,方便大家麵對麵交流。
在討論之前,李穗歲首先通報了剛剛那令人沮喪的詢價結果:“我問過了,我們的冷凍肉和肉乾,兌換比例極其懸殊,差不多要4公斤才能換他們1個1kg的罐頭。”
“什麼?!憑什麼!”
負責養豬的李浩然第一個炸了毛,臉上寫滿了憤懣和不平,“都是豬肉,我們的肉乾哪點差了!”
方牧若有所思,迅速翻出貨單,指向末尾那行小字:所有物品按熱量、保質期、稀缺性統一換算為“1kg標準豬肉罐頭”計價,最終解釋權歸“螞蟻”所有。
白池冷靜地接過話頭,開始抽絲剝繭地分析:“在動蕩的末世,我們的豬肉乾在‘稀缺性’上絕不遜於罐頭,‘熱量’也大致相當。
那麼,造成這天壤之彆的,隻可能是最關鍵的因素——保質期。”
白池抽絲剝繭般分析著,通過兩個對比,很快找到問題所在。
“白池分析得沒錯,”
李穗歲印證道,“我在他們電腦的計算公式裡看到了,‘保質期係數’這一欄,豬肉乾隻有0.5,而罐頭高達3。”
這樣,實際就堵死了養豬場想要通過自我生產來交易的想法,因為他們無論如何精耕細作也生產不出和罐頭那樣的長達兩三年保質期的食物。
這條路,從根源上就被堵死了。
“既然這樣,”方牧沉聲道,“這些好東西,還不如留給我們自己人吃!”
現實的情況迫使養豬場必須轉變思路。
想要繼續從“螞蟻”那裡換取生存物資和寶貴信息,提升整體生存能力,就必須放棄之前的“閉關鎖國”,重新走向外部世界,搜尋有價值的“硬通貨”。
三位代表迅速彙總了組內意見,很快達成共識:正式廢除之前的“閉關鎖國”策略,轉向有序的外出搜尋模式。
接下來,便是具體行動方案的商討。
“每次外出都伴隨風險,”
方牧強調,“所以必須精選地點,明確優先級,確保每一次行動都能在安全前提下,帶來最大收益。”
王小磊指著貨單上的數據發言:“從貨單價值看,最高昂的無疑是槍械和大型機械設備。”
“但是,”他話鋒一轉,“在沒有足夠的情報的話,槍械我們基本上是沒辦法搞到的,大型器械搬運困難不是外出搜索的最佳選擇。”
“因此,我認為現階段最優選擇是搜尋汽車電瓶和太陽能板。這類物品性價比高,相對易得,也便於攜帶,是效率最高的選擇。”
這一理智的分析得到了眾人讚同。
方牧順勢提出計劃:“好!那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繼續拆卸周邊區域的太陽能路燈,同時重返‘老地方’——高中校園。
那裡停車場還有大量被拋棄的汽車,它們的電瓶、發電機等零件,就算比不上豪車,也應該值不少錢。
而且教學樓和宿舍樓的空調、電腦主機等電器,拆解下的零件,也能兌換不少。”
“那我們不得把裡麵的喪屍給清理掉......”鄭凡嘟囔了一句,顯然對那個地下停車場心有餘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們現在有槍了!”
方牧的語氣帶著前所未有的底氣,“而且過去一年多了,我不信它們的身體沒有腐爛虛弱下去。”
之前在清理喪屍屍體的時候,大家都注意到,許多喪屍出現了嚴重的肌肉腐爛和關節僵化,行動遠比爆發初期遲緩笨拙。
最終,會議決定:由經驗最豐富、戰鬥力最強的安防組,方牧、周延錚、白池、鄭凡四人執行“解封”後的首次外出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