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三夜,貞德在九江大敗阿濟格,原本帶著將近8萬大軍南下,圍攻九江的阿濟格,在這一晚輸得底褲都沒了,隻帶著不到1萬騎兵翻山逃出了九江。
劉肇基率領騎兵繼續追擊阿濟格殘兵,而勝利的明軍則滿山遍野地抓起了俘虜。
甚至連拉拉隊成員,老弱殘兵都耐不住寂寞,拿著鋤頭衝進了戰場,想要為子孫搏一個功名。
一個70多歲的老頭,拿著鋤頭俘虜了兩名俘虜,張開沒了牙的大嘴,興奮得手舞足蹈。
按照貞德對士兵們的承諾,這兩個俘虜,起碼可以為他的子孫分得2畝土地了!
什麼叫人民戰爭?這就叫人民戰爭!
隻要激勵到位,領導有信用,能夠及時兌現獎勵,連70多歲、半截身子都入土了的老頭,也能化身成一個戰士,在戰場上悍不畏死!
那更何況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呢?
誰說漢人沒有尚武精神?!
誰說中國人都是東亞病夫?!
呸!隻要當官的不腐敗,隻要地主、商人不剝削老百姓,中國老百姓的潛力,是不可想象的!
在夜幕之中,數萬人舉著火把,齊聲高呼萬歲!
“明軍萬歲!”
“公主千歲!”
大明,有救了!
這些百姓們熱淚盈眶,他們終於在這亂世中,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看到了國家振興的可能。
江西、新餘。
與阿濟格丟盔棄甲、狼狽地一路狂奔不同,吳三桂的軍隊則要悠閒許多。
由於貞德把江西境內的幾乎所有守軍都調去了九江、瑞昌戰場,除了楊廷麟駐守南昌以外,江西其餘地方幾乎全是空城。
因此吳三桂這一路上,順利得甚至一度讓他懷疑人生。
不過,在突破了新餘這道江西西部的重要要塞之後,吳三桂也徹底把心放回了肚子裡。
他果然沒有判斷錯!
吳軍手下的士兵們也對吳三桂無比地佩服,說句實在話,雖然吳三桂這人人品不咋地,但是士兵們跟著他打仗,順風能打勝仗立功,逆風能安全地逃脫,少死人。這樣的將領,其實是能得到手下士兵的忠心的。
在吳三桂的軍隊進入湖南境內後,他們又碰到了當初在南昌中了貞德的陷阱,損失大部分兵力,狼狽逃跑的金聲恒。
不過,要說這金聲恒倒也是個人才,這一路上通過各種辦法,居然又把自己的軍隊人數拉到了兩千多人的規模,當然,大多其實是強征壯丁了。
於是這兩個難兄難弟合兵一處,大約7千人朝著湖南嶽陽奔襲而去。
鎮守湖南的總兵何騰蛟,本來還想派兵攔截一下,但一聽說敵將打著“吳”字旗幟,是吳三桂的5千關寧鐵騎,立刻保存實力,當起了縮頭烏龜。
而此刻在湖南北部和湖北南部的戰場上,田見秀的軍隊也沒有閒著。
由於清軍主力被牽製在九江,並且大半損失,田見秀趁機在鄂南大肆攻城掠地,一路攻占了武昌、黃岡、黃石、鹹寧等地,清軍駐守陽新的1萬人,麵對田見秀的號稱15萬大軍,不敢輕舉妄動,隻能龜縮在陽新縣城裡等待阿濟格的援軍。
然而,他們最終等來的,隻是一支僅剩7千人左右的形同乞丐的軍隊。
在路過紅娘子營地時,阿濟格再次遭到了重大損失,在留下來3千屍體和俘虜後,僅剩7千人衝到了陽新縣城外。
不過好在陽新縣城內的1萬清軍基本上建製完整,裝備齊全,在城內外清軍的夾擊下,看守陽新的順軍部隊被衝出一個口子,於是城內的1萬清軍順利地與阿濟格彙合,然後一起朝嶽陽跑去。
當然,他們的形象,和瀟灑哥吳三桂的軍隊可謂一個在地上,一個在天上了。
喜歡大明貞德傳請大家收藏:()大明貞德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