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的目光追隨著師祖的背影深入洞府更深處,石壁上鑲嵌的夜明珠次第亮起,將蜿蜒的甬道照得如同白晝。
阿九捧著那顆懸浮的金色丹丸亦步亦趨,指尖傳來溫潤卻強勁的靈力波動,讓她不得不運起《禦氣訣》才能勉強穩住身形。
轉過一道月牙形的門洞後,眼前豁然出現一片開闊空間。
這裡像是天然形成的溶洞大廳,頂部垂落著鐘乳石構成的琉璃帷幕,地麵則流淌著潺潺溪流,水中遊弋著通體透明的靈魚。
最引人注目的是溪流中央矗立著半截殘破石柱,上麵托著個布滿裂痕的青銅丹爐,爐身斑駁的綠鏽下隱約可見龍紋盤繞。
“此乃玄微老祖煉製九轉金丹時所用的原爐。”
師祖駐足輕撫爐壁,歲月在他臉上刻下的皺紋與丹爐表麵的蝕痕竟有幾分相似,“當年他煉丹百日,煙霞蔽日,引得方圓千裡靈氣彙聚如潮。”
說話間袖袍輕揚,一縷勁風掃過爐膛,積澱千年的塵土簌簌飛散,露出底部暗藏的暗格。
溫玉湊近查看時驚覺呼吸凝滯——
暗格裡整整齊齊碼放著上百枚玉簡,每枚都刻著不同的丹方名稱:《培元固本錄》《洗髓伐毛篇》《陰陽調和策》……
最上方那枚玉簡突然迸發青光沒入她眉心,海量信息瞬間湧入識海。
她踉蹌後退兩步穩住身形,眼中閃過恍然:“原來真正的煉丹之術不在火候掌控,而在順應天時!”
徐仙正研究石壁上鐫刻的控火符陣,聽到這話轉頭問道:“何謂天時?”
話音未落,頭頂忽然傳來悶雷滾動聲。
抬頭望去隻見溶洞穹頂不知何時聚集起厚重雲層,雲中電蛇遊走卻不聞雷響,反有細密雨絲飄落。
這些雨水觸及地麵便化作氤氳靈氣滲入溪流,原本透明的靈魚頓時染上斑斕色彩。
“辰時三刻,水火相濟。”
玄真子掐指計算後點頭示意,“老祖留下的丹道講究天人合一,每逢此時天地靈氣自行歸元,正是開爐煉藥的最佳時機。”
說著取出隨身玉淨瓶傾倒瓶口,一滴琥珀色液體墜入丹爐。
奇異的是這滴液珠並未直接落入爐底,而是懸空凝結成團,隨著他打出法訣開始緩緩旋轉。
阿九依照剛才玉簡傳授的心得嘗試操控手中金丹靠近丹爐。
當兩者距離不足三尺時,金丹表麵突然浮現出與丹爐相同的龍紋圖案,相互呼應間形成微妙共振。
溪水中的靈魚受到感召紛紛躍出水麵環繞丹爐遊動,鱗片折射出七彩霞光映得眾人麵目生輝。
那個圓臉少年按捺不住好奇心,伸手觸碰旋轉的液珠,立刻被反彈之力震得跌坐在地。
玄真子並未責怪反而笑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煉丹之道最忌浮躁冒進。”
說罷屈指彈飛一粒石子擊中少年腰間玉佩,清脆聲響中玉佩表麵浮現出防護符文將他包裹其中。
隨著天時運轉到關鍵節點,玄真子突然厲喝一聲:“起!”眾人齊聲呼應同時注入靈力。
就見丹爐內沉寂多年的火焰轟然複蘇,不是凡火而是呈現幽藍色的本源真焰。
火焰順著特定的文路攀附爐壁升騰而起,在爐口凝聚成蓮花形狀托舉著那滴懸浮的液珠。
溫玉按照玉簡指引將采集來的靈草投入爐中,這些草木剛遇真焰便化作精純藥力融入液珠。
徐仙則手持長劍守在一旁警惕非常——煉丹過程中最易引來邪祟窺伺。
果然不出所料,當第一縷藥香逸散時黑暗角落響起窸窣聲響,數道黑影試圖趁亂逼近卻被劍氣逼退。
經過三個時辰的淬煉煎熬,丹爐內的動靜逐漸平息下來。
師祖示意眾人退後十丈範圍結陣防護,自己則取出法器“乾坤鑒”懸於頭頂。
鏡麵照射下丹爐完全透明化,內部那顆由液珠轉化而成的金丹正經曆最後的蛻變:
表麵不斷剝落雜質露出晶瑩本質,核心處更有微弱心跳聲傳遍整個洞府。
“成了!”當最後一絲雜色褪去時玄真子長嘯一聲掀開爐蓋。
新生的金丹破空而起在空中劃出完美弧線落入阿九掌心。
少女隻覺掌中握著的不是冰冷寶物而是活物心跳,低頭看去隻見丹體內部流轉著絲絲縷縷的先天靈氣。
丹香如縷,縈繞在溶洞大廳的每一個角落。
徐仙的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那個圓臉弟子身上,忙道:“速去請汪艾青長老過來觀摩。”
圓臉弟子不敢怠慢,應了一聲便化作一道流光掠出洞府。
不多時,一陣輕盈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
汪艾青長老身著淡青色紗裙,腰懸精致藥葫蘆,步履翩躚地踏入洞府。
她容顏姣好似二八佳人,一雙眼眸清澈明亮如秋水澄澈,顧盼間神采飛揚。
剛一進入洞府,她便深吸一口氣,嬌聲道:“好濃鬱的丹香!這般成色的金丹,怕是百年難遇啊!”
眾人連忙行禮問候。
汪艾青微微頷首,徑直走向丹爐旁仔細端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