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叢林的過程比想象中艱難。酸雨越來越頻繁,落在隱身力場的表麵,發出滋滋的響聲。他看到越來越多的恐龍屍體,有的倒在河邊,有的卡在樹杈上,甚至還有幾具三角龍的骨架,它們的角深深插入彼此的身體——這是食物匱乏引發的同類相殘。
最讓他心碎的是那隻傷齒龍群。他找到它們時,大部分個體已經死亡,隻剩下兩隻成年傷齒龍在守護著一枚蛋。當青林靠近時,其中一隻傷齒龍沒有逃跑,反而對著他發出低沉的嘶鳴,用前爪緊緊護住蛋巢,那雙充滿智慧的眼睛裡,竟流露出一絲……哀求?
青林的眼眶發熱。他按下手環的“物質轉化”按鈕,從儲備艙裡取出一塊壓縮高能營養塊,放在離傷齒龍不遠的地方。這是他唯一能做的,儘管他知道這改變不了任何事。
傷齒龍警惕地看了他幾秒,最終還是拖著虛弱的身體,叼起營養塊回到蛋巢邊,用喙將營養塊啄碎,小心翼翼地喂給另一隻同伴。
抵達濕地時,撞擊倒計時還剩12小時。
這裡的景象比青林想象的更加慘烈。原本生機勃勃的濕地變成了一片泥濘的沼澤,綠色的水藻大量死亡,露出黑色的淤泥。數百隻恐龍聚集在濕地中央的高地上,它們大多是植食性的鴨嘴龍和角龍,彼此依偎在一起,眼神裡充滿了不安。
天空已經完全被火山灰和塵埃覆蓋,即使在白天,也需要手環的照明功能才能看清周圍。溫度驟降到10c以下,一些小型恐龍蜷縮在大型恐龍的身下取暖,形成一個個臨時的“生命共同體”。
“嗚——”一聲悠長的嘶鳴劃破寂靜。青林抬頭,看到一隻老年霸王龍正站在高地的最高處,它的身體因虛弱而搖晃,卻依舊努力地昂著頭,似乎在對抗著這陰沉的天空。它的身邊,依偎著幾隻幼年霸王龍,那是它的孩子。
撞擊前1小時,天空開始出現詭異的亮光。不是來自太陽,而是來自小行星穿越大氣層時與空氣摩擦產生的等離子體。那亮光越來越亮,最終變成一道刺眼的光柱,從地平線的儘頭升起,照亮了整個濕地。
恐龍們躁動起來,發出此起彼伏的嘶鳴。它們抬起頭,望著那道毀滅之光,有的在原地打轉,有的用頭撞擊地麵,有的則緊緊依偎在一起。那隻老年霸王龍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咆哮,仿佛在對命運發出最後的抗爭。
青林打開手環的全息記錄儀,鏡頭對準這片混亂而悲壯的景象。他知道,這段影像將成為人類了解白堊紀末日軍團的最珍貴資料。
撞擊前10秒,光柱的亮度達到頂峰,整個天空變成一片純白。青林感到一股強大的熱浪撲麵而來,即使有隱身力場的保護,也能感受到皮膚灼痛。他最後看了一眼濕地——那隻老年霸王龍用身體護住了幼崽,傷齒龍媽媽把蛋藏在身下,鴨嘴龍群緊緊擠在一起……
然後,一切都被白光吞噬。
當青林再次恢複意識時,他已經回到了實驗室的“時空艙”裡。周圍的科研人員圍上來,臉上帶著焦急和期待。“成功了!你是第一個完整記錄滅絕事件的觀測者!”主科學家激動地說。
青林摘下頭盔,臉色蒼白,嘴唇乾裂。他沒有回答,隻是默默地將手環連接到主數據庫。當那段濕地最後的影像播放出來時,整個實驗室陷入了沉默。
“它們知道自己要滅亡嗎?”一個年輕的研究員小聲問。
青林看著屏幕上那隻老年霸王龍最後的咆哮,點了點頭:“它們或許不知道‘滅絕’這個詞,但它們感受到了絕望,也……展現了生命的韌性。”
他想起那兩隻守護蛋巢的傷齒龍,想起用身體為幼崽擋風的霸王龍,想起彼此依偎的鴨嘴龍群。在滅頂之災麵前,它們展現出的並非隻有恐懼,還有本能的守護與團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個月後,青林發表了《白堊紀末滅絕事件的親曆觀測報告》,詳細記錄了他在恐龍時代的所見所聞。報告的最後,他寫道:“滅絕不是結束,而是新生的開始。恐龍的滅亡為哺乳動物的崛起鋪平了道路,最終才有了人類。但我們不該忘記,在那顆遙遠的星球上,曾經有過如此壯麗的生命史詩。”
某天深夜,青林收到了主科學家的郵件,附件是一段分析數據——他留在傷齒龍巢邊的營養塊,其成分中含有一種特殊的同位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kt界線地層中被發現。
“這意味著……”青林的心臟猛地一跳。
郵件的最後一句話給出了答案:“你改變了某個個體的命運,雖然微不足道,卻證明了生命的韌性,即使在末日邊緣,也能找到延續的可能。”
青林走到窗邊,望著夜空中明亮的月球。他知道,在6600萬年前,那顆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其碎片可能也曾濺落到月球表麵。而現在,人類的足跡已經踏上了那裡。
或許,這就是生命的意義——從毀滅中汲取力量,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就像那些白堊紀的恐龍,即使知道自己注定滅亡,也要發出最後的咆哮,留下生命的火種。
手環在這時突然亮起,顯示出一段新的時空坐標。
青林笑了笑,他知道,下一次旅程即將開始。
這次,他想去看看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是如何在廢墟上,一步步走向地球的舞台中央。
而那些白堊紀的餘暉,將永遠照亮他前行的路。
喜歡未來星空記請大家收藏:()未來星空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