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穿越的青林睡著了。
睡覺前印象停留在實驗室裡失控的粒子對撞機——那台試圖模擬宇宙大爆炸初期能量狀態的龐然大物,在超載的電流中迸射出刺目的白光,將他卷入一片旋轉的黑暗。
當視網膜上的灼痛感褪去,鼻腔裡湧入的是乾燥的風沙氣息,混雜著某種草藥燃燒後的苦澀味道。
他猛地睜開眼,發現自己躺在一片龜裂的黃土地上。
身上的實驗服已被粗糙的獸皮取代,領口還沾著未乾的血漬。
不遠處的土坡上,十幾個穿著同樣服飾的人正圍著篝火跪拜,他們的額頭貼在滾燙的地麵上,口中吟誦著晦澀的歌謠。
篝火中央矗立著一根巨大的青銅柱,柱身刻滿螺旋狀的紋路,在跳動的火光中泛著幽綠的光澤。
“醒了就過來。”一個低沉的聲音從青銅柱旁傳來。
青林撐著地麵坐起身,循聲望去。
說話的是個身形高大的男子,頭戴獸骨製成的冠冕,裸露的臂膀上布滿縱橫交錯的傷疤。他正用青銅刀在柱身刻畫著什麼,刀刃劃過金屬的刺耳聲響,讓青林的耳膜陣陣發麻。男子身邊的地麵上,散落著數十塊龜甲,每塊龜甲上都有灼燒後的裂紋,排列成奇異的圖案。
“這是哪裡?”穿越者青林低聲問到
“涿鹿之野。”男子頭也不抬,青銅刀在柱身刻下最後一道紋路,“我是軒轅”
青林的心臟驟然停跳了半拍。
這個名字難道是部落聯盟的首領,華夏民族的始祖,傳說中發明了文字、音律、舟車的聖人。
可眼前這根青銅柱上的紋路,怎麼看都不像是新石器時代的工藝能完成的傑作。那些螺旋狀的線條裡嵌套著細小的齒輪結構,在火光中轉動時,竟投射出類似星圖的光斑。
“你是誰?”黃帝終於轉過身。
他的眼睛像兩口深潭,瞳孔裡映著篝火的跳動,卻又帶著一種與原始部落首領不符的冷靜,“昨日在阪泉舊址發現你時,你懷裡揣著這個。”
他攤開手掌,掌心躺著一枚銀灰色的金屬方塊——那是青林的量子計算機核心,表麵布滿細密的電路紋路,在火光中泛著微弱的藍光。這東西能承受住對撞機的能量衝擊已經是個奇跡,更彆說還能保持完整。
“我叫青林,來自……很遠的地方。”青林的聲音發顫。他不敢說出“未來”這兩個字,尤其是在麵對一個可能改變人類文明走向的人物時。
黃帝指尖在金屬方塊上輕輕敲擊,方塊突然亮起幽藍的光芒,投射出一道全息影像。影像裡是青林實驗室的粒子對撞機,正沿著環形軌道高速運轉,屏幕上的數據流飛速滾動:“公元2247年,第17次時空躍遷實驗……目標坐標:公元前2697年……”
周圍的部落成員嚇得紛紛後退,跪倒在地,以為是神明顯靈。黃帝卻隻是盯著影像裡的環形軌道,眉頭微微蹙起:“你們也在研究‘天旋’?”
“天旋?”青林愣住了。這個詞與粒子對撞機的運行原理驚人地相似——通過高速旋轉產生能量場,撕裂時空壁壘。
黃帝揮手驅散圍觀的族人,帶著青林走向青銅柱後方的山洞。洞口用巨石封堵,石麵上刻著北鬥七星的圖案,其中天樞星的位置嵌著一塊暗紫色的晶體,在陰影裡閃爍著微光。“這是‘昆侖之芯’。”黃帝推動巨石,洞口露出幽深的黑暗,“三年前從天而降,撞碎了不周山的一角。”
青林跟著他走進山洞,手電的光束掃過岩壁,瞬間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洞壁上布滿嵌合的金屬板,拚接成直徑約十米的環形裝置,結構與他實驗室的對撞機如出一轍。環壁上流轉著與青銅柱相同的幽綠光芒,無數細小的光點在環內組成複雜的星圖,隨著環形裝置的轉動緩緩移動。
“這是……”青林的聲音卡在喉嚨裡。這分明是一台超越時代的巨型粒子加速器,隻是體積更大,運轉更穩定。
“我叫軒轅,但我不屬於這個時代。”黃帝撫摸著環形裝置的外殼,金屬表麵泛起漣漪般的波紋,“我來自仙女座星係的觀測站,編號734。我們的母星在星際戰爭中毀滅,艦隊帶著文明火種尋找新的棲息地。”
青林踉蹌著後退一步,撞在冰冷的岩壁上。華夏民族的始祖,竟然是外星觀測者?
“地球的磁場頻率與我們的母星最為接近。”黃帝調出全息影像,畫麵裡是一艘巨大的飛船在太空中解體,“但躍遷時遭遇了隕石帶,主艦墜毀在不周山,我乘坐的逃生艙墜落在這裡。”他指向環形裝置內側的刻度,“這是‘星軌儀’,用反物質引擎驅動,原本用於定位星際坐標。墜毀時能量核心受損,現在隻能觀測太陽係內的星體運動。”
青林的目光掃過岩壁上的刻痕,上麵畫著月球的環形山、火星的運河痕跡,甚至還有冥王星的橢圓軌道——這些都是現代天文望遠鏡才能觀測到的景象。更讓他震驚的是一組數字:“勾三股四弦五”的公式旁,標注著π的前五十位小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為什麼要幫助原始部落?”青林終於找回自己的聲音。
“因為觀測站的指令。”黃帝調出一段數據流,“我們的文明因戰爭毀滅,所以必須尋找愛好和平的種族傳承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