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後三日的夜,總帶著點未褪儘的料峭。尹喜披著素色苧麻披風站在關樓最高處,指尖捏著那枚傳了三代的銅製星盤。盤上的北鬥七星被摩挲得發亮,鬥柄正指向東方,像一柄懸在天際的玉勺。夜風卷著關外的沙塵,撲在臉上微疼,他卻渾然不覺——目光死死盯在東方天際那一縷若有若無的紫。
起初誰都沒把這氣當回事。寅時換崗的兵卒以為是晨霧染了霞光,隨口跟同伴提了句“東邊雲彩怪好看的”;負責炊飲的老婦揉著惺忪睡眼添柴時,隻當是灶煙飄得高了,在天上洇出片淡紫。直到尹喜在卯時登上關樓,星盤的銅圈與那縷氣對上的刹那,他突然按住了腰間的《甘石星經》,指腹在“景雲”二字上微微發顫。
“不是霞,也不是煙。”他對著空曠的關樓低語,聲音被風撕成碎片。星盤的刻度精準地卡著紫氣的軌跡,那氣像有生命般,貼著昴宿的邊緣緩緩遊移,既不似晨霧那般隨晨曦消散,也不似炊煙那般混沌——邊緣清晰如裁,帶著種玉質的溫潤光澤。他想起《夏小正》裡“昴七星,頸昴如同毛發形”的句子,此刻那七顆星真像獸頸上豎起的鬃毛,而紫氣就貼著鬃毛的縫隙淌,像一匹被誰悄悄展開的紫綾。
第一夜的觀測記在竹簡上,墨跡帶著夜露的潮意:“春分後三日,東方見紫氣一縷,長三尺,寬寸許,色若紫石英,寅時現,卯時隱。與歲星軌跡初合。”寫下“歲星”二字時,他特意抬頭望了眼木星的方位——那顆亮得發暖的星正懸在房宿上方,像顆被匠人打磨過的蜜蠟珠。《甘石星經·歲星篇》說得明白:“歲星順行,則五穀豐登,王道昌明。”可這紫氣……太淡了,淡得像宣紙上沒蘸足墨的筆鋒,讓人猜不透究竟藏著什麼深意。
第二夜的紫氣濃了些,能看清它並非直挺挺地飄,而是帶著細微的起伏,像遊魚擺尾。尹喜搬了張案幾到關樓,案上攤開《分野圖》,圖上函穀關正對著尾、箕二宿的分野,尾宿像條散開的鳳尾,箕宿則像隻簸箕。他用狼毫蘸著朱砂,沿著紫氣的路徑畫了道弧線,恰好落在箕宿的第三星旁。“箕主風,又主口舌。”他撚著胡須沉吟,忽然想起昨日關內兩家商戶為了攤位爭執,鬨到關署時還麵紅耳赤——難不成這氣是凶兆?可指尖觸到紫氣映照在案上的淡影時,分明感到一絲暖意,絕非戾氣。
第三夜,怪事發生了。紫氣行至心宿二旁時,突然停頓了片刻,那團紫竟像水滴般漾開圈漣漪。心宿二是顆紅得發暗的星,《夏小正》叫它“大火”,民間喚作“商星”,主“大旱、兵亂”。尹喜的心跳漏了一拍,慌忙翻《甘石星經》,指尖劃過“景雲犯大火,有聖人過”的條目時,燭火突然“劈啪”爆了聲,燈花濺在書頁上,燙出個小黑點。他盯著那個黑點出神,忽然想起幼時聽祖父說,商星與參星永不相見,就像上古的閼伯與實沈,是世仇的象征。可這紫氣竟敢在商星旁停留,是不怕觸怒凶星,還是……它本身就帶著能消弭戾氣的力量?
第四夜的觀測多了個幫手——關內的老占星師。老人眯著眼看了半宿,從懷中摸出個龜甲,搖出的紋路顯示“乾上坤下,泰卦”。“泰者,通也。”老人的聲音帶著牙床漏風的嘶嘶聲,“這氣走得穩,不飄不蕩,是從地脈裡湧出來的。你看它過畢宿時,那些小星子都亮了些,這是‘德潤群星’之象。”尹喜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果然見畢宿的八顆小星比往日清亮,像被紫氣洗過一般。《甘石星經·畢宿》載“畢主邊兵,又主刑罰”,此刻卻透著柔和,倒像是收起了鋒芒的劍。
第五夜的紫氣已能看出明顯的流向——正對著關樓西側那棵三百年的老柏。樹底下埋著塊“函穀關界”的石碑,傳說是戰國時所立。尹喜讓人搬來梯子,爬上柏樹的虯枝,發現紫氣在樹冠間繞了三圈,才繼續向西。他躺在樹椏上,鼻尖縈繞著柏葉的清香與紫氣的微甜,忽然懂了老占星師的話——地脈的氣與天上的星,原是相通的。就像這老柏的根紮在地底,枝葉卻探向星空,紫氣便是天地之間的線,把地下的靈與天上的神縫在了一起。
第六夜,他在劄記裡畫下紫氣與歲星的軌跡圖,兩條淡紫色的線像藤蔓般纏繞著,在房宿與心宿之間織出張細網。“歲星每日行一度,紫氣同步,不差分毫。”筆尖懸在紙麵,他忽然想起《甘石星經》裡“歲星為木德,主仁”的記載,又想起紫氣初現時,關內那兩家爭執的商戶竟主動和解了,還合夥捐了些米糧給關樓的兵卒。這難道就是“仁”的征兆?
第七夜的子時,紫氣突然濃如紫綢,在東方天際鋪開半尺寬的帶子。尹喜握著星盤的手微微發抖,因為他看見歲星與紫氣在尾宿處交彙的刹那,尾宿的九顆星竟齊齊亮了三分,像被點燃的燈。《夏小正》唱“尾九星,如鉤狀在箕東”,尾宿主“後宮”,也主“祥瑞”,此刻的亮,是在迎誰?他低頭看劄記上那句“恐有聖人至”,忽然覺得墨跡都發燙。
關樓的銅鈴在風中輕響,尹喜對著東方深深作揖。紫氣掠過他的肩頭時,帶起一陣極淡的香,像蘭草混著鬆脂。他知道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當紫氣與歲星的軌跡徹底重合的那刻,必有一雙腳,會踏碎關外的晨露,帶著天地的期許,叩響函穀關的門。
他在劄記的最後添了行小字,墨色被夜露暈開些許:“七夜紫氣增,與歲同軌,如線貫珠。觀其向,當至關下。”放下筆時,天已泛白,第一縷晨光刺破雲層,恰好落在劄記的“聖人”二字上,像給那兩個字鍍了層金。
喜歡文始證道錄請大家收藏:()文始證道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