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光斑裡的翅膀_未來星空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未來星空記 > 第122章 光斑裡的翅膀

第122章 光斑裡的翅膀(1 / 1)

走出博物館,陽光有點晃眼。青林抬手擋了一下,正好看見一群白鴿從頭頂飛過,翅膀扇起來的影子在地上滑過,像誰用粉筆快速畫了幾道弧線。他順著鴿子飛的方向抬頭,一架客機正從佛羅倫薩的天空穿過,尾巴後麵拖出一條白白的航跡雲,跟遠處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圓頂湊在一起,看著特彆和諧。

他從口袋裡摸出那本達·芬奇的筆記,封麵的皮革被手心的汗浸得有點軟。翻開到畫著撲翼機的那頁,青林從背包裡翻出支鉛筆,在旁邊畫了架現在的客機。畫完又覺得不夠,在下麵寫了行字:"第18代解讀者,向您報告:翅膀已按您的構想,飛向了更遠的天空。"

筆尖還沒離開紙頁,胸口的黃銅放大鏡突然熱了一下。他下意識地把放大鏡舉起來,陽光透過鏡片,在筆記上投下一塊亮得有點晃眼的光斑。就在那光斑裡,青林看見特彆神奇的一幕:達·芬奇畫的撲翼機翅膀正在動,旁邊他剛畫的客機也在動,兩架飛機像並排飛一樣,撲翼機的銀膜翅膀和客機的金屬翅膀一起扇動,節奏竟然差不多。

"這是..."青林趕緊揉了揉眼睛,還以為是陽光太刺眼看花了。可再定睛一看,光斑裡的畫麵還在——撲翼機的齒輪轉得飛快,帶動翅膀上下撲騰,客機的噴氣發動機也在轉,尾焰看得清清楚楚。更奇的是,兩架飛機翅膀上的紋路慢慢重合到一起,達·芬奇畫的銀膜上的小孔,正好對著客機機翼上的鉚釘,像早就設計好的一樣。

"萬物皆有密碼..."青林想起剛才在心裡念叨的那句話,突然覺得手裡的筆記沉了不少。他低頭翻了幾頁,發現達·芬奇的手稿裡藏著不少奇怪的符號,以前隻當是隨便畫的,現在看來倒像是某種標記。其中一頁畫著鳥類骨骼的圖,旁邊用鏡像字寫著"翼展與體重的關係",下麵還有串數字,青林算了算,正好是現在民航客機的翼載參數機翼麵積與重量的比值)。

身後傳來"哢噠"一聲,像是相機快門。青林回頭,看見個戴草帽的老頭正舉著相機拍教堂,鏡頭剛才對著他這邊。老頭見他回頭,笑著揮揮手:"小夥子,你剛才舉著放大鏡看什麼呢?表情跟見了鬼似的。"

"沒什麼,"青林把筆記合上,"就是看到達·芬奇的畫,有點感慨。"

"達·芬奇?"老頭眼睛一亮,湊過來說,"我是學建築的,專門來這兒看他設計的穹頂。你知道不,這教堂的圓頂特彆厲害,不用腳手架就蓋起來了,靠的就是石頭之間的摩擦力。"老頭指著教堂頂端,"據說達·芬奇當年測過無數次石頭的角度,才算出最合理的弧度。"

青林突然想起在達·芬奇工坊裡看到的肋骨標本,當時達·芬奇說肋骨的排列和穹頂的結構是一個道理。他摸出手機查了下聖母百花大教堂的資料,果然,穹頂的磚石結構角度和人類肋骨的彎曲度驚人地相似,誤差不到1度。

"您看這個。"青林把筆記裡的肋骨畫給老頭看,老頭咂咂嘴:"嘿,還真是!這老夥計怎麼琢磨出來的?"

"他說萬物都有密碼。"青林說這話時,手裡的放大鏡又熱了起來,這次光斑落在教堂的石牆上,映出一串模糊的影子——像是達·芬奇拿著尺子在量石頭,旁邊站著個穿工裝的現代人,手裡舉著激光測距儀,兩人嘴裡報出的數字竟然一樣。

老頭突然拍了下大腿:"對了!教堂後麵有個達·芬奇機械展,裡麵有他設計的那些機器的複製品,能真的動起來。我帶你去看看?"

跟著老頭繞到教堂後側,果然有個不大的展廳,門口擺著個青銅做的獅子,爪子下踩著個球。工作人員正在給獅子上發條,上到最緊的時候,獅子突然張開嘴,從嘴裡滾出個金屬花,眼睛還會發光。

"這是達·芬奇為法國國王設計的禮器,"工作人員是個年輕姑娘,指著獅子肚子裡的齒輪,"裡麵有78個零件,全是靠齒輪傳動,比瑞士鐘表還精密。最絕的是這個花,花瓣裡藏著小鏡子,能反射陽光。"

青林湊近看,發現獅子的齒輪上刻著細小的刻度,和他筆記裡某頁畫的齒輪圖完全對得上。他突然注意到齒輪咬合的地方有磨損,像是真的轉了很多年。"這是複製品嗎?"他問姑娘。

"說是複製品,"姑娘聳聳肩,"但有些零件是從達·芬奇當年的工坊遺址挖出來的,修複的時候發現特彆神奇——他設計的齒輪硬度,跟現在的低碳鋼差不多,不知道他怎麼煉出來的。"

展廳最裡麵擺著個大家夥:達·芬奇的撲翼機複製品,翅膀展開有三米多寬,木頭架子上蒙著層銀色的薄膜。旁邊的說明牌寫著:"采用16世紀工藝複原,銀膜厚度0.1毫米,與現代鋁箔的重量相同。"

工作人員正在演示,搖動旁邊的把手,撲翼機的翅膀真的上下扇動起來,銀膜被風吹得嗡嗡響。青林想起光斑裡的畫麵,突然發現這翅膀扇動的頻率有點眼熟——跟他剛才看到的客機發動機轉速,換算成翅膀扇動的話,竟然差不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您看這翅膀的角度,"青林指著撲翼機的機翼,"是不是有點像現在飛機的襟翼?"

操作機器的老師傅點點頭:"小夥子懂行啊?去年有個波音公司的工程師來,說這翅膀的彎曲度,和他們最新款客機的機翼氣動布局幾乎一樣。達·芬奇當年沒風洞,不知道怎麼算出來的。"

青林翻開筆記,找到達·芬奇寫的一段話,用手機翻譯出來:"翅膀上緣應比下緣更彎曲,這樣空氣流過時會更快,產生向上的力。"他突然想起初中物理課上講的伯努利原理,這不就是飛機能飛起來的基本道理嗎?

展廳的燈光突然閃了一下,撲翼機的翅膀停在半空。老師傅罵了句臟話,說是電壓不穩。就在這時,青林手裡的放大鏡又亮了,光斑投在撲翼機的翅膀上,銀膜上突然映出很多細小的線條,像電路圖一樣,順著翅膀的紋路蔓延。

"這是..."青林湊近看,那些線條竟然和他手機裡存的飛機機翼結構圖重合了。更奇的是,銀膜上的小孔開始發光,每個光點都對應著機翼上的一個受力點,和現在飛機設計時的應力分布圖一模一樣。

"快看!"旁邊有人喊了一聲。青林抬頭,發現撲翼機的影子投在牆上,影子的翅膀竟然變成了客機的形狀,正在緩慢爬升。他趕緊舉起放大鏡,光斑裡的畫麵也變了——達·芬奇站在機翼下,手裡拿著尺子量銀膜,旁邊站著個穿白大褂的人,舉著個平板電腦,兩人說著什麼,雖然聽不見,但看表情像是達成了共識。

"小夥子,你這放大鏡哪買的?"剛才的老頭湊過來看,"挺彆致的。"

青林這才注意到放大鏡的邊框上,除了原來的拉丁文,還多了行小字,是意大利文:"密碼不止於物,更在於心。"他突然想起達·芬奇筆記裡的一句話:"我畫的不是機器,是讓萬物飛翔的道理。"

離開展廳時,天已經有點暗了。青林坐在教堂廣場的長椅上,翻著筆記裡達·芬奇的解剖圖——畫的是人類的手臂肌肉,旁邊標著"收縮時拉力相當於30磅"。他突然想起剛才看到的撲翼機,搖動把手需要的力量正好是30磅。

"原來他是在模仿人體的力量啊..."青林自言自語。他掏出手機,查到達·芬奇當年解剖過的手臂肌肉樣本,現在保存在佛羅倫薩大學的博物館裡,檢測發現肌肉纖維的韌性,和他設計的弓弦材料完全一致。

廣場上的鴿子又飛了起來,繞著教堂的穹頂轉圈。青林看著它們翅膀扇動的樣子,突然明白達·芬奇為什麼要觀察那麼多鳥類——不是要模仿它們的樣子,而是要找到讓東西飛起來的根本道理。就像現在的飛機,雖然長得不像鳥,但飛行的基本原理,和達·芬奇當年琢磨的,其實是一回事。

他在筆記的最後一頁畫了個簡單的圖:下麵是達·芬奇的撲翼機,中間是現在的客機,上麵畫了個未來的飛行器,像個大圓盤。然後在旁邊寫了句話:"密碼一直在那兒,隻是我們換了不同的鑰匙。"

寫完把筆一放,青林發現夕陽的光透過放大鏡,在最後一行字上形成個小小的光斑。光斑裡,他好像看到達·芬奇正對著他笑,還比了個手勢,像是在說"繼續加油"。

廣場上的鐘響了,晚上七點。青林把筆記和放大鏡收好,站起身往旅館走。路過一家模型店,櫥窗裡擺著各種飛機模型,從達·芬奇的撲翼機到最新的太空飛船,一個比一個先進。他突然覺得,這些模型其實就是一把把鑰匙,一代代人拿著它們,解開一個又一個關於"飛翔"的密碼。

走在石板路上,青林想起達·芬奇手稿裡的一句話:"我無法創造世界,但能理解它的規則。"他摸了摸口袋裡的筆記,感覺像是握住了一隻跨越五百年的手,這隻手正拉著他,繼續往前探索那些還沒解開的密碼。

天上的航跡雲慢慢散開,和教堂的穹頂融在一起,像一幅慢慢展開的畫。青林抬頭看了一眼,覺得達·芬奇要是能看到這一幕,肯定會拿出畫筆,把這現代的翅膀和古代的圓頂,一起畫進他的筆記裡。畢竟,萬物的密碼,從來都不怕時間的考驗。

喜歡未來星空記請大家收藏:()未來星空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