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妶玉說出從奉節出發,偷襲安康的戰略後,三人用一種不可名狀的眼神看向她。
妶玉笑了笑,她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那如果我把一門紅衣大炮分解成上千個磚頭大小的鐵塊,每個士兵背一塊,等到了陝西再組裝成一門大炮呢?”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就更像傻子了。
站在現代人的視角很容易理這句話,那不就是來料加工嘛!
就好比生產一部手機,芯片可能是台灣地區的,屏幕可能是韓國的,顯卡可能是美國的,電池是大陸的……所有這些零部件通通運輸到中國某城市的工廠,進行組裝。
但是你站在明朝農業社會的視角,他們是理解不了的。
把大炮分解成上千個小鐵塊,到地方再組裝?
怎麼可能嘛!大炮是一個整體,需要整體鑄造的,怎麼可能用上千個零件組裝嘛!
見和他們說不明白,妶玉命人將鐵匠王德發叫了過來。
這王德發就是當初參與了研製後膛槍的王鐵匠,他本來就是隸屬於第四師李本深部的工匠,這次也隨著第四師,帶領幾十個造炮工匠一起來到了重慶。
打仗需要消耗武器和彈藥,這些東西在交通不便利的明代,不可能從江西長途運輸補給重慶,因此在出發前,妶玉特地挑選了一些有經驗的工匠隨軍,到了重慶後,這些工匠在王德發的帶領下,很快便建造了一座小型煉鋼爐和簡易兵工廠,每日生產用於消耗的子彈和炮彈。
“王師傅,建造一座煉鋼爐,製造一門紅衣大炮需要多長時間?”
“回殿下,短則半年、長則一年。”
聽到這話,譚文等人歎了口氣。
打仗兵貴神速,更何況是偷襲安康,要是到了陝西後再花費半年的時間造大炮,清軍早就完成了布防,偷襲也就失去了意義。
然而,妶玉聽到這個回答後,卻並沒有灰心喪氣,而是繼續問了下去。
“如果建造煉鋼爐的所有材料、煤炭、鐵礦石、鑄炮模具等等,全部都已經有了呢?”
“一個月!”王德發略一沉思,斬釘截鐵地回複道。
“很好!那如果,事先把鐵礦石全部煉成鋼錠呢?”
“十天!”王德發的聲音有些激動,他雖然還沒弄明白公主殿下的意圖,但是本能告訴他,這將是一件大事!
十天!竟然隻要十天就能鑄造一門紅衣大炮!
可是,這時間依然還是久了,要想迅速攻破安康這種城池,至少也要5門紅衣大炮才行,而像漢中這種戰略要塞,起碼也得十門以上才行!
不對!如果十天就能造出一門紅衣大炮,那麼就能十天造出十門紅衣大炮!
多線程同時開工啊!
反應過來的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天啊,這公主殿下不僅不是微操大師,而是真正的專家啊!
如果真的能夠做到十天生產十門紅衣大炮的話,攻破安康……不!趁著豪格進攻張獻忠,漢中空虛的機會,奇襲漢中,抄了豪格的後路也不是沒有可能!
要是真能立下如此戰功,起碼封個伯爵不在話下!
激動的眾人欣然領命,回去做起了準備。
妶玉吩咐陸遜之為王德發提供後勤支持,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材料給材料,務必在一個月之內,準備好建造十門紅衣大炮所需的煉鋼爐、炮彈、鋼錠等等一切材料,並把這半成品做成適合一個人背運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