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災波及很廣,地主家也沒有餘糧,逃難的隊伍不斷減少,成為荒骨。
少年也履步蹣跚,倒在了路上。倒下的人太多了,沒有人為之停留,隻能怒罵該死的老天。
畫麵一轉,少年被一個老僧所救,成為白雲寺的一個小沙彌,有了自己的法號,明心。
驚人的才智讓他飛快的學習,將佛經融會貫通,三十歲就已經成為禪宗級彆的人物,整個白雲寺沒人比他的佛法更加高深,明心大法師的名聲也出現在大江南北。
明心有了想法,他想成佛。
陳陽搖了搖頭,佛門講究四大皆空,向佛求佛,落了下乘,不過明心和尚已經成為禪宗了,又怎麼會不懂如此簡單的道理,陳陽接著往下看。
辭彆白雲寺,正值皇朝末年,土地並兼,天災無數,民不聊生,明心決定救人向善,得以成佛。
憑借明心大法師的名聲為士紳富人講經說法,換取酬勞,然後買米施粥,一路行善。
施粥十年得到在世聖佛的稱號,可是明心越發迷茫,見多了人性的惡心中產生疑惑,喃喃自語,“佛真的能教導眾生嗎,百姓吃都吃不飽。”
“完了”,陳陽看到這裡發出感慨,明心開始質疑自己的信仰了。這就是人常說的識障,渡過去了就是一代高僧,恐怕明心沒有渡過去。
明心停了下來,選了一處山清水秀的小鎮,在附近小村子建設自己的佛寺。取名我佛諧音,臥佛寺。
明心大法師名聲在外,前來參拜禮佛的人絡繹不絕,香火錢也是不少。施粥還能繼續。明心給災民們講經說法,然後施粥,度人向善,但是救的越多,災民越多。
可人心本惡,有了明心的施粥便有人不事生產,更是把一家人帶過來蹭吃蹭喝。如果明心驅趕,就說他道貌岸然,隻為名聲。明心也被名聲所綁架,任由如此。
慢慢的,朝廷賦稅加劇,活不起的人更多了,禮佛的人少了,請他講經說法的人也沒了,香火錢難以為繼。
明心也不得不參與勞作,賺取銀錢,身形也變得乾瘦,黝黑。
可一個人如何滿足村民。施粥也從滿碗,變得清湯寡水。得不到滿足的人們開始怨恨,散播謠言敗壞明心大法師名聲。
這下更沒有人禮佛,最後一點糧食都沒有的村民,把目光盯上了這臥佛寺。
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受過明心大法師恩惠的村民,將罪惡之手伸向了他。
臥佛寺被毀,一切值錢的東西都被搶走,就連牆上的壁畫也因為有紅色朱砂,牆皮都被剝了下來。
明心大法師最後三聲質問,“導人向善錯了嗎?施粥救苦錯了嗎?我想成佛錯了嗎?”
似在問那些罪惡之人,也在問自己,更在問神佛。
一柄長刀落下,直指明心大法師的脖頸。
原來如此,就說怎麼沒有頭,原來頭被人砍了,那最後又怎麼成為雙手雙腳被定住的樣子呢?
就在此刻,畫麵截然停止,陳陽變成了明心。
“如果你是我,你該如何做?”識海傳來幽幽的一聲歎息。
陳陽發現自己能動了,隻不過是頂著明心大法師的身體。
長刀落下,陳陽往前一撲,躲過長刀,明心大法師沒有任何武功法力,隻是普通人。
不過技巧還在,況且對付的也是普通人。陳陽目露凶光,明心太善了,被道德綁架,可他不是。
回身反打,肘擊下肋,持刀男子吃痛。手中長刀落下,單手接住。
俯身旋風刀,一刀梟首。
畫麵停止,開始倒退,被砍之人的脖子也恢複如初,回到剛剛接管身體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