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監國臨淵·朝堂初試刃_千年一吻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千年一吻 > 第277章 監國臨淵·朝堂初試刃

第277章 監國臨淵·朝堂初試刃(1 / 1)

貞觀十九年春,皇帝李世民親率六軍東征的浩蕩煙塵尚未在長安城外的官道上徹底散儘,這座帝國的中樞便已陷入了一種奇異的氛圍。沒有了每日雷打不動的常朝,沒有了那高踞禦座、目光如電掃視群臣的至尊身影,太極殿顯得空闊而寂靜,仿佛失去了靈魂。然而,權力的運轉並未停歇,隻是悄然轉移到了東宮顯德殿。

每日清晨,天色未明,太子李治便已起身。他身著儲君常服,而非帝王袞冕,端坐於顯德殿正殿那略低於龍椅的太子寶座之上。儘管極力維持著鎮定,但那微微收緊的下頜和置於膝上、偶爾無意識蜷起的手指,仍泄露了他內心的波瀾。殿下,以司徒長孫無忌、中書令褚遂良為首的幾位輔政大臣按班肅立,他們的目光或沉靜,或審視,或帶著長輩般的溫和,無一例外地聚焦在這位年輕的監國太子身上。殿內燭火通明,卻照不透那彌漫在空氣中的、無形的壓力。

“啟稟太子殿下,”戶部尚書出列,手持玉笏,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響,“河北道、河南道首批軍糧八十萬石已如期啟運,經由永濟渠北上。然漕運總督奏報,今春水量較往年偏少,恐影響後續大規模運輸效率,提請殿下示下,是否需提前征調民夫,疏浚部分關鍵河段?”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李治身上。這是他監國以來,麵臨的第一個不算小也不算大的實務決策。疏浚河道,必然耗費民力,若處理不當,易生怨言;但若置之不理,一旦影響大軍糧草,後果不堪設想。

李治感到喉嚨有些發乾,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腦海中迅速閃過“靜、忍、察、斷”四字。他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先看向長孫無忌:“司徒以為如何?”

長孫無忌微微躬身,語氣平穩:“太子殿下,漕運乃大軍命脈,不容有失。然春季正值農忙,大規模征發民夫恐誤農時。老臣以為,可命漕督先行核實具體淤塞河段與所需工量,若確有必要,可酌情分批次、小規模征調臨近州縣民夫,並給予相應錢糧補償,以安民心。同時,令其探索是否有陸路輔助轉運之可能。”

李治仔細聽著,心中飛快權衡。舅舅長孫無忌)的建議老成持重,既考慮了軍需,也顧及了民生。他沉吟片刻,沒有全盤接受,而是補充道:“司徒老成謀國,所言極是。然軍情如火,不可拖延。敕令漕運總督,五日內必須呈報詳細方略與所需錢糧預算。同時,傳旨沿途州縣,提前預備好轉運車輛及人手,一旦確定疏浚方案或需陸路轉運,即刻執行,不得有誤。所需錢糧,由戶部優先撥付。”

他沒有完全依賴長孫無忌,而是在其建議的基礎上,加入了明確的時間限製和預備方案,展現出了一絲獨斷的苗頭。戶部尚書與長孫無忌交換了一個眼神,皆躬身道:“殿下英明,臣等遵旨。”

接著,又有兵部官員出列,彙報前線傳來的零星戰報與各折衝府兵員調動情況;工部請示關於軍械監加速打造攻城器械所需額外工匠的調配問題……一樁樁,一件件,看似瑣碎,卻都關乎著千裡之外戰事的順利與否。

李治努力集中精神,聽取每一位大臣的奏報,時而發問,時而沉吟,時而與輔政大臣低聲交換意見,最終做出決斷。他發現自己往日所學的經史子集、帝王心術,在這些具體而微的政務麵前,顯得如此蒼白。他必須調動全部的心智,去理解、去分析、去權衡。他體會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沉重,仿佛整個帝國的重量,都壓在了他尚且稚嫩的肩膀上。每一道指令發出,都伴隨著如履薄冰的謹慎。

當最後一份奏疏處理完畢,大臣們行禮退出顯德殿時,李治才發覺自己的後背已被冷汗浸濕。他靠在椅背上,長長地籲了一口氣,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殿內恢複了寂靜,唯有更漏滴答,提醒著時間的流逝。

這隻是開始。監國的道路,如同行走於深淵之畔,四周是看似恭敬卻心思各異的輔政重臣,遠方是烽火連天、勝負未卜的戰場。他能倚仗的,除了父皇留下的班底,便隻有懷中那枚溫潤的玉佩,以及心中那愈發清晰的四個字——靜、忍、察、斷。

朝堂初試刃,鋒芒雖未耀眼,卻已悄然出鞘。年輕的儲君,在這特殊的時局下,開始了他的淬煉之旅。

喜歡千年一吻請大家收藏:()千年一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