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馴服晶翼蜂群的喜悅和蜂王漿的驚喜回到部落後,楚天還沒來得及好好享受一下晶蜜的甜美,就被另一件“民生大事”吸引了注意力,第一批試驗性質的醬油出缸了!
負責釀造的老哥布林婦女們緊張地捧著一個陶碗,裡麵盛著黑褐色的液體,散發著一種複雜的、鹹鮮中帶著一絲微妙發酵氣息的味道。
楚天用一根小木棍蘸了一點,小心翼翼地嘗了嘗。
嗯……顏色還行,但味道嘛,鹹味為主,鮮味不足,後味還有點發苦,離他記憶裡那種醇厚鮮美的醬油還有不小的差距。
“酋長大人,這……這味道……”老哥布林婦女看著楚天的表情,有些忐忑不安。
“還行,第一次能做成這樣很不錯了。”楚天沒有打擊她們的積極性,“比單純的鹽巴有味道多了。”
他這話倒是沒錯,對於從未體驗過“氨基酸鮮味”的部落成員來說,這種帶著發酵風味的鹹味液體已經是顛覆性的美味了。
當晚的夥食加了點醬油調味,收獲了一片驚歎和讚美。
但楚天追求的是完美!原本的他是不了解醬油的生產流程的,但是現在可不一樣了,現在楚天有了秋秋進行輔助。
楚天召喚出秋秋讓它將整個釀造流程從蒸豆、拌曲、發酵到曝曬進行分析優化。
【分析中……檢測到多處可優化點:】
【1.蒸豆時間不足,豆蛋白未充分變性,影響米曲黴生長。】
【2.拌曲溫度偏高,部分米曲黴活性被抑製。】
【3.發酵階段翻拌頻率不足,且環境溫度波動過大,導致雜菌滋生產生苦味。】
【4.曝曬階段紫外線強度和時間不足,美拉德反應不充分,色澤和風味不足。】
一係列專業術語砸得楚天有點暈,但結論很清晰:工藝粗糙,需要精細化管控。
“控製溫度以現在的技術不太現實,但是標準化流程還是沒問題的。”楚天將秋秋指出的問題和改進方案詳細記錄下來,安排負責釀造的哥布林們進行第二批次的試驗。
他相信,隻要不斷改進,一定能做出讓他滿意的醬油,接下來的目標就是,曬滿180天!
就在楚天沉浸在“調味品革命”中時,負責在外層尋找新礦脈的勘探隊回來了,還帶回來一個不算太好的消息。
帶隊的是肥肉的一個副手,他灰頭土臉地彙報:“酋長大人,我們在西邊大概兩天路程的一個山坳裡,發現了一個很大的露頭礦脈,看樣子主要是銅礦,品質很好!但是……”
“但是什麼?”楚天皺眉。
“但是那裡已經被一個狗頭人部落占著了!人數不多,大概兩百多個,但很凶悍!他們挖了很多地道,神出鬼沒的。”
副手心有餘悸地比劃著,“肥肉大人親自帶人去和他們接觸,想談談,哪怕用鹽換都行。結果他們的酋長,叫什麼‘崩石’的,根本不理睬,說什麼礦脈是它們的神‘庫爾特馬克’的賜予,誰也彆想碰!還放箭偷襲我們!我們有幾個兄弟被他們從地道裡鑽出來用鎬頭敲傷了!”
“庫爾特馬克?”楚天撇撇嘴,“沒聽說過。看來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
對於這種占據關鍵資源點、拒絕溝通還主動攻擊的鄰居,楚天的政策一向很明確:要麼臣服,要麼毀滅。
在這一刻,楚天感覺自己黴菌附體了!隨時準備從懷裡掏出一管洗衣粉就去把狗頭人全部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