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墨的話音落下,萬象殿內並未立刻響起附和之聲,反而陷入了一種更加深沉的寂靜。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獨當一麵的人物,深知此議關乎墨羽根本,絕非輕易可決。改革意味著打破舊有平衡,投入巨大資源,其影響深遠,必須慎之又慎。
首先打破沉默的是玄影,他瘦削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聲音依舊乾澀:“主上之議,高瞻遠矚。西域情勢複雜,非僅通曉漢文兵法者可應對。若能引入通曉吐蕃、突厥乃至大食語言風俗,且心誌堅韌之少年,加以係統培養,於西域墨網乃至未來可能之變局,善莫大焉。然,選拔標準、忠誠甄彆,乃首要難題,需有萬全之策。”他既肯定了擴招的必要性,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最核心的隱患——忠誠與背景的複雜性。
北疆的玄樞緊接著沉聲開口:“北疆苦寒,民風彪悍。若能從漠北鐵勒諸部、甚至突厥部落中,選拔那些仰慕大唐文明、心性質樸勇武的少年,加以教化引導,或可培養出既能適應北地環境、又心向墨羽的尖刀。三年曆練,若能安排至北疆邊軍或親唐部落中見習,效果更佳。隻是,此等異族子弟,同化與掌控,需耗費更多心力。”他將生源範圍進一步擴大到了潛在的“化外之民”,提出了更具挑戰性的設想。
“遼東附議。”書生微微頷首,語氣溫和卻堅定,“高句麗、新羅、百濟乃至靺鞨部族中,不乏聰慧之輩。若能擇其優者,使其明曉大勢,認同我墨羽‘存續開拓’之理念,未來或可成為穩定遼東、乃至影響半島局勢的奇兵。然,需防其心懷故國,暗中串聯,監管與教化體係,需遠超玄機穀舊製。”他的目光已經投向了如何利用人才培養來影響地緣政治。
南域的珊瑚眼中閃爍著靈動的光芒,她輕笑一聲:“嶺南、黔中,山高林密,部族眾多。那些生於斯長於斯的少年,熟悉山林水道,性情堅韌,若引入天樞城,授以係統知識,再遣返南疆,必能成為溝通漢夷、穩固邊疆的橋梁。且南域海外番商眾多,其子弟若有願學者,亦可視情況吸納,於未來海上貿易與情報搜集,大有裨益。”她的思路更為開闊,甚至想到了利用外來資源。
新任南洋負責人李恪深吸一口氣,他的發言帶著親身開拓的體會:“雲涯、盤州乃至琉求本土,已有不少少年展現出過人天賦。他們熟悉海島環境,水性極佳,對墨羽基業有天然的歸屬感。吸納他們,不僅能更快培養出適合海外拓展的人才,更能穩固我們在當地的根基。建議在選拔時,可適當側重其在航海、勘測、乃至與土著溝通方麵的潛質。”他將海外本土人才的培養提升到了戰略高度。
負責工造的執事也忍不住開口:“主上,格物、工造、醫藥,皆需專才。若能定向選拔對此有濃厚興趣和天賦的少年,三年時間係統學習,假以時日,我墨羽之器械、舟船、醫藥,必將遠超當代!”
負責情報傳遞的玄七補充道:“訊息破譯、密寫潛伏,亦需天賦。擴招之議,當為這些特殊才能留有一席之地。”
激烈的討論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各方負責人從自身管轄區域的實際出發,提出了諸多具體的建議、擔憂和補充。有爭議,有碰撞,但最終,共識在辯論中逐漸清晰。
莫文見時機成熟,輕咳一聲,將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他睿智的目光掃過全場,緩緩總結道:“諸位所言,皆切中要害。擴招之議,勢在必行。然,正如玄影、玄樞所言,忠誠甄彆與有效教化,乃重中之重。吾意,可設立多層篩選機製,由各地墨網初選,著重考察心性、潛力與背景;送至天樞城後,需經過為期數月的觀察期與基礎考核,再行決定去留。教學方麵,需文武並舉,更重理念灌輸與實踐磨礪,使‘存續文明、開拓未來’之誌,深入其骨髓。”
他頓了頓,看向東方墨,見其微微頷首,便繼續道:“至於生源範圍、年齡、學製以及畢業去向,便依主上所言。十二至十六歲,三年學製,生源遍及大唐諸道、西域、遼東、北疆、南域,乃至海外三州。畢業後,量才施用,統籌分配。”
最終,一項關乎墨羽未來百年根基的重大決策,在這海外新城的萬象殿內,經由群策群力,得以確立。一個更加開放、係統且富有遠見的人才培養藍圖,已然繪就。
喜歡千年一吻請大家收藏:()千年一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