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四,西街的年味已經漫到了牆根下。豆腐坊的窗台上曬著串紅辣椒,門楣上掛著兩束乾豆莢,風一吹,作響,像串會唱歌的銅錢。我蹲在灶台前煮漿,蒸汽漫過鼻尖,帶著股甜潤的香——這是要做臘月二十五的,按規矩,家家戶戶都要討幾顆,縫在新衣裳裡,說是豆香護體,歲歲平安。
趙鐵柱抱著捆新布從巷口進來,布上印著簇簇豆花,是張少爺家染坊新出的花樣。三妮,你看這布色!他把布往案板上一鋪,邊角還沾著點靛藍,染匠說這叫豆雨藍,做新棉襖最襯氣色,算他賒的,等咱的福豆做好了,給他留一碗當謝禮。
我剛舀出一勺熱漿,豆寶就踩著板凳湊過來,手裡舉著支紅絨線,線尾拴著顆圓滾滾的黃豆。嬸娘,我...我會拴福豆了!他踮腳往漿盆裡丟豆子,濺起的漿汁沾在鼻尖上,卻笑得眼睛眯成條縫,先生說...紅繩拴豆,能...能係住福氣!
這孩子今年十歲,個頭躥了不少,已經能幫著做些細致活。前幾日跟著趙嬸學納鞋底,針腳歪歪扭扭,卻非要在鞋頭繡顆豆子,說是讓腳底板都沾著豆香。今早天沒亮就爬起來,把自己攢的玻璃珠串成串,掛在灶王爺畫像旁,說是給灶王爺的壓歲錢。
慢著丟,我幫他擦掉鼻尖的漿汁,福豆要泡在漿裡養三天,才能吸足福氣。
爹從裡屋搬出個樟木箱,箱底鋪著層防潮的豆葉,掀開時,一股陳年的豆香混著樟木味漫出來。這是你奶奶的針線笸籮,他指著裡麵的頂針、線軸,當年她做新歲衣,總要在袖口縫顆炒香的豆子,說能驅邪。
笸籮角落裡藏著張泛黃的紙,畫著個歪歪扭扭的小人,懷裡抱著顆豆子,旁邊寫著行小字:豆為福種,衣為福衣,種衣相生,歲歲有餘。墨跡已經發灰,卻透著股暖融融的認真。
正說著,巷口傳來的捶步聲。趙嬸領著幾個婆姨扛著木槌過來,石板上攤著剛漿好的白布,水汽裡裹著皂角的清苦。三妮,福豆夠不夠?她捶著布喊,木槌起落間,白布漸漸挺括起來,我們帶了新納的鞋墊,換你半碗熱漿,給娃們粘新鞋用。
劉半仙背著布幡晃進來時,幡上的迎春納福四個字沾著點雪沫。老朽算到今日漿香最盛,特來討碗熱漿暖身,他從袖裡摸出張黃符,往灶台上一貼,這符能讓福豆的香氣繞屋三圈,保來年豆子堆滿倉。
張少爺推著輛獨輪車趕來,車上裝著十幾個竹筐,筐裡是各家送來的碎布頭。楊姑娘,我娘說這些布頭能拚成褥子,他撓著耳根笑,大家都想在褥子裡塞把福豆,讓夢裡都飄著豆香。
日頭升高時,豆腐坊裡已經堆起了小山似的布料。婆姨們圍著案板拚布頭,紅的、綠的、藍的,漸漸拚成片花花綠綠的百衲圖,每個補丁旁都要縫顆福豆;老陳頭蹲在灶膛前添柴,火舌舔著鍋底,把漿香烘得愈發濃鬱;連私塾的先生都來了,捧著本《歲時記》,給豆寶講的來曆,說三百年前,西街人闖關東,就是靠揣在懷裡的豆子活下來的。
趙鐵柱幫著往布頭裡塞曬乾的豆葉,指尖沾著層白絨,像落了層霜。你看這豆葉軟和不?他捏起片葉子給我看,墊在鞋底,比棉絮還暖和。
我往賒賬簿上添新賬,筆尖劃過紙頁,沾了點漿汁,暈出淡淡的圓斑:西街百家,賒福豆百顆,以新歲平安償還。剛寫完,豆寶就搶過筆,在旁邊畫了個胖乎乎的灶王爺,手裡捧著顆比腦袋還大的豆子,引得眾人笑出了聲。
三妮你看這福豆!趙鐵柱突然從漿盆裡撈出顆豆子,豆臍處竟天然帶著個字,老染匠說這叫天贈福,三百年才得一顆,縫在新衣裡,能保一家無災。
他話音剛落,窗外飄起了細雪,雪花落在窗紙上,融成小小的水痕,像顆顆淌淚的豆子。婆姨們突然唱起了老調,豆兒圓,豆兒香,縫進新衣暖洋洋,調子軟軟的,混著漿香漫出窗外,把西街的年味染得愈發濃稠。
劉半仙突然站起來,舉著黃符圍著灶台轉圈:好兆頭!雪落漿沸,福豆顯靈,今年的豆子準能賣出三倍價!
日頭偏西時,泡好的福豆已經裝了滿滿三筐。爹用新磨的豆粉混著紅糖,蒸了鍋福豆糕,熱氣騰騰的,豆香裹著糖甜,引得豆寶直咂嘴。大家圍著灶台分糕吃,趙嬸的糕裡藏著顆蜜豆,張少爺的糕上沾著片桂花,連劉半仙的糕都裹著點黃符灰,卻沒人在意,隻笑著說這才是全乎的福氣。
豆寶捧著自己的糕,突然跑到灶王爺畫像前,把糕掰成小塊擺在供桌上:灶王爺,你也吃...吃了長得壯,明年...明年多給咱送豆子!
暮色漫進豆腐坊時,雪已經停了。燈籠的光透過窗紙照進來,把布料上的豆花映得像真的開了似的。我摸著賬頁上被漿汁染出的圓斑,突然覺得這福豆哪是驅邪的,分明是西街人攥在手裡的念想,顆顆都裹著對新歲的盼,把日子縫得密密實實,把牽掛織得暖暖融融。
趙鐵柱突然從懷裡掏出個布包,裡麵是件新做的小襖,領口繡著串豆莢,針腳比往年勻了不知多少。我娘給你做的,他把襖子往我手裡塞,耳朵紅得像灶膛裡的炭,說...說穿上它,來年的豆香能繞著你轉。
我捧著襖子,布料上還帶著陽光曬過的暖,豆莢繡樣的線頭裡,藏著顆小小的福豆,摸上去圓滾滾的。遠處傳來賣糖瓜的吆喝聲,混著各家掃塵的掃帚聲,還有漿汁在鍋裡的輕響。灶王爺畫像旁的銅鈴鐺輕輕晃,燈籠的光暈在賬頁上投下片暖黃,像極了新歲裡那碗冒著熱氣的福豆羹,燙嘴,卻暖心。
誰也沒注意到,灶王爺供桌下的縫隙裡,悄悄滾進顆福豆,被灶灰埋了半截——像極了那些藏在歲月裡的盼頭,看似不起眼,卻在煙火氣裡,悄悄發了芽,等著開春時,長出滿枝的甜。
第二十四章完)
喜歡灶王爺的賒賬簿請大家收藏:()灶王爺的賒賬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