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長安,楊柳堆煙,飛絮蒙蒙,一派帝都的繁華與慵懶。然而,在這片看似平和的景象之下,一股無形的緊張感,正隨著來自西北方向的驛馬疾馳,悄然浸潤著皇城的心臟——太極宮。
兩儀殿內,薰爐裡上好的龍涎香靜靜焚燒,青煙筆直,卻仿佛被殿中凝重的空氣所凍結,難以散逸。李世民身著常服,背對殿門,負手立於那幅巨大的《西域輿圖》之前。他的身形依舊挺拔如鬆,但微微蹙起的眉峰,以及負在身後、無意識摩挲著玉扳指的手指,泄露了他內心的不平靜。
禦案之上,那份由安西都護府六百裡加急呈送的軍報,已然被翻閱得邊角微卷。上麵不僅有主帥裴行儉親筆所書的決戰方略,更附有數頁以特殊符號標記、來源標注為“周天北鬥”的密件,詳述了西突厥乙毗咄陸部最新的兵力部署、糧草囤積點、各部族間的齟齬裂痕,乃至幾條可供奇兵穿插的隱秘山道。這份情報之詳儘、精準,遠超常規斥候所能及,仿佛有一雙無形的天眼,正高懸於西域上空,將敵營內外窺探得一清二楚。
殿中,侍立著當朝首輔房玄齡、國舅長孫無忌,以及兵部、戶部的幾位堂官。眾人皆屏息凝神,目光或落在皇帝背影上,或低垂看著金磚地麵,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山雨欲來前的寂靜。唯有侍立在禦榻之側,一身親王常服的李治,能清晰地聽到自己胸腔內那顆年輕心臟,正因激動與一絲難以名狀的參與感而“咚咚”加速跳動。
良久,李世民緩緩轉過身,目光如電,掃過殿內眾臣。他並未立刻言語,而是拿起那份軍報,踱步至殿中央,聲音沉穩卻帶著千鈞之力,打破了沉寂:
“裴行儉已定下決戰之策。”他開門見山,將裴行儉依托“周天北鬥”所提供情報擬定的方略,擇其精要,清晰道出,“正麵,以我軍步卒結堅城之陣,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擠壓突厥騎兵的活動空間,此為正兵,旨在消耗、牽製。兩翼,則以安西精銳騎射反複擾襲,使其首尾難顧,疲於奔命。”
他略作停頓,目光再次落回軍報,手指在其中一行上重重一點,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絲銳利:“然此戰決勝之關鍵,並非在於正麵戰場之得失,而在於此處——‘抽薪’之策!”
“據‘周天北鬥’所呈,乙毗咄陸連月用兵,師老兵疲,其本部與附庸之阿史德、處木昆等部,因賞罰不公、戰利分配不均,早已離心離德,怨聲載道。其糧草命脈,維係於三大囤積點,守備雖嚴,卻非鐵板一塊,且有內應可資利用。”李世民的聲音在殿中回蕩,每一個字都敲在重臣的心上,“裴卿之意,遣一員膽大心細之驍將,率絕對精銳之師,借‘星網’所辟之隱秘路徑,於決戰之日,繞過敵軍主力,直插其腹地!一則以雷霆之勢,焚其糧草,斷其根基;二則,以信號為約,策動早已心生異誌之部落,陣前倒戈,反噬其主!”
當“周天北鬥”與“星網”這兩個詞再次從皇帝口中說出時,殿內幾位核心重臣的眼神都微微閃爍了一下。自洮州之役起,這個神秘而高效的情報網絡便已進入帝國最高決策層的視野。它如同一個幽靈,無處不在,無所不知,卻始終隱藏在層層迷霧之後,隻通過特定的渠道,向前線主帥傳遞足以改變戰局的信息。無人知其主事者為準,勢力範圍幾何,但其所提供的每一次情報,都精準得令人心驚。房玄齡與長孫無忌快速交換了一個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那一絲深究與忌憚。此等力量,若能為國所用,自是社稷之福;若懷異誌,則後患無窮。陛下對其信任有加,其中權衡,絕非表麵那麼簡單。
房玄齡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裴參軍此策,深合兵法‘以正合,以奇勝’之要旨,更兼‘攻心為上’,直指敵軍致命弱點。若能成功,乙毗咄陸縱有十萬鐵騎,亦必土崩瓦解,西域大局可定矣!”他先是肯定,隨即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更為凝重,“然……老臣以為,此策行險,勝則輝煌,敗則恐損我軍銳氣。其關鍵之處在於三:其一,那支執行‘抽薪’之策的奇兵,需有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之勇,亦需有穿越險阻、如期抵達之能;其二,‘星網’所承諾之內應,是否絕對可靠?陣前倒戈,非同小可,若臨陣變卦,我軍奇兵恐陷重圍,萬劫不複;其三,正麵大軍需頂住敵軍困獸之鬥之壓力,為奇兵創造時機。三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他的分析鞭辟入裡,既點明了勝利的希望,也揭示了潛藏的巨大風險,目光不由再次投向那幅西域輿圖,仿佛要穿透萬水千山,看清那幕後執棋之人,究竟布下了怎樣一盤大棋。
侍立在側的李治,幾乎是全身心地沉浸在這場最高級彆的軍事決策討論中。他聽著父皇條分縷析的闡述,聽著房相冷靜客觀的評估,隻覺得一股前所未有的熱流在胸中激蕩。那些原本隻在兵書上看到的“正奇”、“攻心”、“伐謀”策略,此刻正以如此鮮活、如此驚心動魄的方式,在他眼前展開。他不由自主地向前微微傾身,試圖將輿圖上的每一個地名、每一條可能的進軍路線都刻入腦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與此同時,那個縈繞在他心頭許久的謎團——關於“周天北鬥”,關於那神秘“青衣人”的身影,再次浮現。他想起晉陽妹妹提及“青衣先生”時那崇拜又帶著幾分神秘的笑容;想起自己偶爾向武才人請教經史時,她談及西域風物、突厥內部矛盾時,那遠超深宮女子應有的、一針見血的見解,其視角之奇特,信息之精準,時常令他暗自震驚。他隱隱感覺到,無論是救晉陽、提供邊關情報,還是如今這決定西域命運的“星網”,其背後,似乎都指向同一個身影——一個智深如海、手段通天,卻甘於隱匿於塵埃陰影之中的奇人。一股混合著無限敬佩、強烈好奇,以及一絲因無法觸及而產生的悵惘之情,在他年輕的心湖中劇烈翻騰。他下意識地攥緊了袖中的玉玨,仿佛能從中汲取力量,更靠近那遠在千裡之外、執子無形的高人。
戶部尚書此時也出列,奏報為支持此戰,糧秣、軍械、賞賜已籌備至何種程度,確保前線無後勤之憂。
李世民靜聽完畢,目光再次掃過全場,最終落在那份軍報上,眼神銳利如鷹隼,做出了最後的決斷:“裴卿既已謀定於前,朕便許其後動於後!傳朕旨意:安西所需之一應援兵、器械、賞銀,著兵部、戶部即刻協調,星夜馳援,不得有誤!另,賜裴行儉臨機專斷之權,凡利於戰局者,可先斬後奏!此戰,關係大唐西域百年安定,務求——”他聲音陡然提升,如同金鐵交鳴,響徹殿宇,“全功而返!”
“臣等遵旨!”眾臣齊聲應諾,聲浪在巍峨的殿宇中回蕩。
帝王的意誌,如同最強勁的弓弦,將名為“戰爭”的利箭,徹底引滿,瞄準了遙遠的西域。一場決定無數人命運、乃至帝國版圖走向的決戰,就此進入了最後的倒計時。長安城上空的風,似乎也帶上了一絲來自戈壁的鐵鏽與血腥氣息。
喜歡千年一吻請大家收藏:()千年一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