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周天子的征召後,尹喜陷入了對未來的沉思。函穀關的星空,那片他自兒時便仰望的璀璨天幕,每一顆星辰都似老友般熟悉親切。在無數個靜謐的夜晚,他曾與這些星辰默默對視,從它們的閃爍中探尋天地的奧秘。然而,在他內心深處,總有一股無法抑製的衝動,一種對未知星空的強烈渴望如暗流湧動。他深知,函穀關的星空雖清澈純淨,宛如一顆鑲嵌在天地間的明珠,卻僅僅是天地浩瀚星圖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小小角落。
天下何其廣袤,在那遙遠的四方,必定還有諸多奇妙的觀星勝地,隱匿著無數尚未被他揭開的星象奧秘,如同神秘的寶藏等待著他去探索、去領悟。那些未知的星辰或許正散發著獨特的光芒,訴說著不為人知的故事,這一切都令尹喜心馳神往。
尹虔雖對兒子的離去滿心不舍,心中滿是牽掛,但他明白,真正的成長需要廣闊的天地作為舞台,如同雄鷹需在廣袤蒼穹中翱翔方能練就強健的羽翼。他輕輕拍著尹喜的肩膀,目光中滿是鼓勵與期許,語重心長地說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孩子,去吧,去外麵的世界闖蕩一番,去見識那天地的廣闊。但彆忘了,常回來看我們。”
蘇氏則默默地為兒子準備行囊,她的眼神中透露出無儘的擔憂與慈愛。她小心翼翼地將《甘石星經》放入行囊,這部典籍對尹喜而言,無疑是視若珍寶的存在,其中承載著無數前人對星象的觀測與智慧結晶,是尹喜探索星象世界的重要指引。接著,她又將筆墨紙硯一一擺放整齊,每一支筆、每一塊墨、每一張紙、每一方硯,都承載著母親對兒子的細心關懷,以便兒子隨時記錄下旅途中所見所聞的星象奇觀。最後,她輕輕放入那塊刻著星軌的石板拓片,仿佛這塊拓片能如溫暖的懷抱,給兒子帶來家的溫暖與力量。她溫柔地撫摸著尹喜的頭,叮囑道:“在外要照顧好自己,觀星時彆著涼。遇到難處就找當地的尹氏族人,他們會幫你的。”
尹喜懷著對未知的憧憬與對父母的深深不舍,鄭重地拜彆父母,背著行囊,毅然踏上了充滿未知的遊學之路。
尹喜首先向南進發,來到了神秘而美麗的楚地。楚地多山,連綿起伏的山巒猶如大地的脊梁,而雲夢澤則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其中,煙波浩渺,如夢如幻。當夜幕降臨,尹喜登上君山之巔,極目遠眺,仿佛置身於一個夢幻般的星象世界。
隻見南方朱雀七宿在夜空中格外明亮,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依次排列,宛如一隻展翅欲飛的大鳥,在浩瀚星空中翱翔。《夏小正》曾生動描述:“南方朱雀七宿明,井鬼柳星張翼軫。”眼前的景象與書中描繪完美契合,令尹喜深感震撼。
據《甘石星經》記載,南方朱雀七宿,井宿八星如井之形,主水事;鬼宿四星,中間一星白色如粉絮,似有靈氣,主視明察奸謀;柳宿八星,狀如垂柳,主草木;星宿七星,為朱雀之頸,是衣裳文繡之象,主急事;張宿六星,形狀如弓,主珍寶、宗廟所用及衣服;翼宿二十二星,如鳥之羽翼,主遠客;軫宿四星,居中而明亮者為長沙星,主壽命,其旁有星名左轄、右轄,主王侯。
當地的巫祝得知尹喜對星象感興趣,便熱情地向他介紹:“楚人信奉朱雀,它乃南方之神靈,能為我們帶來豐收與平安。每至重要時節,我們都會舉行盛大儀式,祈求朱雀庇佑。”尹喜聽後,心中感慨萬千。他明白,不同的地域,因著獨特的曆史與文化,孕育出了各異的星神信仰。儘管形式不同,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卻是一致的。在楚人眼中,朱雀不僅僅是星象的象征,更是他們心靈的寄托,承載著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祈願。
接著,尹喜向西前往秦國。秦國的大地,廣袤而雄渾,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豪邁之氣。這裡的星空,與函穀關有著幾分相似,卻更顯磅礴大氣。西方白虎七宿在夜空中如同一隻威風凜凜的巨獸,散發著令人敬畏的氣息,仿佛在彰顯著秦國的強悍。
尹喜來到鹹陽城外的渭水河畔,尋了一處靜謐之地觀星。此時,太白星在夜空中異常明亮,光芒奪目,宛如一顆耀眼的明珠鑲嵌在天幕。尹喜心中一凜,想起《夏小正》裡“太白經天,天下革,民更王”的記載,又憶起《甘石星經》中言太白星“其出也,為兵為喪,為饑為兵,為誅殺”。太白星主殺伐、變革,其異常明亮,預示著秦國必有重大變故。
果不其然,不久後他便聽聞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的消息。商鞅變法推行一係列改革措施,包括廢除井田製、獎勵耕織、推行縣製等,極大地激發了秦國的國力。隨著變法的推行,秦國國力日漸強盛,正應了這明亮的太白星象。秦國在變法的推動下,如同一頭覺醒的雄獅,在戰國的舞台上逐漸嶄露頭角,而太白星的明亮,仿佛是上天對這場變革的預示與見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後,尹喜向北來到燕趙之地。這裡的冬天,寒冷而漫長,天空仿佛被冰雪擦拭過,顯得格外高遠而清冷。北方玄武七宿的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在夜空中清晰可見,宛如一隻龜蛇交纏的神獸,靜靜地守護著北方的安寧。
據《甘石星經》記載,鬥宿六星,狀如鬥,主天子之壽命,亦主宰相爵祿之位;牛宿六星,主犧牲之事,亦主關梁;女宿四星,主布帛、珍寶、嫁娶;虛宿二星,主死喪哭泣之事,又主北方邑居;危宿三星,主天府、天市、架屋;室宿二星,主軍糧,亦主土功;壁宿二星,主文章,天下圖書之秘府。
當地的獵戶得知尹喜對星象感興趣,紛紛圍過來分享他們的經驗。一位老獵戶指著天空說:“我們在山林中打獵,全靠鬥宿辨彆方向。每當看到鬥宿的位置,就知道該往哪走。而虛宿,則能幫我們判斷寒冬的時長。星象,就是我們在山林中生存的依靠啊。”尹喜認真地聽著,他深刻地感受到,星象對於這些普通百姓而言,並非遙不可及的神秘之物,而是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他們生存的指引。鬥宿的位置如同天然的指南針,為獵戶們在山林中指明方向,讓他們在茫茫林海中不至於迷失;而虛宿的明暗變化,則如同大自然的時鐘,提醒著獵戶們寒冬的腳步,以便他們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遊學的三年時光裡,尹喜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他見過了不同地域的星空,領略了它們的獨特魅力;也聽過了各種各樣的星象傳說,感受著各地文化的差異。他發現,無論身處何地,星辰始終遵循著既定的規律運行,它們的軌跡亙古不變。然而,不同地域的人們,基於各自的文化、習俗和生活方式,對星象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與運用。
他將這些寶貴的見聞詳細地記錄在竹簡上,精心繪製出各地的星圖,並仔細標注出不同的星象解讀。行囊中的竹簡漸漸裝滿,每一卷都承載著他的探索與思考。隨著見聞的增長,他的眼界也愈發開闊,對星象與人間的聯係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這一日,尹喜站在泰山之巔,等待著日出。黎明前的黑暗中,星空璀璨奪目。東方蒼龍七宿在晨曦的微光中漸漸隱去身形,仿佛完成了一夜的守護,即將沉睡。《夏小正》雲:“角宿一星左角明,右角不明太微宮。亢宿四星恰如秤,氐宿四星下胸橫。房宿四星騎官下,心宿三星五老名。尾宿九星如鉤狀,箕宿四星似簸形。”這東方蒼龍七宿,角宿為龍角,亢宿為龍頸,氐宿為龍胸,房宿為龍腹,心宿為龍心,尾宿為龍尾,箕宿為龍尾擺動揚起的灰塵,它們在夜空中守護著東方。
而西方白虎七宿仍在西天閃耀,堅守著最後的光芒。西方白虎七宿,奎宿十六星,狀如破鞋,主以兵禁暴;婁宿三星,為天獄,主苑牧犧牲;胃宿三星,主倉廩,五穀之府;昴宿七星,形如髦頭,主獄事;畢宿八星,狀如掩兔之畢,主邊兵,主弋獵;觜宿三星,為三軍之候,行軍之藏府;參宿七星,中央三星橫列,如衡石,下有三星,為罰,主斬刈。
當第一縷陽光刺破黑暗,灑在尹喜身上,他望著眼前壯麗的景象,心中豁然開朗。他忽然明白,遊學探星跡,不僅僅是為了觀賞不同的星空,更是為了洞察不同地域人們的內心世界。天地遼闊無垠,星辰遙不可及,但它們卻始終與人間的煙火緊密相連。每一片星空下,都有著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活。而他,將帶著這些感悟,繼續在探索星象與人生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喜歡文始證道錄請大家收藏:()文始證道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