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重新規劃了路線,車子繞開封鎖路段,駛上一條鄉道。陳岸握著方向盤,目光始終注視前方,一言不發。副駕駛座上的文件袋依舊在,裡麵三份證據完好無損。
抵達法院時,庭審已經開始了。
張建國坐在被告席上,身穿囚服,頭發淩亂,臉上卻掛著笑意。看到陳岸進來,他咧嘴笑得更開:“你們來了?我還以為你們回不來了。”
法官敲響法槌:“原告方,請提交最終證據。”
陳岸沒有回應,徑直走到證物台前,打開防水袋,取出密封盒,遞給法庭技術專家:“這是原始樣本,已完成雙盲複檢,全省通用認可。”
專家接過盒子,當眾開啟,取出一小片紙樣放入電子顯微鏡。投影屏幕亮起,畫麵逐漸清晰。
“目前展示的是協議用紙的纖維結構。”技術人員站在一旁,語氣平穩,“這些纖維呈交叉網狀排列,密度高,且有明顯的壓痕波紋。”
他調出另一幅圖像:“這是1983年陳天豪私人造紙廠的設備圖紙,滾筒編號07。這種紋理僅由這台機器產生,全球獨一無二。”
張建國臉上的笑容微微一滯。
陳小滿突然站起身,舉起算盤指向屏幕:“等等!這個紋路……我見過!”
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到她身上。
她快步上前,從書包裡拿出一張泛黃的紙——是父親日誌的背麵。她將紙貼在投影旁:“看這裡,壓痕的方向,和我爸以前用的紙完全一樣!那批紙來自港商的貨單底聯!”
法官立即下令比對。
幾分鐘後,結果出爐:纖維結構匹配度達99.2。
旁聽席瞬間嘩然。
張建國猛地站起,椅子翻倒在地,發出刺耳聲響。“你們懂什麼!”他嘶吼道,“我隻是個替罪羊!真正做事的人還在外麵!陳天豪不會放過你們,一個都跑不了!”
聲音尖利,如同被人扼住喉嚨。
法庭霎時陷入寂靜。
這時,陳岸開口了。他將聲呐儀連接音響,按下播放鍵。
錄音響起。
一個低沉的聲音清晰可辨:“用老廠的紙,簽八月十五,事後讓張建國頂罪。”
正是陳天豪的聲音。
每一個字都清晰入耳,令人脊背發涼。
張建國的臉色瞬間慘白。
就在此刻,側門被猛然踹開。
周大海衝了進來,手裡舉著衛星電話,衣服未換,褲腳還沾著海水。“黑匣子第三段解密了!”他高聲喊道,“貨輪日誌顯示,這批特製紙張的編號,與二十年前三起走私案所用為同一批!所有記錄都在!”
法官重重敲下法槌:“肅靜!肅靜!”
但整個法庭已然失控。
記者們瘋狂拍照,旁聽者議論紛紛,有人甚至站了起來。張建國癱坐回椅子,雙手死死抓著鐵欄,指節發白。
技術人員關閉顯微鏡,摘下眼鏡擦拭後重新戴上。他看了陳岸一眼,輕輕點頭。
陳岸取出父親的日誌殘頁,與偽造協議一同置於展板上。
兩份文件並列擺放,紙張、墨跡、纖維如出一轍。
唯一的區彆在於:一份寫著真實航線,另一份則標注虛假日期。
“他們用了最好的紙,最精細的工藝。”陳岸說道,“但他們忘了,紙會說話。”
“八月十五那天,台風登陸,所有船隻都已回港避風。我父親是唯一出海的人。他們選這一天造假,並非疏忽,而是認定沒人能證明那天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