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牧認真聽完,點了點頭:“穗歲,你分析的這些都很對。
你說的這些我不是沒有考慮,這些還是要等著跟王勇諾接觸後才能決定。如果能解決人手問題,很多工作就能同步開展,效率會高很多。至於驛站,”
他稍微停頓了一下,“說實話,將水電站打造成一個獨立的新驛站,我自己也不是抱太大希望。就像你說的,審批流程複雜,而且從地理位置看,它距離我們養豬場和中心驛站都算不上遠,從驛站布局的需求來看,未必是最佳選擇。”
“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思路呢?
比如,向顧南喬提議,將養豬場驛站和水電站捆綁,建立一個‘連鎖驛站’?名義上我們還是占用一個驛站名額,但實際上擁有兩處落腳點,可以提供更靈活的服務,容納更多的流動人員。
對於中心驛站而言,這能有效分流他們的接待壓力;對於我們,則能吸引更多原本前往莊園方向,但現在莊園驛站取消後無處可去的客源。”
連鎖驛站。
這個全新的概念被拋出來,每個人都在消化著這個想法的可能性。
仔細想來,這對中心驛站確實沒有損失,反而能完善他們的據點網絡。
對方牧團隊而言,主要增加的成本可能在於需要多購置一部電台用於兩地聯絡,以及初期的一些協調成本。
但一旦成功,潛在的客源和收入將會顯著增加,前期投入回本的速度自然會加快。
“當然,這隻是個初步設想,”方牧補充道,“具體能不能成,還需要和顧南喬深入溝通,得到‘螞蟻’的認可才行。”
他將目光重新投向李穗歲,
“至於開墾荒地,我的想法是,不急於一蹴而就。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個長期項目,慢慢推進。反正前期,我們養豬場這邊的產出,加上驛站收入,應該還能支撐水電站那邊的初期消耗。”
方牧的解釋,基本打消了眾人最主要的疑慮。儘管前路依然充滿挑戰,但方向和可能性已經清晰可見。
最終,方牧和王小磊堅持提議,無論長遠規劃如何,當務之急是儘快恢複水電站的電力。
這是所有後續發展的基礎。
這個目標倒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接下來便是具體行動安排。
方牧計劃組建一支精乾的維修小隊,攜帶足夠兩周使用的乾糧和必要的維修工具,即刻前往水電站,全力配合王小磊完成發電機組的修複工作。
不過這一次,他決定自己就不跟著維修小隊一起去。
方牧需要留在養豬場,一方麵負責與‘螞蟻’和莊園方麵的溝通,連鎖驛站和人力租賃的事情必須儘快推動。
另一方麵,雖說現在石料廠周圍已經很安全了,喪屍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少,但是畢竟是兩個周的行動,養豬場的所有戰鬥人員基本都在水電站那邊。
萬一出了什麼事情,這邊能夠依賴的隻有高中生江子軒跟方牧父親,這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方牧留在養豬場,還是能提供一定的物力支援,不至於說遇到事情很快就崩潰了。
於是,由周延錚繼續帶隊前往水電站,負責維修期間的全部安全和保衛工作。
會議結束後,眾人立刻分頭行動,開始緊張地準備未來兩周所需的行李、工具、食物和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