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音筆的指示燈閃了一下,陳岸摸了摸口袋裡的紙條。
五百塊。
他沒有立刻離開,而是站在會議室角落發了會兒呆,目光落在窗外的碼頭上。
風從走廊吹進來,裹挾著鐵鏽和魚腥味,混在一起,有些嗆人。可他的腦子裡卻反複回響著另一個數字...73.8。
那是錢萬三摔壞計算器前最後定格的數值,像根刺,深深紮在記憶裡,怎麼都拔不出來。
轉身離開時,他順手將錄音筆塞進內袋,指尖不經意觸到夾層裡那半枚港幣。
那是五十八章那天淩晨,在礁石縫中撿到的。當時隻覺得編號似曾相識,如今再回想,尾號“738”三個字猛然跳入腦海,竟與計算器上的數字完全吻合。
真的隻是巧合嗎?世上哪有那麼多巧合。
回家途中,他拐進了村口的小賣部,買了包最便宜的煙,隨口問老板娘:“最近有沒有港商來買糖果?就是那種帶錫紙包裝的。”
老板娘一邊找零一邊答道:“上個月陳天豪來的時候發過,孩子們都搶瘋了。你弟弟也拿了一顆,記得不?”
陳岸嗯了一聲,沒再多問,揣著煙走了。
回到屋裡,他從床底下取出密封袋,把那半枚港幣攤在桌上。燈光下,硬幣邊緣卷曲變形,像是被人踩過又摳出來的。
他拿出放大鏡...這是洪叔送的,原本用來檢查漁網破洞——一點點對準編號。尾數確實是738,前麵還能辨認出“hkd500”的字樣。
五百塊港幣。
他忽然輕笑了一聲。錢萬三辦公室牆上掛著“年度創收目標——500萬元”,而孩子口供裡說的是“五百塊城裡打工”。一個說的是人民幣,一個說的是港幣,單位差得遠,可數字偏偏咬得嚴絲合縫。
他將殘幣重新封好,走到院子裡。天已經黑了,海風刮得電線嗡嗡作響。他抬起手,浸入水缸中的海水。
係統語音準時響起:“今日簽到成功,獲得‘深海壓力適應訓練法’。”
他愣了兩秒。
這技能聽起來玄乎,說明卻簡單:通過調節呼吸節奏,可在水下停留更久,不受深水壓迫影響。適合潛水、管道搜查這類任務。
他抬頭望向縣賓館的方向。那地方臨海而建,後廚排汙管直通潮溝,漲潮時能淹沒半米深。
港商常住那裡,趙有德也時不時去“彙報工作”。若真有洗錢賬本,燒不完的,多半會被塞進下水道衝走...或者,故意藏在裡麵,等風頭過去再撈出來。
他換上舊膠衣,戴上遮陽帽,遮住了大半張臉。出門前,往兜裡塞進防水袋、小刀和一支老式手電筒。
到了縣賓館後牆,他在排水口附近蹲下觀察。鐵柵欄鏽跡斑斑,但每晚九點多會有工人衝洗廚房垃圾,打開十分鐘。他算準時間,躲在綠化帶後等待。
果然,九點多,門開了。穿著白圍裙的廚工拎著一桶臟水嘩啦倒進去,嘴裡嘟囔:“天天讓我們衝油槽,誰受得了這味兒。”
等他走遠,陳岸立刻起身,撬開鬆動的螺絲,掀開蓋子。一股腐臭撲麵而來,混著爛菜葉和動物內臟的氣息,熏得人睜不開眼。
他深吸一口氣,按照係統所授的方法,放慢呼吸節奏,低頭鑽了進去。
水中渾濁不堪,浮滿油汙和沉澱物。他順著主排汙管向前爬行,手電光隻能照亮半米左右。兩側管壁滑膩,長滿青苔與貝殼。偶爾還能看見泡脹的老鼠屍體卡在拐角處。
爬了約十五米,他在一處u型彎道底部摸到一個塑料袋。外麵裹了三層保鮮膜,再用膠帶緊緊纏繞,顯然是為了防潮防水。
他用小刀割開袋子,裡麵是一本記賬本,紙張已泡發,字跡暈染,但仍能辨識部分內容:
【日期:3月12日】
【項目:扶貧專項補貼】
【金額:8萬元】
【收款人:趙有德】
【備注:cth→轉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