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長安震動·朝堂波瀾_千年一吻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千年一吻 > 第110章 長安震動·朝堂波瀾

第110章 長安震動·朝堂波瀾(1 / 1)

吐蕃使團抵達長安的消息,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瞬間在這座帝國心臟激起了千層浪。鴻臚寺的驛館被嚴密封鎖,但“吐蕃遣使”、“攜重禮”、“有重大國事相商”等零碎消息,仍如長了翅膀般在官署坊間飛速流傳,引得人心浮動,猜測紛紛。

翌日清晨,太極宮承天門洞開,文武百官懷著前所未有的凝重心情,魚貫而入。今日的常朝,氣氛與往日截然不同,連手持拂塵的殿前禦史都屏息凝神,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山雨欲來的壓抑。

李世民高踞龍椅之上,冕旒下的麵容平靜無波,但那雙深邃的“龍瞳”掃過丹陛下的群臣時,銳利得仿佛能穿透一切偽裝。他沒有像往常一樣先處理日常政務,而是直接對鴻臚寺卿微微頷首。

鴻臚寺卿出班,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朗聲道:“啟奏陛下,吐蕃讚普鬆讚乾布遣大相尚囊為使,抵達長安,呈遞國書,言有要事稟報天朝皇帝。”

“宣。”李世民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大殿的每一個角落。

在百官灼灼目光的注視下,吐蕃正使尚囊,一位身著華麗吐蕃官服、氣度沉穩的老者,手捧覆蓋著黃綾的國書,步履從容地步入大殿。他依禮參拜,舉止得體,毫無蠻夷之邦的倨傲,反而透著一股不卑不亢的氣度。

“下國使臣尚囊,奉我主鬆讚乾布讚普之命,叩見大唐皇帝陛下萬歲!”尚囊的聲音洪亮,將國書高舉過頭。

內侍接過國書,恭敬地呈送到禦案之上。李世民展開那卷用吐蕃文和漢文雙語書寫的羊皮國書,目光快速掃過。朝堂之上,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著國書的內容,尤其是那句最關鍵的話。

李世民看罷,臉上看不出喜怒,他將國書輕輕放在案上,目光再次投向尚囊,緩緩開口,聲音平靜卻帶著無形的壓力:“貴使遠來辛苦。貴國讚普在國書中,言及仰慕大唐文化,願永息兵戈,共建和平。其心可嘉。然,”他話鋒一轉,“這‘願效仿古製,求娶大唐公主,結為姻親,以固盟好’之請,事關重大,朕需與群臣共議。”

儘管已有心理準備,但當“求娶大唐公主”這六個字從皇帝口中清晰吐出時,整個兩儀殿還是瞬間陷入了一種極致的寂靜,隨即爆發出難以抑製的嘩然!

“什麼?吐蕃竟敢求尚公主?”“豈有此理!蕞爾小邦,安敢如此妄想!”“此乃羞辱!絕不可應允!”

以程知節程咬金)、尉遲敬德等為代表的軍方勳貴首先炸開了鍋。他們性情剛烈,視吐蕃為手下敗將至少在戰略上遏製了其攻勢),此刻聽聞對方竟敢提出如此“非分”之請,隻覺得奇恥大辱,紛紛出列,情緒激動地表示反對。

“陛下!”一位性如烈火的老將軍須發皆張,聲若洪鐘,“吐蕃狼子野心,前番寇邊,殺我將士,今見武力難逞,便行此詭計!和親?哼!不過是緩兵之計!我天朝上國,公主金枝玉葉,豈能下嫁這高原蠻酋?若允此事,將士寒心,國威何在?!臣請陛下斬來使,發大兵,踏平邏些!”

“臣附議!”另一位將領慨然道,“陛下,唯有刀劍才能讓吐蕃真正臣服!和親示弱,後患無窮!我大唐赫赫天威,豈容玷汙!”

主戰派的聲浪高昂,充滿了武人的驕傲與對吐蕃的蔑視。

然而,另一派聲音也隨之響起。以房玄齡、長孫無忌等為首的重臣,雖然麵色同樣凝重,但思考得更為深遠。

房玄齡出列,聲音沉穩:“陛下,諸位將軍忠勇可嘉,然請暫息雷霆之怒。吐蕃此請,雖出人意料,卻亦在情理之中。鬆讚乾布非庸主,其見軍事難有突破,轉而尋求和親,亦是審時度勢之舉。若斷然拒絕,甚至斬殺來使,必激化矛盾,邊境戰火重燃,生靈塗炭,國庫耗損,豈是百姓之福?”

他頓了頓,繼續分析:“反之,若應其請,可換得邊境數十載安寧。期間,我可鞏固邊防,恢複民生,積蓄國力。且公主下嫁,並非單向屈辱,亦是宣揚我大唐文明、禮儀教化之良機。若能使吐蕃漸染華風,削弱其凶悍之氣,長遠來看,或可收不戰而屈人之兵之效。此乃權衡利弊之策,請陛下明察。”

長孫無忌也補充道:“房相所言極是。且如今北方突厥餘孽未清,高句麗亦需防範,國家需避免兩線乃至三線作戰。若能以和親穩住吐蕃,使我可專注東北,亦是戰略上的勝利。”

主和派或更準確地說是務實派)的意見,著眼於國家整體利益和戰略布局,強調和親帶來的現實好處和長遠可能。

兩派意見激烈交鋒,一方斥對方懦弱喪權,一方諷對方匹夫之勇。文臣引經據典,分析利害;武將慷慨陳詞,強調尊嚴。朝堂之上,一時間爭得麵紅耳赤,不可開交。

端坐於百官之中的晉王李治,聽著這激烈的辯論,年輕的臉龐上露出複雜的神色。他本能地對和親感到排斥,腦海中不由浮現出武媚的身影,若宮中真來一位身份特殊的吐蕃讚普王妃即使是名義上的),會對她產生何種影響?但他也深知房玄齡等人所言的國家大局。他張了張嘴,想說什麼,但看到父皇那深不可測的表情,又暫時按捺住了。

而端坐龍椅的李世民,始終沉默地聽著,如同一座深潭,任憑風吹浪打,不見底細。他目光偶爾掃過爭辯的臣子,偶爾落在殿外虛空處,無人能窺知他內心真正的天平傾向何方。

這場關乎帝國尊嚴、邊境安寧、公主命運乃至未來戰略方向的朝堂大辯論,注定不會很快就有結果。但所有人都明白,李世民最終的決斷,將深刻影響大唐未來的國運。長安城因吐蕃的驚世之議而震動,兩儀殿內的波瀾,才剛剛開始擴散。

喜歡千年一吻請大家收藏:()千年一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