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青林還想帶著劉彬再穿越幾次,一起學習古人的智慧……
穿越者青林的指尖在空氣裡劃過一道淡藍色的光痕,數據流像被驚擾的螢火蟲般在他掌心盤旋。
劉彬的運動鞋還沾著上一個時空的沙漠細沙,此刻正死死盯著青林手腕上那塊看似普通的機械表——表盤裡沒有指針,隻有不斷流動的二進製代碼,每當代碼組成特定圖案時,周圍的空間就會泛起水波般的漣漪。
“這次坐標校準在陶朱公隱居的陶山,公元前473年。”青林按下表冠,表盤突然彈出三維投影,公元前中國東部的地形輪廓在兩人麵前緩緩展開,“上次在華爾街聽老摩根講資本遊戲,你說太功利,這次帶你來見真正的‘財神’,看看兩千多年前的財富智慧怎麼用科幻邏輯解讀。”
劉彬還沒來得及回應,腳下的地麵突然變成透明的數據流網格,他感覺自己像被扔進了滾筒洗衣機,周圍的景象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扭曲重組。
公元前的陶山沒有現代社會的鋼筋水泥,漫山遍野的青竹在風中搖曳,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草藥的清香,遠處傳來潺潺的溪流聲。
一個穿著粗布麻衣的老者正坐在竹屋前的石凳上,手裡拿著算籌在沙盤上推演。他看起來不過六十歲上下,頭發卻已全白,眼神卻像浸在清泉裡的黑曜石,銳利又通透。聽到腳步聲,老者抬起頭,目光掠過青林手腕上的機械表時,眼中沒有絲毫驚訝,反而露出了了然的微笑。
“兩位從未來而來,是為財富之道?”老者的聲音不高,卻像有穿透力,直接落在兩人耳中。
青林微微頷首,拉著還在發愣的劉彬在石凳上坐下:“陶公可知我們來自兩千多年後?”
“天地間的規律從不因時間而改變。”陶朱公拿起一根算籌,在沙盤上畫了一個圓,“就像這算籌,你們未來用的數字、代碼,不過是換了種形態的‘算籌’。財富的本質,從來不是金銀本身,而是支配資源的智慧。”
劉彬終於緩過神,忍不住問道:“可您當年三次散儘家財,又三次重新積累起巨額財富,難道有什麼秘訣嗎?”他想起自己上次在華爾街,看著那些基金經理用複雜的算法操控股市,以為財富的密碼就是精密的數學模型,可眼前這位老者連阿拉伯數字都沒見過,卻成了流傳千年的財神。
陶朱公聞言,將沙盤上的算籌重新排列,擺出三列整齊的隊伍:“你們未來的人喜歡講‘密碼’,那我便用你們能懂的方式,說說財富的三個密碼。第一個密碼,叫‘勢’。”
他指著第一列算籌:“當年我輔佐勾踐滅吳,靠的不是兵力有多強,而是看清了吳越兩國的‘勢’——吳國雖強,卻因夫差驕奢而內部腐朽;越國雖弱,卻能上下一心。做生意也是如此,就像你們未來的人說的‘風口’,但‘勢’不是跟風,而是看懂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
青林突然開口:“陶公說的‘勢’,在我們的時代叫‘趨勢預判算法’。通過分析海量數據,預測行業發展方向。但很多人隻看到表麵的‘風口’,比如幾年前的虛擬貨幣,卻沒看到背後的泡沫,這就是沒看懂‘勢’的本質。”
陶朱公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正是如此。就像我當年棄官從商,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看到戰亂之後,百姓需要糧食、布匹,這就是‘勢’。如果隻盯著眼前的利益,比如囤積居奇,雖然能賺一時之利,卻會失去長久的信任,這就是違背了‘勢’的規律。”
劉彬突然想起自己上次投資的經曆,看到身邊的人都在買新能源股票,他也跟著重倉,結果不到半年就虧了大半。現在想來,自己根本沒研究過新能源行業的技術瓶頸和市場需求,隻是盲目跟風,這不就是陶朱公說的“違背了‘勢’的規律”嗎?
“第二個密碼,叫‘衡’。”陶朱公將第二列算籌擺成天平的形狀,“財富就像天平兩端的砝碼,一邊是‘取’,一邊是‘予’。隻‘取’不‘予’,天平遲早會失衡;隻‘予’不‘取’,則無法持續發展。當年我在陶山經商,遇到荒年就降低糧價,還免費發放種子,看似損失了利益,卻贏得了百姓的信任,等到豐年時,大家自然願意來我這裡交易,這就是‘衡’的智慧。”
青林的機械表突然發出一陣輕微的嗡鳴,表盤上的代碼開始快速閃爍,投影出一組數據:“陶公說的‘衡’,在現代商業中叫‘利益平衡模型’。比如那些成功的企業,都會將一部分利潤用於公益、員工福利或者技術研發,而不是全部裝進股東的口袋。就像我們時代的互聯網巨頭,如果隻追求壟斷利潤,忽視用戶權益,最終會被市場拋棄。”
陶朱公拿起一根算籌,在沙盤上輕輕一點:“你們的模型再精密,也離不開‘人心’二字。財富是流動的,就像溪水,隻有讓它順暢地流動,才能滋養更多的土地。如果築起堤壩,阻斷它的流動,最終隻會引發洪水,淹沒自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彬突然想到自己公司的老板,為了追求短期利潤,不僅拖欠員工工資,還偷工減料,結果不到一年就因產品質量問題被曝光,公司也破產了。原來“衡”不僅是利益的平衡,更是人心的平衡。
“第三個密碼,叫‘知’。”陶朱公將第三列算籌擺成網狀,“這裡的‘知’,不是知識的‘知’,而是‘自知’和‘知他’。‘自知’是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知他’是知道對方需要什麼,害怕什麼。當年我在越國時,知道勾踐可以共患難,卻不能同富貴,所以功成後選擇歸隱;在陶山經商時,知道百姓需要物美價廉的商品,所以堅持誠信經營,這就是‘知’的智慧。”
青林的機械表投影出一組人物畫像,正是曆史上那些因不知進退而失敗的商人:“陶公說的‘知’,在現代社會叫‘用戶畫像’和‘自我定位’。通過大數據分析用戶的需求和偏好,這是‘知他’;明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盲目擴張,這是‘自知’。比如我們時代的一些科技公司,明明擅長做軟件,卻非要跨界做硬件,結果因為不了解硬件市場的規則而失敗,這就是缺乏‘自知’。”
陶朱公聞言,忍不住笑了:“看來無論過多少年,人的本性和財富的規律都沒有變。你們未來的人有先進的工具,能分析海量的數據,但如果失去了對‘勢’的判斷、對‘衡’的把握、對‘知’的清醒,再先進的工具也隻是擺設。”
劉彬突然意識到,自己之前一直以為財富的密碼是複雜的算法和技巧,卻忽略了最根本的規律。就像青林說的,現代社會的技術隻是換了種形態的“算籌”,真正的智慧,從來都是跨越時空的。
“陶公,那您覺得,我們未來的人該如何運用這些密碼呢?”劉彬忍不住問道。
陶朱公拿起一根算籌,在沙盤上畫了一條蜿蜒的曲線:“財富就像這條曲線,有時上升,有時下降,沒有永遠的繁榮,也沒有永遠的衰退。關鍵是在上升時保持清醒,不盲目擴張;在下降時保持耐心,尋找新的‘勢’。就像你們未來的經濟周期,每次危機過後,都會有新的行業崛起,這就是‘勢’的轉換。”
青林的機械表突然發出一陣急促的嗡鳴,表盤上的代碼開始變得紊亂:“時間快到了,我們該回去了。”
陶朱公看著兩人,眼中帶著一絲不舍,卻還是點了點頭:“記住,財富的密碼不在外界,而在自己的心裡。隻有守住‘勢’、‘衡’、‘知’,才能在任何時代都立於不敗之地。”
劉彬還想再說些什麼,腳下的地麵突然再次變成透明的數據流網格,周圍的景象開始扭曲。他最後看了一眼陶朱公,隻見老者正拿起算籌,在沙盤上繼續推演,陽光灑在他的身上,仿佛與整個自然融為一體。
再次回到現代社會,劉彬發現自己還站在之前的房間裡,手腕上的沙漠細沙已經消失不見,仿佛剛才的穿越隻是一場夢。但青林機械表上的代碼還在閃爍,提醒著他剛才的經曆並非虛幻。
“怎麼樣,這次的‘財神課’比華爾街的有用吧?”青林收起機械表,笑著問道。
劉彬點了點頭,眼神裡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堅定:“我終於明白了,真正的財富密碼不是複雜的算法,而是對規律的尊重、對平衡的把握和對自我的認知。不管是兩千多年前的陶朱公,還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商人,都離不開這三個密碼。”
青林拍了拍他的肩膀:“其實這三個密碼,本質上是一種‘智慧算法’,它不需要複雜的公式,卻能在任何時代都發揮作用。就像陶公說的,天地間的規律從不因時間而改變,改變的隻是我們認識規律的方式。”
劉彬突然想起自己之前的創業計劃,因為擔心市場競爭激烈而一直猶豫不決。現在他明白了,真正的機會不在於市場是否飽和,而在於能否看清“勢”、把握“衡”、保持“知”。他拿出手機,打開之前擱置的創業計劃書,開始重新修改,這次他沒有再糾結於複雜的營銷方案,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用戶需求分析和企業定位上。
青林看著他忙碌的身影,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這次穿越不僅讓劉彬學到了財富的密碼,更讓他明白了智慧的本質——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技術如何進步,真正的智慧永遠是跨越時空的橋梁,連接著過去、現在和未來。
幾天後,劉彬的創業公司正式成立,他沒有像其他創業者那樣盲目擴張,而是從一個小領域入手,專注於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雖然初期規模不大,但憑借著對市場趨勢的準確判斷、對利益平衡的把握和對自身定位的清醒認知,公司很快就贏得了用戶的信任,業務也逐漸擴大。
每當遇到困難時,劉彬都會想起陶朱公在沙盤上畫的那三條密碼,想起青林說的“智慧算法”。他知道,真正的財富不是金錢本身,而是支配金錢的智慧,這種智慧,無論在兩千多年前的陶山,還是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都同樣適用。
而青林,則繼續帶著他的機械表,穿梭在不同的時空,尋找著更多跨越時代的智慧。他知道,在浩瀚的曆史長河中,還有很多像陶朱公這樣的智者,他們的智慧就像隱藏在時空裡的密碼,等待著被發現、被傳承、被運用。而他的使命,就是成為連接過去和未來的橋梁,讓這些智慧在新的時代裡,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喜歡未來星空記請大家收藏:()未來星空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