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號”教學艦駛入花海星域時,舷窗外的景象瞬間被絢爛色彩填滿——紅色的焰心花、藍色的凝露花、紫色的星眠花沿著地脈軌跡連綿綻放,花瓣在微風中輕顫,將淡綠色的地脈能量包裹其中,如同為能量披上了一層“花衣”。剛走出艙門的實習守護者們忍不住發出驚歎,小羽甚至伸手輕觸一朵凝露花,花瓣上的露珠滴落,竟帶著一絲淡淡的地脈能量暖意。
“花海地脈的核心是‘植物與地脈能量共生’。”小螢站在花海邊緣,手中捧著一株星眠花幼苗,向實習守護者們講解,“這裡的植物靠地脈能量生長,同時會反哺地脈——比如焰心花能提升能量活性,凝露花能淨化能量雜質。但這種共生很脆弱,一旦一方吸收過多能量,平衡就會被打破。今天的培訓主題,就是‘共生平衡的識彆與維護’,核心是學會‘傾聽植物與地脈的對話’。”
花海星域的守護者早已在核心區“花海盆地”搭建了培訓場地——這裡保留著當年小螢團隊修複的“共生守護晶核”,晶核釋放的淡綠色能量場籠罩著周邊花海,維持著共生平衡。場地內劃分出“正常共生區”“能量過剩區”“能量不足區”三個區域,分彆對應不同的共生狀態,方便實習守護者們對比學習。
“第一個任務是‘共生狀態識彆’。”阿雪取出“共生探測儀”,分發給眾人,“探測儀能同時顯示植物活力與地脈能量濃度,當兩者數值比例在11.2時,就是健康的共生狀態;超過11.5,說明植物吸收過多能量,會導致地脈枯竭;低於10.8,則是地脈能量過剩,會讓植物異化。現在,你們去各個區域記錄數據,找出不同狀態下的植物與地脈特征。”
實習守護者們立刻分散行動。小霜帶著組員來到“能量過剩區”,發現這裡的焰心花長得異常高大,花瓣邊緣泛著刺眼的紅光,探測儀顯示植物活力120,地脈能量濃度95,比例遠超安全閾值;而“能量不足區”的凝露花則葉片發黃,花瓣低垂,探測儀數據顯示植物活力60,地脈能量濃度75,能量無法滿足植物需求。
“原來共生平衡的關鍵是‘相互匹配’,不是能量越多越好。”小霜在筆記本上認真記錄,之前在風語星域學到的“順應自然”理念,在這裡有了新的理解——風語是順應風向,花海則是順應生態需求。
就在培訓進行到一半時,花海盆地東側突然傳來一陣異動——一片星眠花快速枯萎,花瓣從紫色變成灰黑色,而其根部的地脈能量卻在快速流失,濃度從20驟降至8。花海守護者匆忙趕來,臉色凝重:“是‘異化星眠花’!它們突然變異,開始瘋狂吸收地脈能量,再這樣下去,周邊的共生平衡都會被打破!”
小螢立刻召集實習守護者:“這是花海星域最常見的共生危機!異化植物會破壞能量循環,我們需要在不傷害其他植物的前提下,阻止它們吸收能量,同時恢複地脈平衡。現在,你們分組討論方案,十分鐘後告訴我你們的想法!”
各組立刻展開討論。小霜組認為應該用淨化能量清除異化植物的負麵能量;小薇組則提出,直接切斷異化植物與地脈的連接,防止能量繼續流失;而小羽組卻有不同意見:“如果直接切斷連接,異化植物會快速枯萎,它們的根係會腐爛在土壤裡,反而汙染地脈!我們應該先抑製它們的吸收速度,再用共生晶核的能量引導它們恢複正常。”
小螢對小羽組的思路給予肯定:“花海地脈的守護,最忌諱‘一刀切’。異化植物本質上也是共生係統的一部分,我們要做的是‘糾正’,不是‘消滅’。”她帶領眾人來到共生守護晶核旁,取出星金粉末,在異化星眠花周圍繪製出“能量疏導陣”——這是當年修複晶核時用到的陣法,能引導地脈能量有序流動,避免被單一植物過度吸收。
實習守護者們分工協作:小霜組負責用探測儀定位異化植物的根係分布,確保陣法覆蓋所有吸收點;小薇組操作迷你能量導管,將共生晶核的能量引入陣法;小羽組則在異化星眠花旁種植“平衡草”——這種植物能釋放特殊物質,抑製異化植物的能量吸收速度。
當能量疏導陣啟動,淡綠色的地脈能量順著陣法軌跡流動,不再被異化星眠花單向吸收;平衡草的作用也逐漸顯現,異化星眠花的吸收速度從每分鐘3降至0.5;而共生晶核的能量則緩慢注入,幫助異化星眠花逐漸恢複正常——灰黑色的花瓣重新變回紫色,根係吸收能量的節奏也趨於平穩。
“成功了!地脈能量濃度回升到16了!”小羽興奮地喊道,探測儀顯示植物活力與地脈能量濃度的比例回到11.1,恢複到健康共生狀態。更讓人驚喜的是,周邊未異化的星眠花也因能量流動恢複,綻放得更加鮮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原來守護生態,就像照顧一個大家庭,每個成員都不能少。”小霜感慨道,之前他總認為“守護”就是解決危機,現在才明白,真正的守護是維係整個係統的平衡,讓每一部分都能健康存在。
接下來的兩天,小螢團隊設計了更貼近實戰的培訓內容:讓實習守護者們模擬“單一植物過度繁殖”“地脈能量突然激增”等場景,學習如何通過調整植物分布、引導能量流向等方式維護平衡;還帶他們參與“花海補種計劃”——根據不同區域的地脈能量特征,選擇合適的植物品種補種,確保共生係統的多樣性。
培訓最後一天,實習守護者們接到了一項特殊任務:為花海盆地設計“長期共生監測方案”。小霜組提出在關鍵節點安裝“智能監測儀”,實時傳輸植物與地脈數據;小薇組建議定期補種平衡草,預防異化植物出現;小羽組則補充,每年舉辦“花海共生節”,讓周邊百姓也參與到地脈保護中——他們的方案被花海守護者采納,將作為花海星域未來的守護計劃實施。
告彆時,花海守護者為每位實習守護者送上了“共生種子包”,裡麵裝著焰心花、凝露花、星眠花的種子,還有一小瓶地脈能量結晶液。“這些種子需要用你們的守護信念培育,”守護者笑著說,“希望你們無論到哪裡,都能記得花海星域的理念——守護不是獨自戰鬥,而是與萬物共生。”
小螢也為實習守護者們準備了禮物——一本《花海共生觀察筆記》,裡麵記錄著不同植物的能量需求、共生危機的應對案例,還有她團隊當年與異化植物對抗的詳細經曆。“這本書裡的每一個案例,都是花海地脈與我們的‘對話’,”小螢說,“未來你們遇到新的生態危機,或許能從這些對話中找到答案。”
“傳承號”駛離花海星域時,實習守護者們站在甲板上,手中的種子包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綠光,與下方連綿的花海相互呼應。小羽輕輕撫摸種子包,輕聲說:“我要把這些種子種在我的家鄉,讓那裡也有花海一樣的共生美景。”
回到教學艦的模擬艙,小螢翻開新日誌,在風語星域的記錄後寫下:“花海星域培訓圓滿結束,實習守護者們不僅掌握了生態型地脈的守護技巧,更理解了‘共生共榮’的守護本質。原來地脈守護不是孤立的任務,而是維係整個星穹生態的紐帶——每一株植物、每一縷能量,都是這個紐帶的一部分,隻有尊重每一部分的需求,才能讓星穹的和平永遠延續。”
阿岩指著星圖上的“極光邊緣星域”,笑著說:“下一站去極光邊緣星域吧!那裡的地脈能量與極光共生,能讓孩子們學習‘特殊環境下的共生守護’,跟花海的生態守護形成補充。”
小螢點頭,目光望向舷窗外——花海星域的花瓣還在隨風搖曳,地脈能量與植物的共生之歌,仿佛還在星空中回蕩。她知道,“傳承之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還會有更多星域的守護智慧等待發掘,更多年輕守護者的信念需要點燃,但隻要始終帶著“尊重與共生”的初心,星穹的守護傳承就會永遠充滿生機,如同這片永不凋零的花海,永遠綻放著和平與希望。
從楚玄武的“敬畏自然”,到林曉星的“順應規律”,再到小螢團隊的“共生共榮”,星穹的守護理念在一代代傳承中不斷深化——守護不是對抗,不是征服,而是理解、順應與陪伴。每一代守護者都在為星穹生態添磚加瓦,每一次培訓都在為這份生態平衡注入新的力量,而這份力量,終將讓星穹的每一片土地、每一種生命,都能在共生中綻放最美的光彩,直到宇宙的永恒。
喜歡重生之我的召喚物是一隻龜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的召喚物是一隻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