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嘉陵江南北兩岸。
不少人的心裡有種異樣的感覺。
兀爾特自從跟隨交換的俘虜回到北廷之後,由於他“拒不投降、部下叛變導致被俘,被俘後也不肯降明的傲然風骨”,從而得到了多爾袞的褒獎,不僅沒有受到懲罰,反而還升了爵位,以做表彰。
但是誰也沒想到,他其實早就已經被妶玉給策反了。
而南岸妶玉身邊的金童玉女,塔娜和米思翰,心裡也有些不安。
畢竟他們都是女真人,雖然因為被妶玉公主的個人魅力所征服,如今身在明軍陣營中,但這並不代表他們願意效忠南廷,背叛北廷。
打心裡,他們是不希望妶玉和豪格開戰的,但是這又如何是他們兩個能夠決定的呢?
豪格會向妶玉投降嗎?
不可能,畢竟豪格是努爾哈赤的子孫,是北廷的皇室宗親,縱然多爾袞如何打壓他,他也不可能背叛自己的家族。
而妶玉會向豪格投降嗎?
顯然也不可能。
糾結,可又無可奈何。
不過好在,豪格並沒有立刻向妶玉發起進攻。
或許是兀爾特和吳三桂對公主軍戰鬥力的公正描述,讓豪格有所忌憚,在發現妶玉成功收編了一半的西軍精銳之後,豪格這次一反常態地謹慎起來。
在吳三桂的建議下,豪格先行分兵攻占了成都、達州等州縣,四川平原地區全部被豪格占據。
而妶玉軍則依然像麵對張獻忠的時候那樣,僅僅占據了眉州、宜賓、瀘州、重慶和夔州這幾個地勢險要的戰略要地,利用地形的險要,來抵消清軍騎兵的優勢。
於是,戰場再次陷入了僵持,明軍不敢進入平原地區,向清軍發起進攻,清軍也無力進入山區,攻占明軍的城池。
但長期僵持在四川,對明軍來說是不利的,因為中線湖北和東線南京這兩處的戰場,清軍開始進行積極進攻,如果妶玉長期被耗在重慶,難免顧不上其他兩線。
為了打破僵局,妶玉決心來一場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一方麵,眉州、宜賓、瀘州等各地明軍守軍大張旗鼓地修建工事、增築城牆,做出一副死守城池的樣子。
而另一方麵,在夔州,王德發帶領的一眾匠人,經過了兩個月的緊急籌備,終於準備齊了3座小型煉鋼爐,以及鑄造10門紅衣大炮所需的鐵錠、煤炭等材料。
妶玉把四川的軍務交給了秦良玉,秦良玉七十餘歲高齡,仍然接受了這個重擔。
秦良玉率領白杆兵大部,以及李本深師、劉文秀師和李書恒炮兵旅兩個團,共同協防重慶。
而妶玉則親自率領李定國師、李書恒旅一個團、劉廷舉旅,以及由馬如月率領的一千白杆兵,共計一萬多人,組建了“北伐軍”,並為李定國部配屬了一千支後膛槍,在熟悉地形的譚文帶領的夔州本地民兵引導下,踏上了偷襲安康的崎嶇山路。
正如李白在詩中描述的那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許多道路其實就是懸崖峭壁上人工開鑿的棧道,隻能容一個人行走,騾馬皆不能行。
因此李定國的騎兵,隻能把戰馬留在了夔州,騎兵下馬變成步兵。
全軍上萬士兵,每人除了糧食和武器之外,還要背負一個裝了各種半成品材料的包袱,遇山爬山,遇水涉水,整個行軍過程,隻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
經過了一個月的行軍,中途因為疾病和墜崖,損失了幾百人,最終,形如乞丐的眾人,終於在白杆兵的幫助下,越過了崇山峻嶺,進入了陝西安康境內。
大軍在野外隱蔽處稍事休息,妶玉、李定國、李書恒等人展開地圖,開始謀劃進攻安康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