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這天,西街的日頭把麥場曬得滾燙,麥垛堆得像座座小山,蟬在麥場邊的老槐樹上扯著嗓子叫,聲浪裹著麥香漫過整個巷子。我蹲在麥垛旁翻曬受潮的麥粒,指尖劃過溫熱的麥殼,裡麵的仁兒飽滿得快要把殼撐破——經了伏天的麥最養人,奶奶說過,伏曬麥粒堅,磨麵能撐船,蒸出的饅頭能嚼出甜味來。
三妮,歇會兒!趙鐵柱扛著個竹耙從麥場那頭走來,耙齒上掛著些碎麥秸,在陽光下閃著金芒,張少爺家的糧倉修好了,說借咱放新麥,算他賒的,等秋豆入倉時,送兩捆豆秸當防潮墊。
我剛把曬好的麥粒往麻袋裡裝,豆寶就提著個瓦罐跑過來,罐裡是他冰鎮了半天的綠豆湯,上麵飄著片薄荷葉。嬸娘,喝...喝口涼的!他把瓦罐往麥垛上一放,額角的汗順著下巴滴進領口,先生說...小暑喝綠豆湯,能...能敗火不中暑!
這孩子十八歲了,已經能獨當一麵去鎮上談生意,卻總愛往麥場跑。前幾日去縣城送豆貨,用賺來的錢買了把新鐮刀,回來就磨得鋥亮,說是要給麥垛修修邊,看著齊整。今早天沒亮就去河邊挑水,把麥場邊的水缸挑得滿滿當當,說是伏天缺水,得讓麥子喝夠。
慢著動,我幫他擦掉鼻尖的汗,麥垛邊滑,彆摔著。
爹從倉房搬出個舊木鍁,鍁柄包著層漿過的棉布,握著手感溫潤。這是你爺爺的揚場鍁他把木鍁靠在麥垛上,當年他揚場,一鍁下去,麥粒和麥糠分得清清楚楚,說是手隨眼動,心跟鍁走,差一分都不行。
木鍁底部刻著行小字:麥入垛,人入心,垛穩心定,歲歲安寧。墨跡被汗水浸得發烏,卻透著股踏實過日子的熱乎勁。
正說著,巷口傳來咯吱咯吱的推車聲。趙嬸領著幾個婆姨推著獨輪車過來,車上裝著剛烙好的油餅,油紙包裡飄著蔥花的香氣。剛出鍋的,給你們墊墊肚子,趙嬸把油餅遞過來,又從車上搬下幾捆新紮的草繩,這是給麥垛捆邊用的,伏天風大,彆讓麥秸吹散了,算咱賒的,等秋收了給你家送筐新摘的茄子。
劉半仙背著布幡晃到麥場邊時,幡上的小暑護麥四個字沾著麥糠。老朽算到今日有陣風,特來提醒你們加固麥垛,他往麥垛頂撒了把穀殼,說是壓驚的,又轉頭衝我笑,你看這蟬鳴,聲脆有力,是麥熟蟬歡,說明今年的麥子成色足,磨出的麵能蒸出千層饅頭。
我側耳聽,果然見槐樹上的蟬鳴格外響亮,此起彼伏像在唱豐收歌。心裡暗暗稱是——這老神仙雖愛擺弄些符咒,對節氣物候倒是摸得準。
張少爺趕著輛馬車過來,車上裝著十幾個新編的麥秸簾,簾邊縫著圈藍布條。楊姑娘,我娘說這簾子能給麥垛遮遮陽,他跳下車時被麥秸絆了下,踉蹌著站穩,伏天日頭毒,蓋著點能少損耗,不算賒賬,就當給麥垛添件衣裳。
豆寶已經抓了張油餅啃起來,餅渣掉在衣襟上也不管,指著麥秸簾喊:我要那個帶星星的!我來給麥垛蓋!惹得眾人笑起來,連槐樹上的蟬都被驚得停了聲,過會兒又知了知了叫得更歡。
日頭升高時,麥場已經熱鬨起來。男人們扛著木鍁給麥垛,把頂部拍得圓圓的,像扣了個大帽子;婆姨們蹲在麥垛邊捆草繩,繩結打得又快又牢,嘴裡念叨著繩捆三道緊,麥垛百年穩;連私塾的先生都來了,帶著學生們在麥場邊寫生,畫裡的麥垛頂著草帽,倒像群胖乎乎的神仙。
趙鐵柱站在麥垛頂上往下撒麥秸,動作靈活得像隻猴子。你看這麥垛!他低頭衝我喊,聲音裡帶著得意,比去年高半尺,能多裝兩石麥,夠咱西街人吃到來年開春!
我往賒賬簿上添新賬,筆尖劃過紙頁,沾了點麥粉,寫出的字帶著毛茸茸的邊:西街麥場,共囤新麥二十石,賒草簾十張,以秋豆五鬥償還。剛寫完,豆寶就摘了片槐樹葉,輕輕按在賬頁上,印出個淡綠的痕。
三妮你看這麥粒!趙鐵柱突然從麥垛上扔下來一把麥粒,落在掌心沉甸甸的,雙仁麥,一顆麥殼裡裹著兩粒仁,三百年才遇一回,磨出的麵做壽桃,能添福壽!
他話音剛落,一陣風拂過麥場,麥垛上的草簾作響,卷起的麥糠像群金蝴蝶,繞著槐樹上的蟬飛。婆姨們突然唱起了囤麥謠:麥入垛,蟬唱歌,風調雨順囤滿倉,來年日子更紅火,調子混著蟬鳴漫出麥場,把西街的暑氣都染得甜絲絲的。
劉半仙突然對著麥垛作揖,黃符被風吹得貼在幡杆上:好兆頭!麥高蟬歡,這是天地同賀,今年的麥準能賣出好價錢!
日頭偏西時,最後一張草簾也蓋在了麥垛上。爹用新麥磨的麵蒸了鍋麥香饅頭,暄騰騰的,掰開來能看見細密的氣孔。每個人手裡都捧著個饅頭,就著綠豆湯吃,麥香混著豆香,暖得人心裡發沉。張少爺咬著饅頭,突然指著麥場邊的空地:楊姑娘,我想在這兒搭個涼棚,天熱時大家來歇腳,就用麥秸杆搭,既涼快又結實。
豆寶舉著啃剩的饅頭大喊:我來搭!我保證...搭得比鎮上的茶館還舒服!
暮色漫進麥場時,蟬鳴漸漸低了下去,晚風帶著麥香掠過麥垛,草簾輕輕晃動,像在給麥子唱搖籃曲。我摸著賬頁上那片槐樹葉的綠痕,突然覺得這麥垛堆的哪是麥子啊,分明是西街人攢下的日子,顆顆麥粒都裹著汗珠子,把歲月堆得高高的,把希望囤得實實的。
趙鐵柱突然從懷裡掏出個布包,裡麵是塊新繡的帕子,上麵繡著麥垛和蟬,麥垛邊站著我和他,旁邊的豆寶正舉著油餅笑。我娘繡的,他把帕子塞進我手裡,指尖帶著點麥殼的糙,說這叫同守圖,守著這麥垛,守著這日子,就像蟬守著夏天,一年比一年熱鬨。
我捏著帕子,布料上還帶著陽光曬過的暖。遠處傳來更夫的梆子聲,混著槐樹葉的搖響,還有麥垛裡隱約的聲——許是麥粒在互相說著悄悄話,等磨成麵,等蒸成饃,等再嘗一口人間的甜。
灶王爺畫像旁的銅鈴鐺輕輕晃,月光透過窗紙照在賒賬簿上,把那些與的字眼都鍍上銀輝,像極了麥垛上的草簾,在黑夜裡,也悄悄護著滿倉的暖。
第三十八章完)
喜歡灶王爺的賒賬簿請大家收藏:()灶王爺的賒賬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