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加快速度,重新爬上通風井。剛合上擋板,保安就進來了。
“張工,您沒事吧?”
“沒事。”張建國的聲音已恢複冷靜,“剛才誤觸了毒氣測試程序,已經關閉。”
“需要上報嗎?”
“不用。內部處理即可。”
陳岸在管道中匍匐前行,耳機突然震動。陳小滿的聲音傳來:“哥,視頻傳上來了,有點模糊,但能看清臉。”
“存好。”他低聲回應,“彆轉發,等我回來再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回到生態館時已是淩晨一點。指揮室空無一人,隻有監控屏幕閃爍微光。他坐下,將u盤插入電腦。
文件夾展開,第一項是《聲呐儀起源研究報告》。
他點開閱讀十分鐘,眉頭越皺越深。
這儀器並非現代產物。其設計圖最早出現在1953年,由一位名叫林淑芬的女性提交。項目名為“深藍”,目標是建立全球海底共振網絡,實現跨洋通訊。後來計劃被叫停,資料也被封存。
而林淑芬,正是陳天豪的情人。
更關鍵的是,報告末尾附有一段錄音,日期為1980年,背景傳來海浪聲。
“如果係統選中了彆人,”女人說道,“那就說明,真正的‘海洋之子’,並不在我們手裡。”
陳岸關閉文件,靠在椅背上。
原來他們一直在尋找他。不是為了技術,而是為了確認——他是否就是那個“被選中的人”。
他走到窗前。遠處海麵平靜,幾艘漁船靜靜停泊。
手機響了。
是周大海打來的。
“岸哥,西北角浮標區發現異常信號,像是有人在測試聲呐頻率。”
“什麼頻段?”
“和你那天宣誓時發出的一樣。”
陳岸握緊手機:“讓他們撤回來,彆靠近。”
“可是...”
“照做。”
掛斷電話,他打開地圖,定位該區域。坐標正好落在國際海洋集團租用的勘探船上。
他調出股東大會日程。明天上午九點,董事會將在總部召開,議題是“民間監測網絡整合方案”。
陳岸拿起筆,在紙上寫下三個名字:張建國、錢萬三、馬明遠。
然後劃掉了前兩個。
隻剩下一個。
他按下通訊鍵。
“小滿。”
“在呢哥。”
“準備一份材料,關於張建國的所有證據,加上克隆體視頻剪輯。我要在股東大會開始前十分鐘發給每位董事。”
“他們會信嗎?”
“不一定。”陳岸盯著屏幕上那艘船的軌跡,“但他們一定會想知道——為什麼那艘勘探船,正在模仿我的聲呐頻率。”
喜歡簽到漁村,我靠係統逆襲成海王請大家收藏:()簽到漁村,我靠係統逆襲成海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