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冬至大祭·雛鳳初鳴驚微言_千年一吻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千年一吻 > 第48章 冬至大祭·雛鳳初鳴驚微言

第48章 冬至大祭·雛鳳初鳴驚微言(1 / 1)

時值冬至,乃陰陽轉化、陽氣初生之吉日,亦是皇家祭天祀祖、彰顯皇權天授的重大典禮。長安城尚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沉睡,太極宮卻早已燈火通明,人聲肅穆。旌旗儀仗森然羅列,甲胄鮮明的禁軍侍衛沿神道兩側肅立,空氣中彌漫著香燭、冷冽寒風以及一種近乎凝固的莊嚴氣息。

李治身著親王禮製的繁複冕服,立於一眾皇子宗親的隊伍中,跟隨在父皇太宗皇帝龍輦之後,緩步走向南郊圜丘祭壇。沉重的冕旒壓在前額,繁瑣的禮節步驟早已演練過無數次,但他心中卻無多少往日的惶恐與麻木,反而異常清明。終南山的雲霧,東方墨的教誨,以及那些深夜獨自悟得的思緒,在他腦海中交織,讓他以一種全新的視角觀察著這場帝國最高規格的儀式。

圜丘壇高聳,仿佛直通蒼穹。燔柴的烈焰衝天而起,伴隨著莊嚴的雅樂和太祝官蒼勁悠長的祝禱聲,牲牢的香氣與煙火氣混合在一起,彌漫在清冷的空氣中。太宗皇帝立於壇心,身著十二章紋袞服,神情肅穆,一舉一動皆契合古禮,仿佛與天地溝通,儘顯帝王威儀。

李治依製行禮叩拜,目光卻並未完全停留在父皇那令人敬畏的身影上。他注意到那些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卻依舊強撐著完成複雜儀式的年老宗室和文臣;他注意到為了這次大祭,從各地征調來的大量物資;他注意到祭壇周圍那些被驅趕至遠處、隻能遠遠跪拜、衣衫襤褸的百姓身影……這一切,與東方墨所說的“水能載舟”、“體恤民力”隱隱呼應。

盛大的典禮持續了近兩個時辰,方才禮成。眾人簇擁著太宗返回宮中,於太極殿接受百官朝賀,並賜下例行的宮宴。殿內暖意融融,酒香四溢,歌舞升平,與外麵的嚴寒仿佛兩個世界。連日來的緊張和疲憊似乎稍稍放鬆,殿內氣氛略顯活絡。

太宗皇帝坐於禦座之上,接受著臣子們的恭維與祝頌,臉上帶著一絲倦意,卻也有一絲完成重大儀式後的舒緩。他目光掃過殿內,掠過那些熟悉的、或敬畏或諂媚的麵孔,最終,不知怎的,落在了坐在皇子席中、顯得格外安靜的李治身上。

或許是李治今日格外沉靜專注的神情引起了她的注意,或許是他身上那股與以往略顯不同的、難以言喻的氣質讓太宗心生微瀾。他忽然開口,聲音帶著一絲酒後的隨意,卻依舊蘊含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治兒,今日冬至大祭,依古禮而成,感天敬祖,以祈來年國泰民安。你觀此禮,可有感悟?”

殿內瞬間安靜了不少。許多目光立刻聚焦到李治身上。以往這種場合,陛下極少會主動詢問這位素來低調的晉王。一旁的魏王泰微微挑眉,嘴角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看熱鬨的笑意。太子承乾則端坐不語,目光微垂。

李治心中微微一緊,但並未像過去那樣慌亂。他離席起身,行至禦前,恭敬行禮,聲音清晰而平穩:“回父皇,大祭隆重莊嚴,禮樂完備,儘顯我大唐威儀,兒臣深感敬畏,亦覺江山社稷之重。”

這是標準的、不會出錯的回答。太宗點了點頭,似乎還算滿意,正要讓他退回。

然而,李治卻並未立刻退回。他略一沉吟,仿佛鼓足了勇氣,繼續開口道:“然則……兒臣方才於圜丘之下,見旌旗招展,儀仗浩大,又思及為備此祭,所需之物力人力甚巨……心中忽有所感。”

“哦?”太宗目光微凝,來了些興趣,“有何感?但說無妨。”殿內氣氛更加安靜,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

李治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盤旋已久的想法,用儘可能委婉、恭敬的語氣說出:“兒臣愚見,祭祀之要,在於誠心敬意,溝通天人,而非soey在於儀節之浩繁,器物之華美。《禮記》有雲,‘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兒臣在想,如今四海初定,百姓猶有饑寒,若能將這祭祀中可省之浮費,譬如部分冗餘儀仗、或是過於奢靡的祭品用度,稍作減省,移用於撫恤孤寡、賑濟邊州貧寒,或興修水利以備春耕……是否更能上合天心,下慰黎民,彰顯父皇仁德愛民之至誠?如此,或許比單純的儀式,更能祈求真正的國泰民安。”

他一口氣說完,再次躬身:“兒臣年少識淺,妄議大禮,言語冒失,請父皇恕罪。”

殿內一片死寂!

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被李治這番話驚呆了!在冬至大祭剛結束、陛下心情看似不錯的宮宴上,這位一向溫和甚至顯得有些懦弱的晉王,竟然提出要“減省”祭祀用度?這簡直是在質疑禮製,甚至隱隱有批評陛下不夠體恤民力之嫌!

幾位古板的老臣已經皺起了眉頭,覺得晉王此言太過輕狂,有失體統。魏王泰眼中的譏誚之意更濃。太子承乾也微微抬眼,打量了一下這個平日不起眼的九弟。

然而,禦座之上的太宗皇帝,卻並未立刻發作。他臉上的那絲舒緩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審視。他銳利的目光如同實質般落在李治身上,仿佛要重新認識這個兒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治的話,確實大膽,甚至有些刺耳。但仔細想來,卻並非全無道理。他李世民並非昏聵之君,自己也是從戰亂中走來,深知民間疾苦。隻是近年來天下太平,難免漸生驕奢之心,注重皇家威儀排場。此刻被兒子尤其是這個一向不顯山露水的兒子)以如此誠懇、甚至引經據典的方式點出,心中竟是微微一震。

他想起了奏疏中那些請求減免賦稅、報告災情的篇章,想起了自己年輕時征戰四方所見到的百姓困苦……對比今日祭祀的盛大場麵,李治的話,像一根細針,刺中了他內心深處那不曾完全泯滅的清醒與良知。

沉默了足足十餘息,太宗才緩緩開口,聲音聽不出喜怒:“減省祭祀,移作民用……你可知,此議若傳出去,會引來多少非議?言官會如何彈劾你輕慢禮法,不敬天地祖宗?”

李治心頭一緊,但依舊堅持道:“兒臣深知此議冒昧。然,兒臣以為,真正的敬天法祖,在於使江山永固,百姓安樂。若天地祖宗有靈,見其子孫能勤儉愛民,使社稷安康,想必比見到奢靡的儀式更為欣慰。至於非議……兒臣隻願抒發自心所見,若於國於民有益,兒臣願領任何非議。”

這番話,說得不卑不亢,既有理有據,又顯露出難得的擔當。

太宗看著他,目光中的審視漸漸化為一種複雜的、帶著些許驚訝和探究的神色。這個兒子……似乎和他印象中那個體弱寡言、存在感稀薄的形象,不太一樣了。他居然能想到這一層?而且敢在自己麵前說出來?

“嗯……”太宗沉吟片刻,並未直接表態,隻是揮了揮手,“你的心思,朕知道了。退回座位吧。”

“是,父皇。”李治依言退回,手心已是一片冷汗,但心中卻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暢快感。他說出來了!將他這些時日所思所想,勇敢地表達了出來!

雖然父皇沒有明確讚同,但也沒有斥責。那片刻的沉默和審視,本身就意味著一種重視。

殿內的氣氛依舊有些微妙。但已有一些心思敏銳的大臣開始重新打量這位晉王殿下。今日這番“微言”,雖顯稚嫩,但其角度之新穎,其心係民瘼之情,其引經據典之妥帖,已遠超一個普通皇子的見識,隱隱有了一絲……雛鳳初鳴的清越之音。

太宗皇帝端起酒杯,目光掠過李治,望向殿外依舊陰沉的天色,心中波瀾微興。

這個九子,似乎藏著他未曾留意到的鋒芒與……仁心?

天威之下,一絲動容,悄然滋生。

而這一切,都被不遠處席位上,一直冷眼旁觀的蕭妃看在眼裡。她美麗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極其隱晦的陰霾與警惕。

喜歡千年一吻請大家收藏:()千年一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